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旅行的意义

估计有不少上班族跟我一样,每天的工作生活都是机械的重复,平常生活毫无记忆点,因此旅行就变成了标记人生履历的刻度。我可以清晰地记得哪一年去过哪个地方,但对那一年发生的其他事情,则经常毫无印象。

2020 年伊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旅行由“日用品”变成了“奢侈品”,“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省”,一下子把我自己的行动范围从整个世界缩小到方圆 170 千米内。出境游想都别想,国内游只能是静候“清零”。这与之前的旅行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路上的那些记忆愈发体现出有多么的珍贵。

表面上看,旅行是为了绚丽的风景、恢宏的建筑、独特的美食、多彩的艺术、丰富的体验……但更为潜在的目的是,旅行让我们有“开盲盒”一般的意外感受,置身其中感知不同的文化,能带给我们更多观察世界的维度,这个维度越多,对世界的理解就越深。旅行的这一作用,没有任何其他方式可以取代。所以我们才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过万里路才能让书里的知识立体起来,让书里的故事生动起来,让书里的智慧鲜活起来。

我曾经有过将近十年的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的经历,由于讲解过国际交流艺术展的缘故,我对世界上知名的艺术博物馆充满向往,对欣赏那些最精彩的艺术原作充满期待,也对那些艺术家的生活环境和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充满好奇,于是我把自己出境游的主题设定为以艺术为主、兼顾其他,这也让我的旅行目的更加清晰,收获更加丰厚。

尽管有明确的主题,但我的“艺术旅行”仍然还是旅行,跟古代的“壮游”和现代的“游学”都不一样。一来我并不年轻,没有功利化的目的,不需要以积累阅历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提供铺垫;二来我不是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欣赏艺术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审美视界,我不关心它的技术、不钻研它的学术,将艺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存的一部分。我想,绝大多数艺术爱好者可能跟我是差不多的。

这本书是我在 2021 年利用无法出行的第二个“间隔年”写出来的,文体其实有些“不伦不类”——有三分之一的攻略、三分之一的导赏,还有三分之一的游记,但无论哪个三分之一,都是非常个人化的分享。在疫情结束前,可以作为“云旅行”的读物,疫情结束后,则可以给大家出行作参考。回顾这些年艺术旅行的点点滴滴,我也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一、主题旅行更好玩

旅行的主要目的是玩,既然怎么玩都是玩,随便玩不是更好吗?非也。

为什么团队游很难让人觉得好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的行程多半没有主题,去一个地方,什么最知名玩什么,基本上就是“组团打卡”。另外,在行程的安排方面,它们也会顾及成本,又有名又免费的景点是它们的最爱。你感兴趣的,团队不会给你更多的时间;你不感兴趣的,你也无法脱队自行安排。所以,尽管把最有名的景点都走到了,导游也讲得不错,可是你仍然会觉得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自由行”可以避免团队游的弊端,但自制行程时就要考虑“玩什么”的问题。没有主题,只是按照景点人气排名次序玩,按照餐厅的攻略去吃,就变成了“独自打卡”。当然相比起团队游来,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不过没了导游讲解,恐怕还是要做不少功课。我的“香港之游”,当时就是这种玩法,但最终也没留下太深的印象。

后来去巴黎,我在制订行程计划时就开始思考“玩什么”的问题,希望玩得更丰富些。我的筹备时间比较长,在此期间读了一些书,其中最关键的两本书是《蒋勋的卢浮宫》和《走进一座大教堂》。读前者是因为卢浮宫是必去的博物馆之一,做行前功课很有必要;后者则介绍了法国境内的哥特式大教堂,哥特式建筑正是起源于法国。看完这两本书后,我的行程规划思路逐渐清晰起来:把巴黎之行定为“大教堂之旅”。巴黎市中心有因雨果小说而蜚声世界的巴黎圣母院,近郊有哥特式建筑风格萌芽阶段的圣丹尼斯大教堂,而建筑风格成型后的沙特尔大教堂离巴黎也很近,另外两座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兰斯大教堂、亚眠大教堂也都不算太远……嗯,就这么定了!

