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明君的隐患

在介绍那场对大唐的国运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战争之前,我们要先介绍一下李世民的对手——突厥。

突厥是一个极为古老的民族,而所谓“古老”,有时候就意味着不太容易说清楚。比如,关于这一民族的起源,向来就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是同他们有过频繁接触的唐朝人,对于这些强悍对手的来历也并不清楚,所以当时史馆所编的几部史书中基本上是分别采用了匈奴别种说(《北史》)、平凉杂胡说(《隋书》)、漠北索国后裔(《周书》)等说法,意思似乎是告诉后世:虽然我们也搞不清楚,但出不了这个圈子,我们这里大胆假设,你们日后小心求证吧。

虽然突厥的起源不确凿,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极为崇拜狼的民族。因为涉及他们起源的传说,无论是哪个版本都与狼这种动物密切相关。

有个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估计至少在晋代以前),突厥人的先民作为匈奴的一支被邻近部落灭掉了,只有一个年仅十岁的男孩侥幸活了下来。但以当时的情况看来,这个男孩估计并不认为这是件好事,因为他被敌人砍去了双脚抛弃在了茫茫的大草原上,如无意外,他将在几天后因饥饿或干渴而死。但是意外却奇迹般地发生了,就在他将要离开人世之时,一只母狼出现,救了他的性命并把他养大。这个男孩长成之后就此与狼结合,相依为命。然而好景不长,敌人部落的首领得知当年的那个男孩未死,立即派人来斩草除根,那个大男孩力不能敌,当场被杀,好在母狼反应快,及时溜走,逃得了性命。按理说,事情到此就该结束了。可是,没有。母狼逃到高昌北边的山洞后不久,居然生下了十个男孩(传说而已,请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后来他们逐渐长大,各自成家,其中姓阿史那的一支迁到了阿尔泰山一带,他们就繁衍成了日后的突厥人。

虽说这个传说很传奇,但事实上突厥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走向强大,称雄一时,并非由于他们是狼的后代,而是因为他们掌握着一项当时许多游牧民族并不具备的重要技术——冶铁。

自五世纪起,突厥人就开始为当时威震漠北的柔然汗国锻造铁器,而在近一个世纪的依附后,突厥人渐渐发觉以自己部族的英勇善战和对炼铁技术的熟练掌握,完全没有必要再屈居人下。于是,在550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开始率部四出征伐,在短短五年之内,骁勇善战的突厥人便先后打败高车、柔然、高昌等国,统一了整个蒙古高原并将势力成功扩展至西域,建立起了幅员辽阔的突厥汗国。

突厥的迅速崛起很快就引发了在中原对峙的东魏、西魏(后来是北齐、北周)的关注,两国为消灭对方各自分别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以寻求突厥的军事支持,突厥方面自然乐享其成,借助两国的斗争大获其利,得以有足够的国力进一步扩张。所以在接下来的二十五年时间里,突厥人如虎添翼,大军一路向西,先降伏了吐谷浑,然后同波斯结盟灭掉了嚈哒(白匈奴),最后又联合东罗马帝国同波斯搞对抗。借此种种,突厥成功获得六世纪亚欧大陆舞台“最受关注新人”的称号,很是风光了一把。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隋朝对突厥的侵扰开始采取强硬政策,以及突厥贵族内部的连续内讧,隋开皇三年(583年),突厥汗国正式分裂为由沙钵略可汗领导的东突厥和由达头可汗统率的西突厥两部分,并很快刀兵相见(当然隋朝的煽风点火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出乎当时的皇帝杨坚意料的是,虽然统一的突厥汗国在自己的积极掺和下被整分裂了,可留在东部的突厥依旧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还会时不时地突破边境线来抢上一把。既然如此难搞,杨坚只好再度祭出离间计,趁东突厥的都蓝可汗即位之机支持其弟弟突利(突厥语东部之意)可汗自立,并在突利可汗战败后隆重迎接了对方,帮他在河套地区建国,册封其为启民可汗,作为隋朝的藩篱。自此,由启民可汗统率的突厥一部成为隋朝的忠实盟友,共同对抗都蓝可汗和西突厥的达头(突厥语西部之意)可汗部。最终,在隋朝的鼎力支持下,启民可汗逐渐占有整个东突厥故地,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鉴于隋朝方面在自己创业过程中给予的友好援助,终启民可汗一生,他领导下的突厥都保持着同隋朝的友好往来。

可是继承启民可汗位置的始毕可汗似乎并没有像他老爹那样对隋朝好感爆棚,在始毕可汗时期突厥的实力再次逐渐壮大,而这也就意味着昨日的朋友慢慢变为了潜在的敌人。

隋朝政府终于发现那个听话的小兄弟已经成长得膀大腰圆,大有一统突厥各部当带头大哥的意思了。于是在双方一连串的磕磕绊绊后,终于发生了震惊天下的“雁门之围”。

大业十一年(615年)三月(一说五月),当时的皇帝杨广突然下达命令:即日启程北巡边塞。

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要知道隋末的农民起义已成风起云涌之势,高句丽那边的战事也刚刚结束不久,国内民生凋敝,正是传说中的危急存亡之秋也,您一不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二不清剿叛乱重安天下,出哪门子远门?所以在很多大臣们看来,杨广是脑子里麻烦事太多,长期超负荷运转,终于烧糊涂了。

但事情真的如此吗?

