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数字经济统计量化的十项新建议

为了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的统计量化,OECD在其2019年发表的《衡量数字化转型的总路线图》( Measur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Roadmap for the Future )的基础上,于2022年7月21日公布了最新的修订意见稿《数字化衡量路线图》,特别针对各国政府在监测数字化转型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方面,提出了十项相关建议。此次的修订意见特别指出,各国的官方统计体系需要针对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作出相应的更新和拓展,以充分反映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数字化进程。它同时还强调了对建设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以期实现对数字化活动和数据流的实时监测功能。

一、进一步精确数字经济统计

为了具体衡量数字化转型及其影响,我们需要设计新的指标对传统的衡量框架进行更新和修正。即便如此,企业、产品和交易的分类和识别方式仍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必须加快捕捉游离于当前国民账户(national accounts)统计体系所界定的生产边界之外的经济活动,如在线搜索和社交类网站在为用户提供部分免费服务的同时所创造的价值。另外,平台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引发了一定的政策争论,以云服务和在线平台为代表的全球化多维度流动服务,也在无形中为数字经济的衡量增添了难度。

但是,对于平台经济的参与者,有关他们的特征、所参与的活动类型、所提供的服务种类、所创造的价值以及所运作的地点等信息,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此外,通过为用户提供包括交通、住宿和食品配送等多样化的互联服务,在线平台所发挥的经济效益,不仅增加了家庭生产在整体数字经济规模中的占比,也改变了传统就业市场中的工作性质,并且模糊了经济架构中不同机构与行业之间的界限。因此,统计部门和国际机构之间需要展开合作,推广使用由OECD所主导设计的一系列数字供给和交易统计模块,对数字经济的关联数据进行统一的分类和归纳,从而更为精确地量化数字经济给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实际影响。

二、数字化转型对经济的影响

同劳动力、资本和知识储备一样,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市场业务运营和确保企业绩效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表现数字技术对经济所带来影响的最初和最有力的证据,可能会优先反映在微观数据层面,如企业、员工或消费者的第一手关联数据。为此,需要对现有的各种数据库进行协调对口链接,挖掘行政记录数据的潜力,制定数字成熟度(digital maturity)的衡量标准,从而分析数字技术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实际影响。此外,对数字技术价格和质量变化的精确衡量也至关重要,如宽带连接的实际性能和质量与消费者所做出的最终抉择有着直接关联。同时,它们也是衡量生产力和评估ICT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关键要素。因此,对于立法者和监管机构而言,确保所提供的数字化服务能够发挥最佳的质量效益也是践行数字政策的最终目的之一。但与此同时,数字化也可能使针对价格和数量的衡量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数字化程度的加深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变化的速率,导致销售分配的渠道发生转变,并可能影响到市场的主流定价策略。

另外,应继续对企业和家庭进行有关数字技术应用的定期实测调查,以充分考量新兴事物和新科技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如高速宽带、云计算服务和数据资产服务等。它们既是创新的有力推手,同时也是培育未来企业绩效和消费者福利的关键因素。

三、数字化转型对社会发展目标和民众福祉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正在对现代社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应的测量框架来对其进行具象捕捉。一方面,制定一个对口的整体统计框架,是衡量数字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如何有助于实现民众健康、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化等社会综合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有关数字化转型对社会福祉实际影响的量化和数据的收集仍稍显匮乏。例如,数字技术的使用如何影响民众的心理健康或社会生活,依然是一个极少受人关注的领域。为了推进此方面的衡量工作,民调样本工具可以成为收集客观和主观数据的重要手段,用于广泛接收民众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体验反馈,并能在数字技术的传播和对社会福祉的影响之间研判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四、设计新的跨学科数据收集方法

鉴于数字技术的更新速度,目前可用的数字经济衡量框架尚无法覆盖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模和范围,这并不意外。但是,数字技术本身也可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在数字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流和信息流,用户的在线行为或多或少均留下了清晰的数字“足迹”,我们可以使用扫描、解析、过滤、收集和组织等多种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工具组合,对此类数据痕迹进行监测。需注意的是,虽然分析数据“足迹”的方法为量化数字经济提供了便利,但也产生了一系列涉及互联网数据统计质量、安全和隐私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在统计数据工作和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此外,互联网经济模式还催生了大量非实体组织的创建,并使得跨行业和多地点的商业外包形式更加灵活化,从而进一步模糊了企业和市场之间以及专业分工和社会生活之间的传统界限,这也给当前数字经济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增添了难度。因此,发展新的跨学科统计分析方法尤为必要,它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技术和创新,及其在个人和机构层面所带来的联动影响。

五、拥抱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技术

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数字化转型迈入新的阶段,必须予以密切关注。一方面,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术打造了一个数字生态系统,由传感器以及与物理世界连接的多种数字设备收集海量数据,并由此驱动一系列应用程序和数字服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跨越了健康、教育、农业、交通和制造等多个经济领域,将全球数十亿台智能设备纳入互联。未来,这一领域将取得指数级的增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则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类生产的模式,并同时为健康、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的全球性挑战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而区块链技术同样也具有改变金融和供应链管理等广泛市场行业的潜力。我们在拥抱数字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基于数字技术的通用性和跨学科性来设计一个广义的框架去定义和识别新兴前沿技术,监测它们的发展和传播,并量化它们对经济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六、改进对数据和数据流的衡量

