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星际之云

宇宙非常空荡。在银河系中,恒星之间的大气平均密度为每原子占0.5立方厘米。也就是说,一汤匙的空间中,只会有3个原子。不过,宇宙中原子的分布并不均匀,比如太阳系就位于银河系中最空荡的一片区域,名为“本地泡”,其平均气体密度比银河系均值小1/10左右。本地泡的起源可追溯到1000万年前:若干恒星先后爆炸,在银河系中凿出了一个大洞,慢慢地才凝聚成今天的样貌。不过虽然银河系有些区域几乎空空如也,其他的一些区域却充斥着由高密度星际介质组成的“星际云”。这些云层不仅美丽,而且在银河系的生命周期循环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想观测星际云全貌,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红外光装置。

这里必须要解释一点,那就是“致密”只是个相对概念。当天文学家形容“致密”星际云气时,可能也就是一汤匙大小的空间,含有几千个原子。而在地球上,一汤匙量的大气原子数量为10 20 左右(100000000000000000000,也就是1垓原子)。对比之下就知道,星云的“致密”其实非常“稀疏”。实验室用的强力真空泵能把空气中的原子抽到每汤匙100亿个左右,地球上最强力的真空泵(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用于粒子加速器的“超真空”)也只能把这个数字减少到几万个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致密星云”,其密度与地球目前耗费最大努力所能抽出的真空差不多。不过即使宇宙非常空荡,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些细如薄纱的星云。虽然一汤匙中的少许原子看似不多,但如果星云足够大,构成的介质依然足以摄人心魄。

图2.2是赫歇尔空间天文台在远红外波段拍摄的分子云,这些巨大的洞穴状云离地球约6000光年,是银河系英仙臂的一部分是孕育新星的工厂。它的实际规模非常大,每一个淡蓝色的“洞”都长达200光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以6万千米时速(每秒16千米)驶出太阳系,要想穿越这样一个翻滚着尘土的“庞然洞窟”则需要几百万年。如果将我们的银河系覆盖在这张图片的顶部,以太阳为中心放到随便一个“蓝洞”中,就会发现空间能容纳约10万颗恒星,包括恒星与恒星之间的空间。

©ESA/Herschel/NASA/JPL-Caltech; R. Hurt (JPL-Caltech)

图2.2 分子云

图中的蓝色和橙色并不是真实颜色,因为肉眼无法观测红外线,我们只能把这些来自赫歇尔天文台的不可见光赋上颜色,方便理解。此处的淡蓝色表示70微米波长的红外光,橙色表示100微米波长的较长远红光。而又因为波长越长代表其温度越低,所以这样的着色说明蓝色的区域比周围的星云“温度更高”(但其实“温度更高”在这里也是相对的一个概念,因为这片区域最高温度也在零下200摄氏度)。“蓝洞”之所以更热,是因为此处有大规模新星诞生,其伴随的爆炸和强风在区域四周的介质中凿出空洞。

这些星云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和宇宙的其他部分的成分一样,大多是氢和氦。不过除了这些简单的单分子之外,星云中还有大量极为复杂的物质。在过去的20多年里,天文学家发现在星际分布着几百种不同的有机碳基分子。比如接近银河系中央有一片大分子云,叫作人马座B2,含有氰化物和酒精(这种“毒酒”总量为数千秭升,即10 27 )以及甲酸乙酯。顺带提一下,甲酸乙酯尝起来是覆盆子的味道。

在星际云内部发现的各式各样的分子,使天文学家不由得发问:构成生命的基石是否能在太空中自发存在?倘若能利用红外望远镜剖析分子云内部,从中发现构成我们身体的化学物质,这无疑将对宇宙生命的探索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若在地球混沌之初,来自外太空的自然产生的有机分子和氨基酸植入地球,进而萌发生命,那么宇宙中其他地方应该也能发生同样的过程。虽然我们尚未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是红外望远镜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发现。

2008年,由天文学家阿纳德·贝克彻(Arnaud Belloche)率领的科研团队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星际云块中捕捉到了红外光,证明存在“氨基乙腈”,其结构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十分相似。2019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的大场康弘(Yasuhiro Oba)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理论上核碱基——DNA的成分——可以在星际云内部形成。我们还隐约察觉到星际云中有甘氨酸(甘氨酸对人体代谢至关重要,构成的蛋白协助肌肉收缩)发出的光谱。不过,在这篇文章动笔之际,星际空间中的甘氨酸尚未完全证实,我们已经在太阳系内的彗星中发现了甘氨酸,但是还不能确定它是否存在于恒星之间的深空。

红外望远镜对星际云之心的观测,向我们披露了宇宙中丰富多样且结构复杂的化学分子。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化合物似乎很可能较为常见,散落在浩瀚银河系中。 lreHLTB9VfYbmzvOeTAPjSaf1by/r/1jBHoLXqyQtS57x4AhDftOvL3nZlU81p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