经过在综合各种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推敲,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杨广从来不会做没有深远目的的事情,这一次也不例外。

在杨广的坚持下,北巡最终成行。八月五日,一行人抵达并州,稍事休整后即出雁门关。当时的雁门关外早已不是杨坚时代的样子,突厥骑兵时常出没,皇帝亲自出关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情。但杨广没有丝毫犹豫与顾虑,大胆地往前走。因为他还没有实现自己此行的目标,尚未见到该见的人。

几天后,盼望已久的消息终于到来了,始毕可汗听闻杨广北巡的消息后,正策马向雁门关方向赶来。但有一件事还是超出了杨广的预判,那就是始毕此来带的随行人员有点多,据传有数十万人。

杨广闻讯立即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始毕此来不是为了会盟,而是别有所图,比如劫持自己的车驾。皇帝由此当机立断,下令火速撤回雁门关内。

八月十二日,杨广安全进入雁门关,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第二天,这口气又上来了,因为八月十三日,突厥大军完成了对雁门关的包围。紧接着,除了杨广所在的雁门郡城和其子齐王杨暕所守的崞县(今山西省原平市北),雁门郡所辖的其余县城全部被突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更为严峻的是,此时此刻雁门城内存储的粮食只可支持二十天而已。

这下子真是火烧眉毛了。

面对突厥大军对雁门关的迅猛攻势,杨广被迫听取了随行大臣们的建议,下诏宣布无限期停止辽东之役,与此同时又紧急诏令四方勤王,许诺重赏退敌将士,于是隋军立时士气大振,顽强抵御住了敌人的进攻。再加上杨广采纳了妻舅萧瑀的计策,暗中派人联系当时嫁给始毕可汗做可贺敦(可汗正妻,地位相当于皇后)的义成公主寻求帮助,最终在义成公主的忽悠和屯卫将军云定兴巧用的疑兵法的干扰下,始毕可汗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于九月十五日解围而去。大隋天子和大隋天下由此转危为安。

此即许多史籍上大书特书的雁门之围事件的全过程,十分紧张,十分刺激,十分艰险,还有我要说的,十分诡异。

诡异之处总结起来共有三点:

其一,如果真的按照史书所记,始毕是带着几十万骑兵千里迢迢赶来劫驾,那应该说是倾国出动了,其捉拿杨广的决心无疑是极为坚定的。而且事实已经证明始毕的水准绝非其称号的首字母缩写,他早就知道老婆义成公主会帮着娘家人,所以之前他才会借着外出打猎的名义出来,继而突然在地图上画了段优美的弧线,到达的雁门关。那么何以在雁门关底下待了数日,始毕的智商指数即大幅下降,以至于在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被媳妇忽悠,就这么乖乖地走了,连军费也没找人报销?

其二,应该属于纯粹的逻辑性问题。既然突厥人兵势骇人,能迅速拿下雁门郡下的三十九县,甚至连地理位置在雁门后方的五台等县城都相继搞定,为什么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突厥大军始终无法攻克由齐王杨暕镇守的崞县?众所周知,杨广的这个儿子能力一般,军事天才、个人威望什么的更是谈不上(此前他曾被杨广废黜长达七年之久),面对强悍的突厥骑兵,连固守雁门的杨广都不得不学习刘邦好榜样,终于走夫人路线解围,那么杨暕是凭什么创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却保县城安然无恙的奇迹的呢?

其三,值得注意的还是研究历史的关键问题:时间线索。史载雁门关内所存粮草只够城中军民二十日的需求,但根据记录,守军却一直硬撑到了九月十五日突厥撤军,坚持了整整一个月零三天。那么问题来了,杨广一行八月十三日被围,八月二十四日才下诏勤王,此时按说粮食即将用尽,杨广难道不知道救兵如救火的道理,居然敢在粮尽援绝的状态下拖上十二天的时间来慢慢商议退敌救命之策?

这绝对不可能。

于是基于以上三大疑惑,我研究并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杨广是有备而来,虽然遇到了许多意外,但一切基本都在他的掌握中。

下面是我自己对雁门之围全过程的分析和还原,当然,不一定就是真相,只能说供大家参考。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史书上一个记载不甚清晰的细节——杨广北巡之行的总人数。我翻了很多资料,发现关于这一重要内容,史籍上无一例外地都没有提及,唯一可以明确的是:雁门关被围时城中军民的总人数,有十五万人。

好了,好歹有这么个数字,虽说要做出定量实测指定没谱,但做个大致推测还是足够的。

依据相关资料记载,隋时雁门郡下辖五个县级单位(有完整城池等基础设施的),总计有四万二千五百二十户人家,我们以每户有五口人的标准计算,平均每座城池约有四万人。考虑当时城市化的水平,假定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内(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再加上因突厥来袭政府可能事先有计划地将城外部分百姓转入关内,即便往最高里算,雁门关的平民也应该不会超过三万人。这样做个减法可知,雁门被围时,城内军队至少有十万人。而且这不过是杨广北巡团队的一部分,因为史书上还明确写到杨广车驾退入雁门关的同时,“齐王暕以后军保崞县”。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另一个事实,那就是齐王杨暕统领的是杨广禁卫军的后军部分,而所谓后续大部队,人数一般相比于前军是只会多不会少,因此这位压后阵的齐王身边我估计应该有十万到十五万人。

如此一来,似乎可以解释上面的部分疑问了。比如,之所以起用废黜已久的杨暕,让他随行统领后军,很可能是因为此次出兵人数过多,杨广对一般将领不放心,且长子早逝,幼子年纪太小无法掌兵,不得已只好找来这位次子坐镇。而突厥人难以攻下小小的崞县自然是因为隋军同样人多势众,且可依托城池固守,所以打了一个月也没能打动。

不是突厥不给力,实乃隋军也不孬啊!