“教堂”是我规划出来的主题。不过实际上,除了巴黎圣母院,我只去了沙特尔,其他计划内的大教堂一概没去。而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我却反复去了多次,再加上蓬皮杜艺术中心、罗丹博物馆等,我的旅行主题在旅途中悄悄变成了“艺术”。去了巴黎才发现,对我来说,看画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旅行真是一个让人发现自我的好手段。从那以后,“艺术”就一直是我旅行中最重要的主题,其他方面都处于次要地位。

所以,符合自己口味的主题并不仅仅是凭思考和想象就能确定下来的,而是要在实际旅途中摸索。有了主题,几年下来,你就会在自己选择的主题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在喜马拉雅播客中分享对这些艺术品的感悟时,我虽然不专业,但好在都不是掉书袋、拼资料,而主要是看过原作的真实感受,会有一些比较独到的个人见解。

有了主题,在制订未来的行程计划时会非常省力,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轻松选定出行目的地。我现在出行就会优先选择那些艺术收藏或展览比较好的国家和城市,即使是瑞士这种主打自然风景的国家,我也会提前挖掘出那里最好的美术馆,并将其放在行程的首要位置。

主题的选择是多方面的,除了艺术、建筑,还有自然风光、野生动物、文明遗迹、主题乐园,历史、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电影、摄影、美食、动漫、铁路、工业、登山、潜水、长跑……这些都算。当然还可以再具体些,比如我曾经设想过一个“苏轼的一生”之旅,从苏轼的故乡眉州出发,沿着他一生曾经居住的地方,如汴梁、凤翔、徐州、黄州、杭州、惠州、儋州等,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之地常州,一路游过去,我想也许更能深刻感受苏轼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当然,实现这个设想恐怕得等到退休之后了。

二、独自旅行更沉浸

无论怎么以文艺腔赋予旅行以价值,它的本质都还是“玩”。互联网上特别流行一个说法,“去哪儿玩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玩”。我是完全不同意的,如果跟谁一起玩最重要,那干嘛还出去玩,一起聚餐、逛街不也可以吗?这句话关注的根本不是旅行,而是社交,玩的不是出行体验,而是人际关系。这个说法的背后,隐藏的不是对大千世界的好奇,而是对无法遇到合拍同伴的焦虑,抑或是无法应对的孤独。

如果在乎的还是旅行本身,一个人出行反而是最佳选择。即使是同行者以熟人为主的团队游,也很容易让旅行者失去存在感,你需要迁就集体,迁就安排,应付各种人际交往,留给旅行本身的时间基本上所剩无几,我们都变成了“旅行工具人”。

朋友出行、情侣出行、家人出行诚然是增进彼此感情的纽带,但协调、取舍、关照、等待、交流等无疑都会让你很难静下心来去体验目的地的文化、风情,这本质上是“亲友版团建”,很难算是一场深度旅行。更不要说,旅途中一旦产生分歧和矛盾,会放大彼此的不和谐,甚至会严重影响原本应该很快乐的情绪。

相比起来,一个人旅行更容易沉浸其中,没有了繁杂的人际干扰,五感全部打开,所有时间都留给了旅行本身。尤其在有主题的旅行中,还能避免因爱好不同、选择不同、互相妥协引起的不快,在行程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有人说,旅程中没人说话,不会感到寂寞吗?我的体会是,第一次确实会,后来则不会,再后来更是享受沉默。我不太爱社交,外语能力也不强,旅行主题也不是体验风土人情,所以出境游时基本上是“非必要不说话”的状态。不说话,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和感受上。佛教中有一种修行叫“闭口禅”,也就是止语,通过一段时间的不说话来修身养性,观照自己的内心。我虽非佛教徒,但从实践来体会,一到两个星期的大幅度减少说话,的确有类似于“闭口禅”的修行实效,这当然是值得享受的寂寞。

