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世的宋朝皇后画像中,皇后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戴着装缀珍珠的凤冠,贴着珍珠花钿,戴着珍珠耳饰,既低调奢华,又不失清新典雅。那么,宋朝的贵妇们为何如此热衷于“珍珠妆”呢?
宋朝崇尚淡雅清秀的审美风格,前朝妆容中常用的面靥、额黄、斜红对于宋朝女子来说过于妩媚娇艳了。于是,爱美的她们将这些部位的装饰换成了素雅的珍珠,引领了“珍珠妆”的潮流。
中国是最早进行人工养殖珍珠的国家,宋朝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详细地记载了人工育珠的始创者和具体方法。随着宋朝人工培育珍珠技术的成熟与推广,珍珠的广泛使用与流行成为可能,不仅应用在妆容上,而且广泛应用于饰品、鞋服、器物上。
在宋词中,多见关于“珠裙”“珠鞋”的描述,由此可见,上到官宦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偏爱用珍珠作为装饰。即使在今天,一颗品质上乘的珍珠也是价值不菲。那么,在千年之前的宋朝能够如此普遍地使用珍珠,也侧面反映出宋朝的经济实力。
皇后袖口上的珍珠装饰
皇后袖口上的珍珠装饰
椅帔上的珍珠装饰
宫女鞋上的珍珠装饰
呵胶,以鱼鳔制成,易融化,是古代女子粘贴花钿的胶。宋朝叶廷珪的《海录碎事·百工医技》记载:“呵胶出辽中,可以羽箭,又宜妇人贴花钿,呵嘘随融,故谓之呵胶。”呵胶一经呵气,黏合力会很强,除了粘花钿,还可以用来粘箭羽。卸妆时用热水一敷,便可取下花钿,方便好用。
珍珠花钿 宋,佚名绘《宋高宗后坐像》局部
爱美的宋朝女子们除了用珍珠饰面,还有一种别具巧思的“鱼媚子”。据《宋史·五行志三》记载:“淳化三年,京师里巷妇人竞剪黑光纸团靥,又装镂鱼腮中骨,号‘鱼媚子’以饰面。”据当代学者陈诗宇考证,“鱼腮中骨”应该是青鱼喉部的一块硬如石头的骨头,叫鱼石,经过打磨抛光后莹润如玉,可以做成饰品装饰面部或装在发冠上,十分美观。因此,“鱼媚子”的制作方式应该是先用黑光纸剪成一个圆形,然后将雕镂成一定形状的鱼石粘在黑光纸上,在黑光纸的衬托下,红润的鱼石更显莹亮明媚。
鱼媚子 根据史料记载推测绘制
可以。如果作为婚服穿着,新郎也要穿相应级别的礼服——通天冠服或远游冠服。但这或许“过于隆重”,建议在服饰展示、文化科普等场合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