如果对于隋军总兵力的这一基本假设无误的话,那么当时真实的现状应该是:杨广预感到北方的突厥已经成长为国家的潜在隐患,所以他决意先攘外,再安内,于是就打着北巡的旗号统领大军来到了边境,准备找个机会收拾下不太听话的始毕。可是此时却发生了第一个意外,突厥的这位首领也有收拾杨广的打算,并同样开始琢磨着出手。在成功麻痹妻子义成公主的情况下,始毕可汗尽起倾国之师突袭北巡的杨广,义成公主察觉此事后,立刻派人通报了这一紧要消息。此时杨广才真正了解到突厥所隐藏的强大军事实力,并为此吓了一跳,但心跳加速只是暂时的,杨广很快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击败敌人的好机会。于是他一边有序率军退入雁门关,一边密令齐王杨暕领后军跟进,意图趁突厥久攻雁门关而不下之际同后军里应外合,大破突厥。谁知在这关键时刻,第二个意外发生了,齐王杨暕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选择了按兵不动,在等待了十二天后,眼见战局日益严峻(史载,其间杨广有意挑选精锐骑兵突围而出),杨广不得不临时变更计划,一面下诏勤王,一面向义成公主求助。

也只有在占不到明显便宜、探知隋军确有大部队就在附近的情况下,云定兴虚设旗帜假装援军大至的疑兵计策才能成功施展,始毕可汗才会相信义成公主所说的突厥本部出现骚动的虚假情报,最终选择退军。

我相信,这就是雁门之围的真相。因为只有这样的经过才能合理解释史料中显露出的种种明显的矛盾,才能让野心勃勃的始毕在有生之年不敢再次以强大的军队大举深入中原,而是选择了更加稳妥的扶植代理人打内战的方式,来反对杨广的统治。

所以我的结论是:杨广被人抹黑了,对杨广而言,有惊无险的雁门之围也被人为抹黑了。

抹黑他的人我们不难猜测,因为他也有幸亲身参与了这次雁门之围,而且这应该是他第一次真正走上历史的舞台。

当然了,他是谁我不说你也能猜到——李世民。

据说,正是他在云定兴将军为被围之事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不远万里前来投军,并及时献上了虚张声势的计策,最终以一己之力解了雁门之围。而这一年,李世民不过十六岁。至于立此大功后杨广给予李世民的赏赐,很遗憾,史书上没有写。为什么没有写,我也不知道。

虽然在雁门之围的相关记述中,杨广是一个看到敌军射到自己跟前的箭,当即吓得抱紧小儿子失声痛哭,以致眼睛哭肿(上大惧,抱赵王杲而泣,目尽肿)的软蛋,而李世民则是一个孤身赴难、临危不乱且深谙兵法、聪慧过人的少年英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对突厥的看法上两位历史形象完全不同的君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个狼一样的民族势必会威胁自己国家的安危,如不趁早采取措施,他们将成为帝国的沉重包袱(每次来都要给人、给钱的)。

然而有趣的是,和杨广的遭遇一样,在李世民准备着手解决长久困扰朝廷的边患问题之前,问题的制造者就自己主动来了。当然,这一次对于李世民而言是场更大的危机。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突利二可汗在老牌汉奸梁师都的引导下合兵,以十余万骑兵进攻泾州,而在抢掠一番后,突厥大军并未就此返回,反倒是继续深入进至武功。

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京师接到军报后立即宣布戒严,而刚刚接手皇位的李世民也敏锐地觉察到,颉利可汗此来的真正目标正是自己。

果然不出所料,在武功做短暂休息后,突厥大军继续向长安方向挺进,于八月下旬到达高陵,打了一下,紧接着来到了泾阳,被打了一下——因为担任泾州道行军总管的,是尉迟恭。这位老兄作战之勇猛相信不用我多说了。面对彪悍的突厥骑兵,别人不敢轻举妄动,尉迟恭则偏不,在泾阳与敌人激战了一场,赢了。且战绩还算不俗:斩首千余级,还生擒了对方的俟斤(领兵官)阿史那乌没啜。

但我认为尉迟恭赢不赢,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要阻止突厥大军前进的脚步。

李世民也是这样想的。

事实证明,尉迟恭虽说打仗很猛,但这位未来的首席门神显然并不具备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能力,更何况打不打是政治家的事情,怎么打才是尉迟恭这种人的事情。而当时唐朝唯一说话算数的政治家只有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这位兄台不但具备政治家低级形态(政客)心黑手狠、脸皮厚的素质,还早早具备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特长:能屈能伸、能无赖。所以在屯兵于渭水桥头的颉利可汗向长安城中的李世民派出心腹执失思力的那刻起,突厥入主中原的美梦就已经宣告终结。

奉命入京窥探唐朝虚实的执失思力见到李世民,致礼完毕,上来的第一句就是狠话:

“颉利、突利二位可汗将兵百万,今天已经到了!”

这看似是在陈述一件事实,但事实上是在恐吓,意思是大爷来了,赶紧洗洗干净,准备挨宰吧。

“朕知道了。”李世民从容不迫地回答。

“我与你家可汗面结和亲,馈赠金帛,前后花费无算。你家可汗却自负盟约,引兵深入我国境内,难道对我就不感到羞愧吗?”

执失思力还没回话,即被打断。

“你虽身为戎狄,也该有颗仁心,怎么能够忘记我国大恩,自夸强盛?我今天就先将你斩了再说!”

眼见下马威没使成,自己却快要下地府了,执失思力当即慌了,赶忙大叫饶命。

在场的萧瑀、封德彝等大臣也连忙出列以不斩来使为由,恳请饶恕执失思力的不敬之罪,放他返回。

但李世民似乎是真的被执失思力激怒了,他虽然同意不杀执失思力,却不许把人放走,当场下令将这位可汗特使囚禁起来,等候发落。

就这样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声嘶力竭的执失思力被拖下了朝堂,扔进了阴冷的地牢。至此,李世民退兵计划的第一步宣告圆满走出。

正在颉利苦苦等待执失思力的消息时,他突然得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唐朝新皇帝李世民竟然亲自来到渭水桥边,并指明要同自己单独谈话!