还有人问,独自出行,什么都要自己操心,不麻烦吗?答曰:麻烦。但麻烦本身就是旅行的一部分,是旅行乐趣的来源之一。刚开始进行出境游时,我会把行程计划得非常详细,甚至到一个地方出了地铁怎么走,我都会在谷歌地图的实景里先“走”一遍。当时有朋友问我,“你计划得如此周密,到了现场还会觉得有意思吗?”其实做行前功课并不影响旅行体验,因为任何功课都不能取代亲临现场,除了验证自己曾经的预期,还能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感受。而且,在旅途中经历的小插曲,有时候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和乐趣,甚至不夸张地说,坐错车、迷路都是旅行乐趣的一部分。所以我认为,适度的麻烦其实更好玩。

三、偶尔旅行更快乐

我虽然热爱旅行,但因为要工作谋生,也只能是一年几次。我挺喜欢这种频率,并不会感到遗憾,而且说实话,我也不想成为职业旅行家,我更喜欢把旅行作为平常日子的调剂,让它成为灰暗调色盘上的一抹亮色。旅行虽然美好,但并不适合成为生活的常态,没有波澜的生活虽然没什么意思,但更容易给人安全感、稳定感,而且快乐的旅行也需要有个背景板、参照系,正如绘画中常用的对比法,没有平静庸常的岁月,怎能凸显旅行生活的与众不同?

另外,人的感官也需要休养生息,如果天天摄取信息,接收能力便会下降,甚至对所见所闻逐渐麻木,失去兴趣。2006 年,因工作需要,我在国内的南部、西南、西北部跑了一年,天天在大山里来来去去,一路见识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等地纯天然、未开发的绝美山野风光。回到北京后,接下来有三年我完全没有出游,的的确确存在对风景的审美疲劳,或者说,不那么向往了。

旅行中还偶尔会有一个很特别的收获,我称之为旅行中的“巅峰体验”。它虽有一定的意外属性,但并不是惊喜,而是在旅途中的某一瞬间,你会突然觉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达到了一种圆融欢喜的境界,你会觉得旅行真美好、人生真美好、活着真美好,那是整个人被治愈的一刻。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你对于旅途的全身心投入,要跳出既有生活,甚至跳出自己的社会属性才能感受到。这种巅峰体验,显然需要一个“日常”作为底色。

四、旅行让我对世界充满善意

我不否认,出行多了,对于去过的地方肯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偏好,比如我会偏爱伦敦的丰富多元,喜欢荷兰的放松自在,沉醉于瑞士的湖光山色,也享受日本的有条不紊……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喜欢其他国家。每个国家虽都有各自的不足,但也有各自的优点,要用非黑即白来评价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根本就是不科学的。

旅行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我喜欢所有去过的地方,感受并欣赏它们的亮点,认识并理解它们的缺憾。我希望我们和它们都能越来越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社会安宁、文化繁荣,每当在电影中看到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都很高兴,每当在新闻中看到曾经去过的地方发生灾祸都会很不安……似乎在心理上已经与那些脚步踏过的土地建立了情感链接。只希望有一天重返那些地方时,它们还能保持原来的美丽,或者更加美丽。

热爱出境游并不意味着崇洋媚外,相反,越了解世界就越有助于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这些年的国外旅行见闻让我切实感受到,中国在很多方面拥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少领域已经领先,很值得自豪。当然,也能够借此深入观察和体验,思考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完善和进步的空间。

越是回望历史,就越是庆幸自己生活在开放的时代,有机会领略世界的多彩。新冠疫情对世界的改变巨大而深远,影响最大的就是旅行,即使财力、签证、假期统统都不是问题,你也无法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这场“世纪禁足”也让我们回头审视曾经拥有的“旅行自由”是多么的可贵,让我们更加期待疫情结束后,会用多么珍惜的目光去重新发现世界、行走世界、感受世界、理解世界,并饱含深情地对着世界说:“我来了!” +KGiHItX/DFQ+saZ8sJ/DtGZY5YFRROZgjuolprVms4uHsFyVQBlzS8nFUhYjA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