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需求受挫:大象的产生

我们的生活道路上有许多岔路口,每个路口都有虚拟的路标,指引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做什么或者选择哪条路。这些路标可以提供帮助,例如:

- “重视你的需求!”

- “放手试试看!”

- “不要人云亦云!”

- “正视你的感受!”

- “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力!”

另一些则妨碍并限制我们发展的可能性,导致我们内心大象的形成,特别是那些不允许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基本需求的规定和禁令。这些路标上可能写着:

- “你要理智点!”

- “你要尽力去做!”

- “不要那么自私,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 “不要那么敏感!”

- “不要那么让人扫兴!”

- “照我说的做!”

这些话不一定是明确地说出来的,它们常常隐藏在字里行间,影响着家庭中的氛围。它们也不一定在每种情况下都是错误的或不合适的,但把它们作为唯一选择就不对了。无论如何,我们通过这个过程学会了区分在不同情境下哪些感受和需求是受欢迎的或不受欢迎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以下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象的产生。父母对孩子关注不足的现象比较常见。然而, 当一个孩子的感受经常得不到认真对待,在孩子内心就会形成一头大象。

- 一个孩子因为觉得在兄弟姐妹中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感到生气。父亲却试图淡化:“不是这么回事呀,别总是这么嫉妒!”

- 一个学生早上肚子疼,不想去学校。母亲安抚地回应道:“会过去的,很快就不疼了。”孩子小声说:“可是我害怕,因为班上的孩子总是取笑我。”母亲因为自己要去上班而显得有些不耐烦:“你不能老受他们的影响,要保护好自己!”

在第一个例子中,孩子被告知他的感觉和观察是错误的,而且他的感受还受到了批评。在第二个例子中,母亲不但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还代之以一个过度的要求。如果孩子能够保护自己,那么他可能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如果孩子表达某些情感时一再受阻,他们会下意识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感受没有合理的理由,或不受欢迎。”可惜孩子们几乎没有机会反思父母或其他亲人对他们的负面评价,并对此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母亲、父亲或老师的话比起孩子的感受更重要,至少在孩子学会独立之前都是如此的。这样,“不受欢迎”这个标签印刻在内心,前往自己情感世界的通路,也就是对基本需求的理解可能会因此长期受到负面影响。

要试着学会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情绪反应,这样我们的情感反应就会成为理解我们重要需求的指南。

MEA公式:这几个字母代表着蚊子、大象和情绪激动

开篇故事中的共同特点是因为小事(蚊子)引起了情绪爆发。为了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述,我用“A”表示情绪激动,用“M”表示蚊子,用“E”表示大象。

我们的MEA公式基于美国心理治疗师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解释情感的ABC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一个触发事件(A)会导致某种情感结果(C),而该结果源于该事件对当事人的意义(B)。

没有人会因小事而大动肝火。要么是当时出现了很容易解释的原因,比如各种压力的叠加,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并非小事;要么是我们自己或他人对看似微不足道的起因后面的深层意义视而不见。这个公式表明, 引起情绪的不是蚊子,而是躲在后面的那头大象。犹如冰山一角,我们的大象一开始是隐藏的,我们只能模糊地感觉到它的威胁。

蚊子本身和情绪爆发的方式都不会立即告诉我们,某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因此我们必须刨根问底:这件事对当事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关注引发情绪的那些想法,我们就找到了第一条通路。这些念头似乎会在我们脑海中自动浮现,不经思考而进入意识。美国心理学家亚伦·贝克(Aaron Beck)将其称为

尽管我们常常几乎注意不到它们,但它们却随着每一次情绪反应而出现。因此,反思一下在某种特定的情绪出现时你的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念头会很有帮助。举个例子,假设你的上司突然要求你去谈话,这时你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念头会在你的脑海中闪过?你可能会感到不安,你会这样想:“他肯定又在挑刺儿!”或者你可能感觉受到重视,因为你相信上司又需要你的建议了。

再设想一个例子,半夜电话铃响了,你可能会生气,因为你认为可能有人打错了电话,或者有些害怕,担心这可能是个坏消息。再来看看丽莎的丈夫。对他来说,不用多想就很清楚:“我的妻子被邻居无理指责了。”他的反应当然是很生气。而丽莎则把邻居的发怒视为一种威胁,因为争吵使她感到害怕。她当时最重要的、完全自动出现的想法是:“但愿她相信这不是我干的!”为什么这对她来说如此重要呢?丽莎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答案是:“如果她不相信我,她会对我生气,而我无法忍受这样的情况发生。”类似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丽莎在许多冲突情况下的反应和行为方式。但是,这样的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答案可以在丽莎的生活经历中找到,我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只有当她放弃自己的需求,不给她易怒的父母惹麻烦时,她才觉得可以得到父母的爱怜和呵护。 为了不失去父母的关注,丽莎无意中开发了一种应对策略,可称之为

对于丽莎来说,逃避一如既往是上策,即努力避开冲突。自我保护程序遵循固化的信念和行为模式,旨在避免需求再次受伤。

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我们的行为通常由各种规则和既定流程所决定,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规则和流程被证明是有用的。因此,我们不必每天早上都重新思考为什么要锁门。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也相应地付诸行动。在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有快速、“本能地”选择正确行动的能力。然而,这些模式也限制了我们的反应能力。

当我们的需求受到侵犯或威胁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一种“内在的必行语句”,即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些信念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以应对危险。随之而来的不安感促使我们采取对应措施,这些措施通常来自我们的学习经历和遗传基因。它们主要可分为逃跑或者攻击:逃跑、隐藏、装死或者抗争。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在不同选择之间陷入冲突而无法行动。

