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译说明

当前,德国学者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年3月1日—1918年9月26日)对国内学界而言,似乎已不再陌生。无论是在社会学领域、哲学领域还是在文化学领域,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听到人们谈起他。然而,我们究竟又有多了解他呢?

他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但他也曾明确地向邀请他参加法国社会学大会的人宣称,“社会学不过是副业而已”;他是文风颇具散文性的学者之一,但他曾发文表态,称自己“不是一个文学家”;他是身处柏林却又无时不对这座大都市感到陌生的人之一,但他又以自己深爱这片土地为由拒绝了美国社会学家的移居提议。确实没有谁,比他自己更适合为他的哲学代言,那种种内在于人类生命的矛盾都显现于他的真实生活和文字中:生于柏林,死于斯特拉斯堡;因《货币哲学》而崭露头角,因《社会学》而闻名于世,执着于艺术哲学的建构,却最终呈现了生命形而上学的图景。

“悲剧性”是齐美尔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这一点曾让卢卡奇着迷,或许也最终成为卢卡奇逃离他的根源。准确地说,谁若想要更深入地理解齐美尔,就不可能获得纯粹的愉悦。他那已被标签化的“散文”中,充斥着绝对抽象的哲学术语。乍看上去,他像是个玩弄抽象术语的孩子,试图用形式上的轻松掩盖内容中的忧郁。是的,他的内容绝不会是愉悦的,因为那里有他无法用文字解决的、深刻的人性矛盾,而调解这矛盾的途径或许唯有:艺术、书写和活着。尽管他的文字中似乎时刻都透露着深刻的悲剧性,但在生活上,齐美尔从没有想过放弃。他穷其一生都在书写这种深刻的、无法化解的矛盾,所以,他的文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美散文,而是崇高式的散文。他把人类个体的、社会的最深层的对立性都揭示出来,但他依然在书写,在用力活着,在观赏世界各地的艺术品。人们似乎总以为,齐美尔从没有试图去探寻悲剧性的化解之道,更加没有将化解之道写成文字,甚至于还有颠覆“艺术乌托邦”的嫌疑。可人们忘了,齐美尔的书写实践本身就是对悲剧性的超越。

对齐美尔来说,艺术并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艺术品从不为“美”服务,尽管有时“美”并不和艺术品相冲突,但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并非只因为它是美的。齐美尔并不避讳,称艺术家为伟大的人,甚至于天才,在这一点上,他和当代那些“谨慎求证”的社会学家大不相同。他从不回避尚未“证伪”的概念,所以在他的文字中,“普遍性”“个人性”“心灵(抑或灵魂)”“天才”“精神”等诸如此类的字眼会时常出现。这不免让人觉得,他的文字缺乏必要的可靠性。但实际上,把艺术家视为“天才”“伟大的人”这种说法,在齐美尔这里更多地表现为某种“譬喻性”,他真正要谈的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而这里的“生活”概念不可避免地涵盖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性”。无论是米开朗琪罗的诗歌、伦勃朗的绘画、歌德的文学还是罗丹的雕塑,这些都脱离不掉它们自己的时代与社会,更确切地说是逃离不掉个体艺术家的整个生活(或生命),而这生活里除了有艺术家个体之独特品格的烙印,还有其民族的烙印、时代的烙印、人际交往的烙印等等。

固然,尽管齐美尔被视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尽管他注意到了艺术流派中人与人的交互形式,但他却没有像现代艺术社会学家那样,关注艺术品市场的经济运作对艺术家声望的影响,抑或社会“类型”对艺术家个体行为的影响。在齐美尔的绝大多数艺术题材的文章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对艺术家个性之独特的审查,吊诡的是,这种独特个性偏偏塑造了感染大多数人的艺术品,传递了某种难以界定的普遍感动。无论如何,从齐美尔的视角来看,艺术甚至可以不要原创的形式(如米开朗琪罗的诗歌),但绝不能放弃“显现”,更准确地说,绝不能放弃“传达”与“交流”。艺术的这种“传达”与“交流”不仅停留在同时代的人们之间,也指向未来时代的人们。在此意义上,所谓纪念碑式的艺术品,就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而事实上,无论是终结还是开启,都蕴含着某种有待考究的社会交往形式。这或许也构成了齐美尔被视为“经典”艺术社会学家的缘由,尽管他对艺术的诸多探讨始终充斥着形而上学的意味。

眼下这本文集,共编译了齐美尔的二十篇文献。从时间维度看,前十一篇(撰写或修订于1889年至1909年)是齐美尔研究社会学(尤其是社会哲学)时期的作品,其中包括,他对音乐起源、米开朗琪罗和格奥尔格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罗丹的雕塑、柏林的艺术展、画框以及现实主义艺术等方面的探讨。后九篇(撰写或修订于1910年至1918年)是齐美尔尝试转向艺术哲学和生命哲学时期的作品,其中包括,他对歌德的文学创作、伦勃朗的宗教绘画、表演艺术、讽刺性(漫画式)叙述手法、艺术的民族风格、艺术个体法则的合法性、“为艺术而艺术”思潮以及康德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等方面的考察。译文所参照的德文原版文献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汉斯·格泽(Hans Geser)创建的网站“齐美尔在线”(Georg Simmel Online)上的公开资源,以及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奥特海因·拉姆施泰特(Otthein Rammstedt)编辑的《格奥尔格·齐美尔全集》(二十四卷版)。特此,向齐美尔文献的编纂者与传播者表示感谢。值得说明的是,编译这本文集的本意绝非用于休闲,若怀抱着从中一睹齐美尔之美文的期盼,定会徒劳而返。

这本文集从开始筹备到最终成稿,确实经历了很漫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我要感谢刘东老师、卢文超师兄以及译林出版社各位编辑老师的信任,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的陪伴和鼓励,也要感谢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齐美尔美学著作集〉编译与研究》,项目号:17XZX013)的支持。译事不易,但求心之坦荡。能力所限,以期后续精深。 hfGC7xb5p+PqVfN9hMj9Vv8F0S5essHS4AZX/0qZCuLRKytMZIlYTtd+R+X3s4Z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