听到这一消息,颉利的脑子有点乱了,他虽然担任领导很多年,但玩政治还是水准欠佳,他思前想后也没能猜明白李世民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他最终还是答应了同李世民单独会晤的邀请。毕竟上回单挑没去,这次如果面谈再不赴约,是会被人耻笑的。于是八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同颉利在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上实现了历史性的会晤。但鉴于两位最高领导人是面对面非正式的会见,身旁按照约定没有任何多余人员在场,因而李世民和颉利交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大家唯一知道的是他们见证了奇迹。

当天回去后颉利可汗处就再次派出了使者来请和,也带来了颉利的友好招呼:明天举行完盟誓仪式,我们就走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颉利的特使随即安静地退了下去。

次日,按照约定,李世民再次来到城西便桥之上,在这里他与突厥的颉利可汗斩白马向天盟誓(盟誓仪式的最高级形式),宣布双方自此结为盟友,相互扶助。而颉利可汗果然没有忽悠,办完仪式后随即引军撤退,径直返回草原。

敌兵就这么退了?事情就这么了结了?几乎所有大臣的嘴都合不上了,大伙儿集思广益,挠破脑袋也没整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待突厥人完全退去,萧瑀怀揣着大家的疑惑跑来向李世民求教:

“未与突厥和解时诸将争相请战,陛下都没有允许,臣等也是满腹疑惑,但是敌人不久真的主动退去了,这是什么缘故?”

李世民微笑着为萧瑀揭晓了答案。他告诉萧瑀,自己探知颉利本人并没有入主中原的意图,此来不过是借机索要更多的钱财,自己掌握了颉利的这一底牌,所以很轻松地和对方谈好了价钱,由此把突厥骑兵送回了老家。

至于能掌握如此核心情报的自然不是一般人,他正是颉利可汗的心腹执失思力。

这一历史事实向我们生动地证明了这样的一个真理,心腹也是分种类的。有一种是像李世民手下的张亮那样,即便打死什么也不说;还有一种则是像颉利手下的执失思力那样,只要不打什么都好说。这当然和领导的个人眼光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般情况下还是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执失思力的“无私”帮助下,李世民暂时驱走了强敌,但是他很清楚,大唐同突厥必然将有一战,而这一战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帝国的兴衰。然而正如其后他对萧瑀所说的那样,自己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尚不具备同突厥决战的实力,当务之急是与民休息,积蓄力量,用金钱麻痹强敌,加强自己,再伺机一举破敌。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极致。这就是李世民的处事理念。

所以再忍耐一段时间吧。我终将讨回失去的一切,一定。

颉利撤军不久,李世民便开始加快对部队的训练,为此他特意集合兵将在宫中的显德殿前庭练习射箭,而每次开练之前,李教官都会照例进行一番训话。当然,作为千古明君李世民的训话是比较有特点的,故而译录如下,以供相关部门的相关工作者参考学习,借鉴提高。

“戎狄入侵,自古有之。但值得我们忧虑的是:边境稍稍安定下来,做君主的就沉湎于游乐之中,忘记了军备,所以等到敌人卷土重来时就难以招架了。今天,朕不让你们去挖池塘、建花园,只令你们专门练习弓矢,平常无事的时候,我就是你们的老师,等到突厥来侵时,我就是你们的将帅,我这么做就是希望我们的百姓能够得到少许的安宁!”

其实这番话虽长,但主题思想却很明确,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人民子弟兵,为兵为人民。

当然了,皇帝很清楚,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适当的物质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每日练习的最后,李世民都会为受训的几百名士兵安排一场测试,现场考核。那些中靶率高的学员将有幸接受皇帝亲自赠送的惊喜纪念品一份(有弓箭、宝刀、布帛等不同种类,通过即赠),甚至其所属部队的长官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李世民的这一培训方法很快得到了战士们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却遭到了朝中群臣的强烈反对。

大臣们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有着充足的理由:做皇帝就该有做皇帝的样子,您已经不再是领兵的大将了,成天跟着一帮大老粗比比画画,拉低了自身文化素质不说,万一哪天闪出个丧心病狂的,行刺您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江山社稷怎么办?

有些大臣(估计是从事司法相关工作的)为了让皇帝停止瞎闹,甚至不惜诉诸法律手段,从《武德律》里找到这么一条:私持刀剑兵刃出现在皇帝所在场所者,依律绞。

出乎李世民意料的是,自己办的这件事不仅朝中大臣不赞成,某些地方官员也来凑了回热闹。最绝的是韩州刺史封同人,他诈称有急事要入朝面圣,从驿站取了马(速度快,不要钱),一骑绝尘跑入长安,见到皇帝,纳头便拜,然后就开始喋喋不休,死缠着李世民非要他当场下旨暂停弓箭练习,大有您不答应我就不走了的意思。

面对众臣的反对,李世民是这样回答包括封同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

此话传来,反对者不吭声了,战士们热泪盈眶了,因为人们看到了李世民自卫反击的决心和那份富国强兵的真心。

就这样,唐军将士在皇帝的激励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数年之间,悉为精锐”。

经过几年的闷声大发展,唐朝逐渐具备了同突厥摊牌的国力,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如今李世民缺少的不过是一个借口和机会而已。

幸运的是,上天没有让李世民等待太久,贞观二年(628年),它给李世民送来了那个关键的人——突利可汗。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突厥的突利可汗秘密向长安上表请求入朝。应该说这是一个超出所有人预料的举动,所以得到突利的这份密信后,连平日办事果断的李世民也有点犹豫,唯恐钻进突厥人设好的圈套,提前暴露了自己的行动意图。因而在同亲信近臣交流过意见后,李世民做出了一个最为合适的决定:再等等看。

于是李世民等来了一个新的消息:颉利可汗近日发兵攻打突利,突利可汗特遣使臣前来求救。

不是试探,亦非陷阱,是真的闹起了内讧。李世民和大臣们很激动,同时也很疑惑,这是为什么呢?

