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爆竹

爆竹,顾名思义,是把一截竹竿放在火里使之发出爆声。《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山臊是什么?《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这一尺多高的小怪物及其他恶鬼,真是胆小,怕听那一声爆竹!而且山臊恶鬼也蠢得很,一定要在那三元行始之日担惊受怕地挨门逐户去听那爆竹响!

由于我们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出现,爆竹乃向前迈一大步,不用竹而改用纸,实以火药,比投竹于火的爆烨之声要响亮得多,名之曰爆仗,可能是竹与仗的一声之转。爆仗便于取携施放,其用途乃大为推广,时至今日,除了一声除旧之外,任何季节大典或细端小故皆可随时随地试爆,法所不禁。娶媳妇当然要放,出殡发丧也要放,店铺开张要放,服役入营也要放,竞选游街要放,赔礼遮羞也要放,破土上梁要放,小孩打球赢了也要放……而且放的不是单个的小小的爆仗,是千头百子的旺鞭,震地价响!响声起后,万众欢腾,也许有高卧未起的人,或胆比山臊还小的人,或耳鼓膜不大健全的人,会暗地里发出一声诅咒,但被那鞭声掩了,没有人听得见。一串鞭照例是殿以一声巨响,表示告一段落,窄街小巷之间,往往硝烟密布,等着微风把它吹散,同时邻人、路人当然也不免每人帮忙吸取几口,最多是呛得咳嗽一阵。爆仗壳早已粉身碎骨狼藉满地,难得有人肯不辞劳苦打扫一番,时常是风吹雨淋,一部分转入沟壑,以为异日下水道阻塞之一助。

记得儿歌有云:“新年来到,糖瓜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要买新毡帽,老婆子要吃大花糕。”“小子要炮”,就是要放爆竹。予小子就从来没有玩过炮。“大麻雷子”的轰然巨响能吓死人,我固不敢动它,即使最小的“滴滴金儿”最多嗤的一声,我也不敢碰,要我拿着一根点着了的香去放,我也手颤。院子中间由别人放一两只“太平花”,我在一旁观看,那火树银花未尝不可一顾,但是北地苦寒,要我久立冻得发抖,我就敬谢不敏了。稍长,在学校里每逢国庆必放烟火,大家都集在操场里。先是一阵“炮打灯”“二踢脚子”,最后大轴子戏是放“盒子”。盒子高高地在木架上悬起,点放之后,一层层地翻开挂落下来,无非是一些通俗故事,辉煌灿烂,蔚为奇观,最后,照例的是“中华民族万岁”几个大字,在熊熊的火焰之中燃烧着。这时候大家一起鼓掌欢呼,礼成,退。

我家世居北平,未能免俗,零售爆竹的地方是在各茶叶铺里,通常是在店内临时设立摊子贩卖,营业所得是伙计们过年的外快。我家里的爆竹,例由先君统筹统办,不假孩子们之手。年关将届之时,家君就到琉璃厂九隆号去采办。九隆号是北平最老的爆竹制造厂,店主郑七嫂和我还有一点亲戚的关系,我应称为舅妈。九隆在琉璃厂西头路北,小小的门面一间,可是生意做得很大,一本万利,半年没有生意,全家动员制作爆竹,干了存着,年终发售。家君采办的货色,相当齐全,我印象较深的是“飞天七响”“炮打襄阳”,尤其是“炮打襄阳”,呯然一声,火弹飞升,继之以无数小灯纷纷腾射,状至美观,而且还有一点历史的意义。以黑色火药及石弹为炮,始自元人,攻打襄阳时即是使用此一利器。观赏“炮打襄阳”时,就想到我们发明火药虽非停留在儿童玩具阶段,实际上亦使用于战争,唯以后未能进步而已。几小时所见爆竹烟火花色甚多,唯“旗火”则不准进我家门,因为容易引起火灾。我如今看到爆竹,望望然去之,我觉得爆竹远不如新毡帽之重要。若是在街上行走,有顽童从暗处抛掷一枚爆竹到我脚下,像定时炸弹似的爆发,我在心里扑扑跳之际也会报以微笑,怜悯他没有较好的家教与玩具。 x5BAv2X/r9CyltWMc+O9vhiE9bIH+TwykByddslS2lk3KibVb3Inazgr2CJUCb5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