近年来,全球数据使用的规模及数据在众多业务模型和流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性都呈指数级增长态势。然而,人们却忽略了数据已成为生产输入要素之一的重要事实,数据在事实上作为“数字资产”生态的必要基础,相关的研究工作却存在缺失。另外,机构之间快速且低成本的数据流动,提炼数据价值的流程中所表现出的片面性,以及影响数据价值的多种第三方决定因素(如数据的内容和使用数据的方式等),都给涉及数据和数据流的实际测量带来了挑战。此外,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使得数据的流动和交互经常以跨境的方式呈现,因此需要对衡量的具体方法和框架做出修正。

为了更加精准地捕捉数据和数据流,不仅需要针对具体的统计测量目的开发一套特定的数据分类框架,还要进一步研究数据在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和性质,继续探索测量数据流动和数据存量的方法,并重点关注对“知识类”资产的衡量方式。

七、定义和衡量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技能需求

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未来的工种和职业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幅增加了对某些特定行业的专业技能需求,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移动应用程序设计管理等。在实际工作中,新业务模式的出现、新组织架构的运行和新工作方法的普及,都可能会进一步加剧ICT技术人员的短缺现象。与此同时,对互补型技能的社会需求也在增加,如信息的汇编和分析能力、社交平台的沟通能力、对互联网品牌产品的识别和管理能力等。此外,这些趋势的增长也从侧面激励用户自主学习互联网的部分基本技能,如搜索和选择对口的移动应用程序,或自身对抗数字安全风险的能力等。传统的官方统计体系通常使用教育程度、标准化的职业培训等级或职业类别作为统计技能需求的参考指标。但在数字经济的新背景下,我们需要进行有关新型工作需求和技能的详尽市场调查,并积极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准确定义和真实反映市场对数字技能的需求,从而依此设定相应的统计衡量指标。

八、对在线环境中信任度的衡量

随着个人用户、企业和政府的主要日常活动重心不断地向线上转移,安全、隐私、消费者保护,以及人们对在线环境的总体信任水平,已经成为立法和施政部门最为关注的几大领域。为了对在线环境中的信任度有一个较为精确的衡量,不少机构已经进行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尝试,如来自计算机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小组(Computer Security Incidents Response Teams, CSIRT)的协调统计数据以及一些针对平台模式中的消费者信任度调查等。但是,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多途径的衡量方法,例如,OECD曾根据2015年其理事会关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数字安全风险管理建议,设计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于衡量企业的数字安全管理风险,从而基本确定了一组可行的核心衡量指标体系。与此同时,一些隐私执法机构(Privacy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PEAs)也正在就改善个人数据隐私泄露的警示展开努力,以提高这方面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用户已经普遍认识到合作伙伴之间互相建立信任度的重要性,但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对互联网信任度的衡量仍未常态化。因此,许多非常规的测量方式和数据也可以成为衡量在线信任度的有效过渡辅助工具。例如,调查在电子商务个性化定价的市场背景下,企业披露内容条款的改变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度。除此之外,一些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如防火墙所记录的恶意软件活动,基于社交媒体使用的情绪分析,或cookie(小型文本文件)统计数据等,也都可用于协助衡量在线信任度的各个方面。

九、建立数字政府的影响评估框架

政府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各国政府正逐步采用数字技术来鼓励设计、运营和公共服务交付方面的创新。同时,政府的数字化诉求也在发生转变,由过去单一地追求利用数字技术提高行政效率(即电子政务),演变至使用数字技术重塑公共治理的成果(即数字政府),从而使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响应来自民众和企业的更广泛的政策需求,如公众诚信、社会福祉和公共服务的日常参与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政府应优先搭建数字转型的影响评估框架,对数字政府模式的施政效果做出更为精准的衡量。

为此,立法者、统计研究业界以及国际机构,首先应精诚合作,开发新的统计工具用以评估数字技术对政府、公民和企业间关系的实际影响,尤其应考虑到特殊群体(如老龄群体、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残疾人群等)受此影响的程度。其次要重新定义衡量标准并制定影响评估指标,促进公共部门间数据的共享和重复利用,评估数字技术在实现更高效、更具包容性和更高可定制水平的公共服务交付方面所发挥的实际效应。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公民对政府安全处理个人数据能力的信任度。此外,还应注重观察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政府行政服务和流程中的传播,并监测政府内部在全面整合数字技术方面所可能存在的潜在阻力。

十、改良性别间统计数据的提取和利用

在涉及数字化转型的统计工作中,对不同性别间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助于充分了解数字鸿沟的存在及其程度,并能协助政府制定更为合适的政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需要双管齐下,同时使用传统和非传统的数据收集手段。并设计新的数据指标以改良现有性别间统计数据的提取和利用。此外,还应注意维持多方参与者对数据工作的信任度,在保持输出高质量数据的同时,确保因数据采集(如因非传统数据收集方法的使用)而产生的不同意见得到合理的吸纳和解决。

为达成此目标,OECD建议官方统计机构、负责实施数字化转型政策的政府部门、监管和研究机构、互联网企业和国际组织共同合作,使用通行的衡量方法并就性别间统计数据的优先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同时,支持和鼓励在官方和第三方的数据调查中加强对不同性别间的数据采集工作,并促使所采集的数据在立法和施政过程中发挥决策辅助效用。最后,积极与私营部门展开合作,通过建立保密协议及其他信任机制的方式,在不泄露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充分提取和利用私营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 Yl5t6SmFsYZaaVsRTL3YAljUcDyroimi/AQ5VqvibYwri3JUXNNPmJVJ3usDMP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