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剽窃

顾亭林《日知录》卷二十有这样一段:

凡述古人之言,必当引其立言之人。古人又述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袭以为己说也。诗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程正叔传易,未济三阳皆失位,而曰:“斯义也,闻之成都隐者。”是则时人之言,亦不敢没其人。君子之谦也。然后可与进于学。

他的意思是说:引述古人的言论,要说明那古人是谁;如果古人又引述另一古人的言论,两个古人的姓名都要说明。不可以把古人的议论当作是自己的。《诗经·商颂·那》说:“从前古时候,已经有人这样做过。”程正叔(颐)作《易传》,讲到“未济三阳皆失位”,特别声明这个说法是从成都一位隐者听来的。可见纵非古人,而是时人,也不可埋没他。这是君子谦逊的态度。能做到这个地步,然后才可讲到作学问。

这一段文章标题是《述古》,但未限于古,对时人也一样地提到了。他警诫初学的人,为文不可剽窃,他人之美,不可据为己有。并且说这是为学的初步。可谓语重心长。

作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的人,一定受过指导教授的谆谆叮嘱,选题要慎重,要小题大做,搜集资料要巨细靡遗,对于前人的有关著作要尽量研读,引用前人的言论要照录原文,加上引号,在脚注里注明出处,包括版本、年月、页数。按照这些指导原则写出来的论文,大概都有相当的分量。这样的论文,从表面上看,几乎每页都有相当多的脚注,密密麻麻地排在页底,这就说明了作者下过不少功夫,看过不少书,而且老老实实地引证别人的文字而未据为己有。这种论文,本来无需什么重大的发明创见,只要作者充分表现了他的勤恳治学的态度,也就可以及格了。这种态度,英文叫作intellectual honesty(学术上的诚实),不止硕士博士论文需要诚实,一切学术性文字都必须具备这种美德。

有人以为这种严谨诚实的作风是西方人治学的态度,这就不大合于事实。上引顾亭林《日知录》的一段文字,即足以证明我们中国学者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

剽窃者存有一种侥幸的心理,以为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偶然偷鸡摸狗,未必就会东窗事发。一般人怕管闲事,纵有发现也不一定会挺身检举。举例来说,从前大陆上出版的图书,此间不易见到。但是偶然也有一些渗漏进来。剽窃者得之如获至宝,放心大胆地抄袭,大段大段的整页整页的一字不易地照抄不误。也有较为狡黠者,利用改头换面移花接木的手法,加以粉饰。但是起先不易得的图书,现在有不少大量翻印流通了,有心人在对比之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雷同之处。穿窬扒窃之事,未必都能破案,可是一旦被人逮住,就斯文扫地无可辩解。这种事不值得做。

著书立说,古人看作一件大事,名之为立言,为太上三不朽之一。后来时势不同,煮字疗饥之说不能不为大家所接受。迨至晚近,从事写作的人常自贬为“爬格子的动物”了。但是不管古今有多少变化,有一条铁则当为大家所共守:不可剽窃。 D1oE1UUYY1xPitpjJ4Gafd1gv35KJCvC1oGiqBQI5I1vhPuRom+YckEcMlWXeF9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