从突利的使者那里,大家终于了解到了叔侄反目的全过程,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故事。

突利可汗,姓阿史那,名什钵苾,是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嫡长子,照中原王朝的那一套传统按理说是要名正言顺继位的。可是由于突厥毕竟不比中原,人家比较实在,讲究的是谁能打,谁能带领大家迅速致富(主要靠抢),谁就是老大,因而武德二年(619年)始毕病逝时,即便在突厥部落中可汗的嫡妻有一定的发言权,又是隋朝的公主(什钵苾属上任产物,非亲生),那也不成,所以最后在众位酋长级领导的商议下,始毕的弟弟、什钵苾的叔叔俟利弗设接了班,即后来的处罗可汗。

当然了,不得不说明的是,当年身为嫡长子的什钵苾本人也有一个明显的劣势——年幼。未成年,自然没有出去抢掠的经验,没经验,自然就没有号召力。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年纪轻轻的什钵苾也不否认,所以当时虽未能继承汗位,什钵苾也多次公开表示自己能够理解。

那就等吧,再等等,等到长大成人,一身疙瘩肉练出来了,经验也比较丰富的时候,那个位子就会到手的。

什钵苾由此开始了安心的等待。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继位的处罗可汗是一个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属于插了队的,因而上位之后大手一挥,对自己的侄子进行了关照,封为泥步设(一作尼步设,一说什钵苾早年便任该职),把他和他的部众安置在突厥的东部(幽州一带)生活,并为什钵苾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来头也不小,是隋朝的淮南公主,据说不但知书达理,人还长得贼漂亮,所以虽然同汗位失之交臂,但小伙子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似乎是什钵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进取精神感动了上天,处罗上台后不过两年就去找老哥汇报工作去了,如此,突厥的汗位再次空了下来。这下应该轮到什钵苾了。

然而在开会商议新可汗人选的那一天,什钵苾才发现自己真的很傻很天真。因为主持会议的处罗可汗的可贺敦义成公主是这样表态的:处罗可汗的儿子奥射设见识粗浅,我们还是立他的弟弟咄苾为汗吧。

得,连入围名单都没进,完全不在高层的候选范围内啊!什钵苾顿时大受打击,他感觉自己已经被边缘化了,似乎终生将与汗位无缘,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人给什钵苾送来了希望的火种,那个人就是新即位的颉利可汗。

估计是内心对这位大侄子同样怀有愧疚,颉利可汗一继位就任命什钵苾为小可汗,主管当时臣服于突厥的契丹、靺鞨等东边部族,并给予了什钵苾在幽州建立牙帐的特权。自此,什钵苾号称突利可汗,成了突厥两人之下(颉利和义成公主)、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是随着阅历见识的增长,突利渐渐发现他之所以连续两次落选,很可能同自己那个来自隋朝的后妈义成公主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同中原人的交往过程中,突利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在汉地是不存在像突厥那样接管遗产同时续娶后母或嫂子这样的习俗的。不仅如此,中原人对这样的风俗还颇有微词,他们特别指出儿子娶后母,哪怕只是名义上的,那也是有违伦理的表现,而且根据突利的观察,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对这一习俗持抵触态度越是明显。于是乎突利恍然大悟,长幼三兄弟勉强可以,祖孙三代人绝对不行,这才是义成公主一再反对下一代人做可汗的真正原因。

突利彻底愤怒了,由此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和义成公主唱对台戏,时不时地表露出对这位后妈兼婶婶的不满。

面对侄子同老婆的对立,颉利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老婆大人的一边。在颉利看来,自己对突利已经是仁至义尽,不仅让你享受了可汗的名号、待遇,还每次出门发财都叫上你,地位、财富能给的都给了,你还要闹事,那就对不起了。

恰好当时唐朝拉拢突厥附属民族的外交取得了突破,薛延陀、回纥等部叛离突厥,颉利可汗恰好派突利去征讨,突利又恰好打了个败仗回来,这下作为一把手的颉利终于有的放矢了。

据载,败仗归来后,突利立刻受到了颉利叔叔的召见,但这一次他等来的并不是亲切的言语安慰,而是一场真正的狂风暴雨。

见到突利的面,颉利叔叔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质朴本性,什么累不累、饿不饿的客气话是一句都没有讲,上来就是不客气——直接用鞭子抽向突利侄子,当场打得突利惊声尖叫,四处乱跑。

打完了,还没完,颉利可汗又下令将突利关了十几天的禁闭,这才算结束了对突利的惩罚。

那边颉利的火气是消了,这边突利却是恨得咬牙切齿,不就是打了个败仗吗?居然差点要了我的命,真是岂有此理!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他叔叔是部落首领,兵马部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是突利能够企及的,想要造反没那个实力,但要等待这个颉利叔叔死掉却也貌似不很靠谱,突利突然想到自己在遥远的西方还有一个把兄弟在,而这个人或许愿意帮把手。于是,在突利的委托下,他的使者在黑夜中从帐篷里悄悄走出,然后向着敌人的营垒策马奔驰而去。

李世民热情接见了突利可汗的特使,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他表示自己极为珍视同突利可汗的兄弟情谊,并希望特使能够向突利转达自己的衷心祝愿和深切慰问。当然,对突利最为关心的援助问题,唐朝方面也做出了初步的表态,譬如命大将秦武通以并州兵马为主力,做好随时接应突利的准备,下令将军周范加强太原防务,预备开战,等等。

然而说实话,突利对李世民的这些举动并不那么满意,因为此时他正在遭受颉利可汗的直接武力打击。

就在突利向唐朝派出使者后不久,颉利可汗方面似乎是探知了一些情报,便开始屡屡向突利所在的东部地区征兵,突利为求自保,硬是顶住了压力,任颉利的使者怎么催,愣是不派人。终于,颉利的使者不再来了,因为颉利本人来了。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十一日,颉利亲统大军讨伐突利,突利果然无力抵挡,只得立即向李世民求援。决战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接到突利的求救,李世民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时任兵部尚书的杜如晦作为直接关系人首先表达了意见:打。

李世民表示完全同意杜如晦的意见,随即下令全军做好出征准备,目标朔方城!

