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1895至1925年的30年,被张灏称为近代中国的“转型时代”。在这个“转型时代”中,思想、知识的传播媒介和思想的内容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巨变”。而思想内容变化的表现之一,即新的思想论域(intellectual discourses)的形成。当然,新的思想论域,又是与使用“新的语言”分不开的。 章太炎在1900年即观察到:“今自与异域互市,械器日更,志念之新者日蘖,犹暖暖以二千名与夫六万言者相角,其疐便既相万,及缘傅以译,而其道大穷。” 王国维也在1905年有感于新词语的大量涌现,论述称:“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也。” 在早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研究对象一般是人物、学说或“主义”, 近年来新的“概念”和“话语”开始受到比较多的关注。 [1] hQsG/8kf+TIlek2n+CmC6LhO7Uat7rdGpsEFA/0y2h/ZxLnju7/DkdZ7dolhvE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