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选择意大利作为壮游目的地的原因时,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因素没有提及,那就是很多意大利精彩的艺术作品搬不走,只能在当地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几乎完全无法移动的湿壁画(Fresco)。虽说意大利的蛋彩画和油画都精彩绝伦,但我坚持认为它的湿壁画更值得欣赏,更有魅力,不只是因为它不可移动的特质及与原生环境的和谐,更在于它不可言说的美妙。
湿壁画是在未干的墙面上绘制的画,颜料被“吃”进墙壁之内,一旦干燥就无法修改,因此必须一次成功,这对于画家技术和艺术造诣的要求都极高。绘制巨大尺幅的壁画和天顶画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画家每天只能进行一小块面积的作业,日积月累才得以完成。湿壁画颜色鲜亮、通透,其不反光的特质带来一种特别的素雅,而墙壁和天花板的巨大面积以及建筑本身的装饰,都让湿壁画又有了其他艺术难以企及的恢宏和史诗感。
进入梵蒂冈,就已经出了意大利的国境了。这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但没有边境管控,也不需要签证。
梵蒂冈博物馆有一条引导观众的单向动线,其中“拉斐尔房间”就在线路的后半段,共分为四室,全部绘有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壁画作品,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雅典学院》。在这幅画中,拉斐尔把不同时期的西方先哲和大师集中到了同一个空间,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以及画家自己,你能找到哪个是拉斐尔本人吗?看过细节之后,也别忘了再从整体上感受一下他神乎其技的透视法——拉斐尔依借房间墙壁的造型,画出了一个墙外的“空间”。
西斯廷礼拜堂(Cappella Sistina)则是参观线路接近终点的地方,也是整个参观的高潮。观众一进礼拜堂的小门,都会不自觉地仰头一看,然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那是米开朗琪罗画了 4 年多的天顶画《创世纪》,然后慢慢边看边移动到礼拜堂中央,再回头看向入口的那面墙,多半又会发出赞叹——那是他画了 7 年多的壁画《末日审判》。让米开朗琪罗画壁画其实有点强他所难,毕竟他是个雕塑家,他自认为对画画并不擅长,接受这个委托非常勉强。但就是这个“不擅长画画”的人,创作出了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天顶画和壁画作品。礼拜堂两侧的窗下,还有多幅由波提切利、吉兰达约(米开朗琪罗的老师)、佩鲁吉诺(达·芬奇的同门)等艺术家绘制的壁画。西斯廷礼拜堂也是每次举行教皇选举的投票地。
《雅典学院》局部实拍
当然,参观线路上还有著名的《拉奥孔》《贝尔维德勒的躯干》等雕塑名作。
《拉奥孔》
由于与梵蒂冈博物馆均在梵蒂冈之内,所以在此一并介绍。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天主教教廷所在地、圣彼得埋葬地,当然也就是信众们的圣地。教堂及广场建筑并不是一次性设计完成的,而是先后由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尼尼等人分阶段设计建造。教堂穹顶可以登上去,是俯瞰罗马的最佳位置。
米开朗琪罗《圣殇》
教堂内部除了华丽恢宏的装饰外,也有很多艺术杰作值得欣赏。首先是进门后右边的雕塑《圣殇》,这是米开朗琪罗年仅24 岁时的杰作,已经在情感和美感两方面充分体现了艺术的感染力。另外,大教堂主祭坛的青铜华盖、最里面的圣彼得宝座,都是巴洛克雕塑家贝尼尼设计的艺术珍宝。
圣天使桥与圣彼得大教堂
沿着大教堂广场正对着的大路一直走到台伯河边,就是圣天使堡和圣天使桥,过了桥沿着台伯河岸向东,回头又能看到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是散步和摄影的好地方。
从圣彼得大教堂穹顶上俯瞰罗马
此处原为博盖塞家族的宅邸,位于巨大的博盖塞公园之内,须预约门票且按时段分批参观。这里收藏有提香的《神圣的爱和世俗的爱》、卡拉瓦乔的《水果篮与男孩》《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以及多位大师的名作,但最为吸引人的是,这里收藏了一批贝尼尼的雕塑代表作,包括《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阿波罗与达芙妮》《大卫》等。贝尼尼赋予大理石富有弹性的肌体,同时,又以动感的姿态引领了巴洛克的华丽风潮,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是国家美术馆的一个部分,另一部分是科西尼宫(Galleria Corsini)。建筑是由贝尼尼和他的竞争对手波洛米尼共同完成的。巴贝里尼宫收藏有卡拉瓦乔的《犹滴砍下荷罗孚尼之头》、拉斐尔的《福尔娜瑞娜》、小荷尔拜因的《亨利八世》等名作。另外,大厅里还有一幅科尔托纳的天顶画《神意的胜利》,是巴洛克时期华丽风格的天顶画代表作,画家利用“缩短法”仿佛在天花板上创造出一个绚丽、高远的天国。
潘菲利宫位于威尼斯广场附近,是罗马规模最大的私人美术馆,收藏相当精彩。其中有卡拉瓦乔的《抹大拉的玛丽亚》《逃亡埃及途中的休息》等名作,但最值得一看的是委拉斯开兹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英诺森十世就来自潘菲利家族,所以这幅画就是他个人的收藏。画中教皇不怒自威的表情和冷酷、强悍的眼神令人印象极其深刻。这幅画在我最喜欢的肖像画中排名前三,超过了《蒙娜丽莎》,我个人认为它是一幅国宝级的绘画作品,单为这幅画来一趟潘菲利宫都值得。潘菲利宫还有一座贝尼尼的英诺森十世半身雕像,也可以用来与绘画对照欣赏。
潘菲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