因为朔方城里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梁师都。

隋末唐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英雄多,小人也不少。而在这些小人中坚持出卖同胞年头最长、行径最为恶劣、最具破坏力的,非梁师都莫属。

梁师都,夏州朔方人,出生年月不详(死期倒是很明确)。在投靠突厥人,成为一名臭名昭著的叛徒前,他是隋军中的一名中下级军官。大业末年估计是犯了事,梁师都被朝廷罢了官,被赶回家种白菜。可是出身地方豪族的梁师都对种地的行当明显业务不精,于是回乡之后怀着对官府的不满,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勾结地方上的大批地痞无赖,趁着隋末乱世造了反,在成功袭杀郡丞唐世宗(人名,非皇帝庙号),拿下老家后,梁师都便主动同附近的突厥人建立了联系,变成了由始毕可汗支持的众多反隋代理中的一员。

由于之前参加过国家正规军,对行军打仗的那一套多少有些了解,再加上熟悉隋军的作战套路和布防情况,梁师都没过多久就在突厥人的众多初级代理中脱颖而出,当上了高级代理,并将隋朝的雕阴、弘化、延安等郡收入囊中,即皇帝位,称国号为梁,正式同隋朝分庭抗礼。

梁师都发达了。但必须说明的是,成了皇帝的梁师都依然是突厥人的走狗,他没有刘武周那样的实力,只能纯粹靠突厥人吃饭。

梁师都生存的方式十分类似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地方军阀,占据几个据点,借突厥强大的军力为后盾,每次引导突厥南下后,主子拿大头,他拿小头;主子吃肉,他喝汤。他起初是以朔方为圆心、一千里为半径活动,专打隋朝在黄河中上游的军事要塞,后来被始毕可汗赠送了狼头纛(绣着突厥狼图腾的大战旗),并加了大度毗伽可汗的称号,开始越玩越大,哪里富裕就打哪里,对基本完成统一的新政府(唐朝)也不给面子,继续抢。坚持不懈地抢,锲而不舍地抢,十年如一日地抢。唐朝好意派人来招降,他居然死硬着不投降,看上去真是当汉奸当到中了邪。

不过李渊向来不信邪。因而每次梁师都领突厥人来侵扰,李渊总会严令边境将领把来犯之敌狠狠地打回去,可是几场仗打完,李渊回回都会惊奇地发现被好好教训过的梁师都又回来了。

更令李渊感到不安的是,梁师都还经常劝说突厥的领导人效法北魏孝文帝南下,直接统治中原地区,其破坏性比后世“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那位还大。搞得得到这一消息的李渊好几天都睡不好觉。好在,被梁师都说动心的处罗可汗死在了行动的半道上,其后的颉利可汗人品也还算不错,为人极为耿直,只要钱,不要地,偏爱刷卡取现金,却无心执掌银行业。

其实颉利可汗并不知道,再高级的银行卡也有被冻结的时候,而如果手上握有整个行业,那才能有取之不尽的钱。

不过,李世民似乎没打算留给颉利可汗想清楚的时间,因为他已经把握住了这个彻底消灭梁师都的机会,并派出了右卫大将军柴绍和殿中少监薛万均这两员大将担任正、副统帅率军北上,向梁师都所在的朔方城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二十六日,走投无路的梁师都众叛亲离为其堂弟梁洛仁杀死,为祸中国十二年之久的梁师都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结局。

历史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证明,那些背叛自己祖国的人终将落得被众人唾弃的下场。因为心中没有国家的人,心中自然更装不下别人,对于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梁师都死了,唐朝终于削平了最后一个地方军阀,真正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按说事情到了这里应该皆大欢喜地结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梁师都覆灭前照例向突厥人发出求援,而颉利可汗似乎对梁师都这个服务多年的奴才颇有些感情了,竟然亲自领军放弃了追击突利,赶来解围。于是接下来如何应对颉利的突厥大军就成了唐朝方面亟须解决的问题,而说得再具体一点,是带队的柴绍和薛万均需要面对的问题。

柴绍等人是在距离朔方城还有几十里路的地方遭遇突厥人的大军的(此时梁师都尚未被杀,但被唐将刘兰成围困在城中)。应该说,这时候的柴绍至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假装没看见继续执行包围歼灭梁师都的作战任务,毕竟双方此时还是盟军关系,尚未撕破脸,对方没有先动手,自己也不好意思带头违约不是?第二个选择则是不管那些鸟盟约,趁突厥军初来乍到,反应不及,突然出兵,击退对方,再乘胜围城,消灭梁师都。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可以断绝朔方城中残敌的顽抗信念,保证战略计划的有效落实。

但柴绍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是没有选择,因为就在这位主帅进行激烈的心理斗争的时候,担任副将的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已经率兵投入了激烈的实际战斗当中了。

柴绍不是李神通,没有在部下拼命的关键时刻鸣金收兵的习惯。既然两军已然短兵相接,柴绍很清楚,自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全力保证此次交手的胜利。于是,圣上亲姐夫、唐军统帅柴绍抽出了腰间的佩刀,面对全军发出了一声低吼:

“全军进攻!不胜即死,如有畏敌者,斩!”

言毕,驱马冲锋。

军中的三位主将都冲锋上前了,底下的小兵们再不动起来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将无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

在柴绍和薛氏兄弟的模范带头下,唐军奋勇出击,最终大破强敌。

颉利见救援受阻,也就不再坚持,毕竟正赶上家里在闹雪灾,部众的战意本不是很高,梁师都要被灭了,那就被灭了吧。

对梁师都的事,颉利不打算多废话,但唐朝却有话要说:盟约墨迹未干,可汗就干这种事,有点过分了吧!