不管我们选择逃跑还是攻击,都遵循着以往的策略。如果逃避,那么我们选择的是努力远离危险的局面,希望可以“钻入地下”,或者把头埋进抽屉里,尽管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顺从也可以看作一种逃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否认了自己的合理需求。如果选择攻击,我们会采取一系列行动,包括责怪他人,要求他人满足我们的需求,采取惩罚措施,比如冷落、责备、抱怨或贬低他人等。

为了避免误解,我提示一下:自我保护是一个正当的诉求。然而我们这样做可能会为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很大的麻烦。保护程序的某些结果可能非常有破坏性,比如贬低他人甚或发生肢体冲突,遵守“攻击是最佳的防守”原则,或者滥用权力,等等,这些都是有害行为的实例。 而借助躲避或逃避来保护自己也不能真正稳定局面,因为我们忽视了自我,丢失了自尊。 我在第四章会再次探讨这个问题。

碰触到痛点就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这个痛点所指的是基本需求确实已经受挫或是担心基本需求会受挫。在愤怒爆发时,真正的威胁会逐渐显现出来,但通常一开始只能猜测到。我们感受到的往往是灵魂的一阵刺痛,发出受到伤害的预警,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内心的失衡。有时会出现无助、自卑、模糊的恐惧、羞愧或愤怒等情绪。

这种复杂的情感常常会伴随着纷杂的思想片段、相互冲突的需求和行为冲动。它在头脑和整个身体中蔓延开来,通过言语或沉默、声调、手势、姿态的变化表现出来。当然每个人都希望尽快摆脱这种不愉快的状态。因此我们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尤其是当我们陷入以往的情感旋涡时更为强烈。通常它的反应异常迅速,以至于我们几乎察觉不到我们的真实情感(例如其实是生气而不是恐惧,或者是悲伤而不是愤怒)。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它们事关基本需求。

一旦触及痛点,我们就会感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变得莫名其妙,似乎一切都显得不利。在这种关键时刻,

我们的自我形象塑造了我们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勤奋或懒惰,自信或缺乏自信,目标明确或迷茫,是早起的人还是贪睡的人,倒霉或走运,乐观或悲观,是享乐型还是苦行僧,等等,这个列表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同样,我们对他人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即所谓的他人形象),我们赋予他们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并不总是准确的,但可以为我们提供大致的方向:天真、爱算计、渴望权力、自私、谦虚、可爱、胆小、专制、孩子气、成熟等。所有这些归类都是简化的,但它们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定位,界定自己,把自己归类,并证明自己。

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你可能与某些人相处得很好,而另外一些人则会让你失去活力以及自信心。 你可能会记得一些老师,他们令你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或者是一颗希望之星;记得父母认为你永远不可能有所作为,或者给了你良好的自尊心;记得那些同学,他们对你视而不见,或者乐于和你交往。这些形象储存在我们内心,让我们变得坚强或者脆弱。

大象出现的时候,我们会立即陷入一种状态,它让我们再次体验到曾经的某种伤痛。 在上面提到的故事中,丽莎推导出自己的形象是:“如果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就会不受人喜欢。”这种态度当然不是通过有意识的思考,而是无意识地形成的。亚伦·贝克把这种对自身基本而持久的看法称为“基本设想”,这种自我形象显然对丽莎的自尊心产生了负面影响。它也可能影响她与其他人的关系,因为通常友善的外表下隐藏了她真正的感受。

同时对于丽莎来说,这也形成了一种他人形象:“只有当我表现好的时候,和我打交道的人才会喜欢我。”因此,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互相影响,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丽莎的大象源于希望得到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但这个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她逐渐描绘出一种与她负面经历相符的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失望,久而久之形成所谓讨好型人格。

这个痛点显示了丽莎由于无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常常会陷入一种自我保护状态。这个痛点的根源在于:

这种关联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认知框架决定了我们如何感知事物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 一个突发的难堪局面可能将我们置于一种短暂的“童年模式”,我们在身体和心理上感觉像一个孩子,其导致的后果是无法解释的无助、恐惧、愤怒、悲伤、受到伤害等情感。那些对我们不利的认知框架形成了那些躲在后面的大象。 然而,并不是每次基本需求受挫都会自动留下痛点,有时新的正面经验可以矫正不良的自我保护程序。

- 在情绪激动的那个瞬间,自然不容易意识到痛点因何产生,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 注意到我们的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发生了不利的变化。

- 回忆起痛点在以往经历中的根源。

我们困囿于当前的情绪状态,很难真正关注到自己的内心。接下来讨论的大象故事将逐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内在过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我们的大象,认识到在关键情况下我们真正需要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偶尔停下来,去感受我们的基本需求,意识到在情绪爆发时做什么对我们有益,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恢复我们的内心平衡。

当我们学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敏感和脆弱时,对方才会有机会更好地理解我们,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痛点。

顺便提一下,我们的大象与通常说的滤镜有些相似,这种滤镜让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人都知道这种滤镜非常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过,与日常琐事导致的压力相反,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令人愉悦,前提是爱得到了回报。戴上滤镜后,我们的行为不仅会受经验的影响,还受到荷尔蒙的影响。

以下示意图概述了大象的各个部分: L7B7Q0ILfHpk5/+yt7FzMbvfQ6U7BDzsi9sMM27SZtAiA+R7pA+vbQ26ozYK/f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