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悖论

初次接触冥想时,大多数练习者会面临一个悖论。你可能会对“不要追求任何目标,不要有任何期待,只为了冥想而冥想,仅此而已……”这样的指导语感到困惑。

“没有目标?没有期待?但是,我来学习静坐冥想是因为我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当然会有目的,也会有期待!我来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疗愈自己,减少焦虑,更好地工作……但是老师说,不要有任何期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这听上去有些荒谬,因为不可能没有任何期待!”

刚开始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

然而,这个“没有期待”的建议是非常关键的。它用一种有点严苛的方式提醒我们:在冥想中,我们是在学习如何打破旧有思维模式(习惯),比如,走捷径,只在认为有回报时才采取行动,或为了实现目标竭尽全力等。这些思维方式有时很奏效,但我们已经很清楚要如何冥想实践了,所以在冥想时还采取这样的思维模式是徒劳的。

其实,我们建议学员的“没有期待”,意思是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结果。这有点像运动锻炼:只有经过几周或几个月有规律的训练,我们的体格和健康程度才会有明显的变化。精神也是如此。

此外,冥想还会教给我们更宝贵且不同寻常的品质:耐心与纯然的存在。虽然有些人会觉得似乎不知所云,但它对我们西方人来说很有用,因为我们总是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而行动,并且希望短期内就得以实现。

最好只是采取行动而不执着于结果,只为了行动而行动。一个经典例子就是日本弓道——如果弓箭手太执着于目标与结果,那么他的成绩通常不如极度专注于做好预备姿势时的成绩好。睡眠也是同样的道理——越想快点入睡,就会越紧张,这反而导致了失眠。

一些研究表明,追求幸福也是同样的逻辑:想要幸福的生活,最好不要只着眼于获得即时的反馈,也不要将实现幸福看作一种必须完成的命令,而要一点一滴地做好每件应该做的事情。所以,酣眠和幸福都不是可以控制的事情,虽然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它们,但是也不要期待奇迹般的速成。

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源于大脑的“涌现”(émergents)现象。也就是说,这些状态都不是仅由我们的意志所决定的。所以,不用命令自己“要幸福!”或“我想睡了,快睡!”,甚至告诫自己“进入冥想状态!”,因为这些都无济于事。我们的大脑不是那样工作的。只有满足了一定条件,想要的状态才会悄悄地产生。比如,创造良好睡眠的条件——经过一整天劳累,房间安静、昏暗,温度适宜,远离电子设备,也不要在脑海中反复琢磨自己的烦恼,等等。

冥想呢?其实也是同样的方法:等待它的到来而非追寻它。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练习来进一步理解这一点。

练习2 感受存在,任其流淌

让我们试着只是待在原地,

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想……

没有什么需要寻找的,

也没有什么需要追求的……

就像刚才那样:

让身体慢慢挺直,保持头脑的专注与好奇,

只是待在这里,感受呼吸。

如果你睁着眼睛,那么只是看;

如果你闭上了眼睛,那么只是听。

只是为了纯然地存在,除了感受活着本身,没有其他目标……

不带任何目的,仅仅是看和感受着存在,什么都不做,什么目标和期待都没有……

只是在呼吸、感受、聆听、观察……

或许,你发现大脑里出现许多想法、期望、计划、愿望和冲动……

任它们消失……

或许,你也意识到脑海里冒出了“停止冥想”的念头,甚至还有声音在说:“停止做这些没有用的事情吧,快行动起来,你有很多要紧的事情要做呢……”

允许这一切在脑海中浮现,任其流淌,任其模糊,任其消失……

诗人克里斯蒂安·博班(Christian Bobin)在《解放者》中说道:“此刻的我,满足于倾听自我消融后的世界所发出的一切声响。”

试着保持这个状态一两分钟,什么都不做,只是观察发生的一切,以及所有已经完成和未完成的一切。如果你充满热情和好奇,那就可以保持三分钟。

然后试问自己:能否定期练习,能否体验这种纯然的存在,能否专注过程而不有所期待,能否每天都做到几次只是为了看而看…… 0iuzFL18TN8C/yNxuLpEygLldBvobTiOOiyn14Laqh3b+PNmkrLdW2RD8WJLHL2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