颉利可汗没有回话。不是因为不打算回,而是实在没空回,至于原因,我透露了,正在应对雪灾。

贞观元年(627年)到贞观三年(629年),亚洲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气候极为异常。突厥境内接连遭遇了几场较大的雪灾、霜灾,平地雪深达数尺。这在今天看似还不算特别严重,但对当时的突厥人而言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灭顶之灾。因为大雪完全遮盖住了草原,这就意味着羊、马等大牲口会缺草吃,羊、马等牲畜吃不饱就容易冻饿死,而这就意味着突厥的普通百姓会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百姓缺衣少食,闹饥荒,突厥贵族自然也就没好日子过,于是只好加强对附属部族的剥削,紧接着就是契丹等族不堪压迫或起兵反抗,或南下降唐,突厥的实力由此大为削弱。

应该说,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是发动进攻的绝佳机会,但李世民迟迟没有动手。至于原因,很简单,唐朝也遭了灾。一开始是关东地区发生了大旱,紧接着是蝗灾,受到影响的州县几乎颗粒无收。第二年,蝗灾是有所缓解,可旱情却扩展到了关中地区,结果是“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好不容易熬到八月份(农历),河南、河北又降下了大霜,第三年又接着旱……

唐与突厥虽同时经历了饥荒,但此时农耕的相对优势就显露了出来。由于唐朝国家有粮食储备做后盾,因而虽说旱情一直在持续,百姓倒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可突厥那边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于是突厥的最高领袖颉利可汗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决定去唐朝抢粮。事后的发展表明,颉利的这一举动实在是损人不利己。

得知突厥骑兵再度大规模南下,朝廷再次一片震动,有大臣建议立即征发百姓去修缮古长城和沿边军事堡垒,以阻挡突厥人的侵袭。

个人以为,出这个主意的大臣脑子一定是坏掉了,敌人是骑兵,机动性极强,除非你能在国家的整个北部边境上筑起一道不断的长城,否则,突厥迟早能找到突破口打进来的。

这是我的看法,幸好,也是李世民的看法。

李世民当即驳斥了这位大人不切实际的想法,与此同时给出自己的解决思路:扫清沙漠。

国家正在遭灾,百姓生活困苦,这点陛下不知道吗?

李世民当然知道,但长年以来的军事直觉告诉他,这是战胜强敌的唯一机会。虽说一旦开战,双方的处境都会很艰难,不过李世民相信取得最终胜利的一方一定会是大唐。

管不了那么多了,发兵扫北!

贞观三年(629年)八月,李世民下诏以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谨为副总管,以颉利可汗结盟期间救援梁师都为由出兵迎击突厥大军。

李靖是平定唐朝大半个江山的名将,而张公谨是玄武门之变中秦王党的重要功臣,这一阵容看似很豪华了,但实际上并非仅止于此,因为就在李靖统军到达前线时,李世民才完全亮出了他的底牌。

十一月二十三日,李世民公布了征伐突厥的唐军将领的完整阵容——真正的阵容。

第一军,指挥官并州都督李世勣,出通漠道,自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北上。

第二军,指挥官灵州大都督、任城王李道宗,出大同道,由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出击。

第三军,指挥官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取道金河(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

第四军,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自幽州(今北京市)进击。

第五军,营州都督薛万淑,出畅武道,出于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

第六军,李靖出定襄道(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

以上六道大军,十余万兵马,皆受李靖节度,以讨突厥。

这几路的指战员基本都是老相识了,就不必一一介绍了,在此只提两件事。

第一件要特别说明的是,包括《资治通鉴》《旧唐书·突厥传》在内的很多材料记载此次担任畅武道行军总管一职的是薛万彻,这是不对的。从这之后的战况记录来看,虽说薛万彻也参与了这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但真正领兵的应该是薛万彻的兄长薛万淑。这位大哥虽说在历史上的名气一般,但水平并不一般,据载早在贞观初年就因战功被封为梁郡公,估计是其后薛万彻的名气实在是太大,所以史官书写时出现了手抖,摆了薛万淑一道。在此特为这位同样能打的猛人兄正名。

第二个要特别说到的事是,在李世民执政的中后期,这位历经各种考验的君主曾同左右畅谈天下名将,在这位皇帝看来,自大唐开国以来,武将堪称杰出者唯三人而已:李世勣、李道宗及薛万彻,其余的皆是泛泛之辈,或有名无实,或有勇无谋,并不堪用(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提李靖)。

巧合的是,这三位李世民心中的名将恰好都参加了这次对突厥的战争,所以现在看来,颉利可汗的失败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一个与突厥军队遭遇的是唐军的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李道玄从父弟,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应该说,这是一个在民间极有名气的人,当然,不是啥好名。

因为在后世李道宗先被写进了著名的通俗演义《说唐》《薛家将》里,后被各出戏曲争相引用,并长期在这些小说、戏曲中担任主角,反面男一号。

在评书、演义等故事中,李道宗可谓头号奸人,屡屡陷害绝世名将薛仁贵,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令人发指,但好在既然是演绎的故事,其流程自然还是那些思路,好人主角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挺到最后就“好人总有好梦”了。至于作为大坏蛋的李道宗必然是自食其果、自取其辱,最后自作自受、自取灭亡了。

结局很美满,过程很艰险,行为很励志,事实很扯淡。所谓写书的很毒、很腹黑,看书的很纯、很天真,只要是翻过那几本套路极度神似的“家将系列”小说的,基本都有相同的感受。

李道宗在历史上被黑的程度个人以为是能排进初唐前三的。纵观这位宗室名将兄的一生,我想说的是,前半生丰富多彩,后半生真是凄惨。

当然了,由于我们现在才说到唐朝初年,这里就先简述一下李道宗真实的前半生经历,至于他之后的传奇,我们后面再说。

作为李唐宗室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将,李道宗“出道”很早。第一次上上万人对砍的大战场的那一年,他只有十七岁。不过幸运的是,他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没有像李道玄那样英年早逝,因为带他的师父叫李世民。

