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应运而生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提升中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8月,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联盟以“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丝路文明”为宗旨,致力于搭建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积极促进成员间作者、翻译、营销、版权信息、教育培训等资源共享,成为推动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以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互学互鉴的新平台。联盟成立以后,得到了中国政府和成员所在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国内外成员单位的踊跃参与,为联盟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增强了活力。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刘大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大使阿扎马特·乌谢诺夫,黎巴嫩驻华大使馆代办哈提姆·纳斯鲁拉,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参赞凯拉提,波兰驻华大使馆参赞易大明等出席了成立大会,为“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揭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局长张雁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司长蒋茂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智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李一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等出席了成立大会。来自22个国家的56家出版机构的近百名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包括中国、印度、蒙古、埃及、黎巴嫩、波兰、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积极加入联盟。

成立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首先介绍了联盟的基本情况。“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多个国家的学术和出版机构参与的学术出版合作组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指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让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交流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设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恰逢其时,是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是对各国学术发展繁荣历史机遇期的准确把握,是中国和国际学术、教育和出版机构的共同心声,对于弘扬各国优秀文化、扩大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增进世界各国和人民政治互信、实现民心相通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价值引领,打造学术精品;二是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享共赢;三是秉持包容互鉴,发挥纽带作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讲话中要求联盟在未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尽快完善联盟职能和定位,以推动联盟早日取得实质性成果。二是聚焦关键领域。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问题共同攻关,将“一带一路”的政策措施、合作模式、共赢发展等成功案例分析总结,以提炼经验。三是提升合作水平。各出版机构既要加强学术出版版权领域的合作,也要发挥联盟优势,共同策划、共同推出一批重点选题,在各国出版,形成品牌效应。在推出学术出版的同时,还要聚智聚力,汇聚各国学术出版专家学者的力量,将联盟建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型智库。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刘大为对联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打造出版品牌,突出“一带一路”和“学术出版”两大亮点,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专业领域交流。二是注重选题特色,在出版选题上加强沟通、形成聚焦,重点支持关于中国课题研究的学术出版。三是共筑思想高峰,希望联盟成员不仅做好学术成果的推广者,更要以人类的共同关切为学术担当,做好学术创造的推动者,积极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新空间、新境界,在“一带一路”沿线多彩文明的滋养下,共同铸就思想新高峰,平等共享发展新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致辞中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智库建设、相关国家研究、师生互访、学术出版等领域与相关国家高等学校与研究机构不断拓展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积极开展合作,颇见成效,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3家出版机构签署了510项版权协议,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图书出版活动。本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将携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朋友圈”,围绕“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推动各国学术出版机构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互通与繁荣。

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大使阿扎马特·乌谢诺夫对联盟成立表示了特别的祝贺。作为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的毕业生,他相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成立的联盟将搭建更为密切的国际合作共赢平台。吉尔吉斯斯坦被称为丝绸之路上“大山的守护者”,近年来中吉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正在不断拓展,在学术出版联盟成立之际,他也希望吉尔吉斯斯坦的学术出版机构深入参与联盟出版合作,推进中吉两国在文化教育、学术出版方面的共同进步,为全球文化共同繁荣做出贡献。大使还承诺将为联盟同吉方相应机构建立联系提供帮助和支持。

黎巴嫩驻华大使馆代办哈提姆·纳斯鲁拉发表了贺词。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社总裁马尔沙维克、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公司董事长莫罕、叙利亚出版商协会主席海赛姆·哈菲兹·莫霍克、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亚太总裁克拉克、圣智学习集团亚太区总裁李联和、埃及智慧宫翻译公司总经理金皓天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李艳辉作为联盟成员的代表,纷纷向联盟的成立表示了祝贺。他们相信,联盟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牵头与带动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术出版的互利共赢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平台。他们也相信在联盟框架下,成员单位将在教育出版与文化合作方面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将为全球学术出版的繁荣发展开创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联盟成立大会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8月24日当晚发布新闻《29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机构加盟“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8月25日晨《朝闻天下》简讯报道联盟成立大会。《光明日报》8月26日头版报道《“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成立——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有了新的起点》,并在8月28日的评论版刊出学者观点文章《“一带一路”出版联盟搭建学术桥梁》。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媒体也对联盟成立大会进行了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方网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人民网、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浪、凤凰、网易、搜狐等都及时发布了成立大会的新闻。

业内媒体对联盟成立大会进行了多角度的立体式报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华读书报》《出版商务周报》等业内媒体相继出刊报道成立大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分别发布半版广告,热烈祝贺“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成立。《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多篇关于此次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报道的综述文章,如《“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佳句频出佳章渐成》《出版走出去:融入国际“朋友圈”》中,突出阐释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这两篇文章被各大网络媒体广泛转载,并发布在报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国际出版周刊》《出版人》等杂志也分别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了联盟成立大会的盛况。

2019年3月,在中宣部的指导下,联盟更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并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合作的唯一一个国家级平台。 haYp8sJX7aTkq5tPlCfmDjGVpN1wQk5U0lMLA0mOE9dBapI057UtynIFEY1RBv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