李道宗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刚步入社会时找对带路的人那是很重要的,其重要程度实不亚于找一个好老婆。因为如果说老婆(或丈母娘)是你未来人生的主要驱动力的话,那么第一个领路人将会帮你决定是先上省级高速,还是先从土坷垃道走起。

李道宗无疑是运气极佳的代表,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他从十七岁起就步入了人生的正轨,紧接着就是随大军上阵,长见识,学本领,练胆量。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一路下来,李道宗亲眼见到了刀来枪往、你死我活的拼杀和尸横遍野、流血漂杵的惨烈,同时也慢慢领会到了布阵行军、设伏用计的奥妙和诀窍。在经历了无数惨烈的战役后,他成长了,从一个主帅的跟班成长为一名足以独当一面的主帅。

武德五年(622年),二十岁的李道宗离开了李世民,前往帝国的西北担任灵州总管,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地以最高级将领的身份统领唐军一部。很快,初出茅庐的李道宗就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敌人,那个人叫梁师都。

当年十一月,梁师都派遣其弟梁洛仁领兵数万来攻灵州。值得一提的是,这数万人事实上并非梁师都的部下,而是梁师都的合伙人,因为他们全部是突厥兵。

消息传来,灵州震动,李道宗却很激动: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因为之前在征讨刘黑闼时,李道宗就认识到了十分重要的一点,突厥人的可怕之处在于精于骑射,轻装简行,因而在野战中神出鬼没,机动性极强。但若论攻城攻坚,那水平就差一些了,毕竟有护城河、壕沟在前,坚固的城墙在后,突厥人的马匹再优良也不是两栖型的,更不会爬墙,冲锋到了城下还不是要一样地填深沟、架云梯、砸城墙。李道宗的反击计划正是基于这一基础谋划出来的。

李道宗的战术说起来很简单,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闭门拒守,伺隙而战”。

眼见城下的敌人墙爬累了,弓箭射完了,开始喘,李道宗突然领兵出战,对敌发起总攻。

在李道宗的带领下,唐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城外之敌,而突厥士兵实在是过于疲惫,甚至有的士兵看到唐军奔到了身前也无力逃跑,乖乖地做了俘虏。此战,李道宗有勇有谋大破梁洛仁,引起了身在长安的李渊的密切关注。

平心而论,李渊虽说常用屡战屡败的李神通之流,但他并不是傻子,并非不知道李神通、李瑗那几位宗室将领在军事上水平基本等同于白痴,只不过生逢乱世,人心不古,不得已而为之罢了。如今听说皇族中居然有李道宗这么一号能顶起个儿来的亲戚在,他自然心花怒放。兴奋之余,李渊对朝中重臣左仆射裴寂、中书令萧瑀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道宗今能守边,以寡制众。昔魏任城王彰临戎却敌,道宗勇敢,有同于彼。”

所谓魏任城王彰,就是曹操那个有名的“黄须儿”曹彰。

因之李道宗被封为任城王。

李渊能给以李道宗任城王的封号,说明他对这位族内后生晚辈的评价和期望不是一般的高,而事实上,情况可能还不仅仅如此。考虑到当时的宗室头号名将李孝恭已经有些居功自傲,李世民又备受李渊提防猜疑,李渊授予李道宗任城王头衔的这一举动很可能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政治预选。他有意在不久的将来把李道宗扶持为唐军中的一号人物,以替代李孝恭、李神通乃至危险的李世民。

然而李道宗最终没能等到李渊的重用,不过取而代之的却是老上级李世民的任用。由于自武德年间李道宗就坚持奋战在对抗突厥的最前线,于是等到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决意同突厥决战时,他突然想起了这位驻守西北的小兄弟,随即下了一道圣旨,命令李道宗以本部兵马为主力,参与了这次作战。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一决定堪称英明。

在同梁师都及突厥人周旋多年后,李道宗对付突厥人可谓已经得心应手。

十一月二十九日,刚出门的李道宗就在灵州遇到了老冤家,随即主动发起进攻,击破突厥军队,为这场征战博得了一个开门红。

唐军旗开得胜,六路出击的消息很快就随着凛冽的北风传遍了突厥全境。

十二月二日,小可汗突利抵达长安,亲自朝拜李世民。

这在唐朝看来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接见完突利,李世民难掩激动,他一脸兴奋地对侍臣说了这样的话:“过去太上皇为了百姓被迫向突厥称臣,朕常感心痛,如今突利向我投降,多少也可以说是一雪前耻了吧!”

当然,在李世民看来,一雪前耻是远远不够的,以前投入的本钱不但要全部收回,而且还要索取利息!

于是在李世民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前线的各路唐军开始积极寻找突厥主力,以便给予敌人那致命的一击。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在从马邑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后,唐军的主帅李靖亲自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进驻恶阳岭(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南),他们的前方即是颉利可汗牙帐的所在地定襄(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不过到达了预定地点后,李靖出人意料地没有发动进攻,而是下令全军就地休整,埋锅造饭。

“兵贵神速,将军何以不突然发起攻势,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呢?”

李靖笑了:“我就是为了打颉利一个措手不及啊!”

借助骑兵的灵活劲儿长途奔袭,趁敌无备,见人就打,打完就跑,这一战术的确有效,当年的骑兵之神霍去病就是凭借这一招威震匈奴,打得单于和各位贤王叫苦不迭。不过李靖却不打算那样做,因为他明白,突厥部队虽整体实力缩水,但颉利可汗的扈从部队还是很强悍,自己手上只有三千人,大白天冲出去了,起初能占便宜,可到底是干不动的,只能等晚上人家正吃饭、马卸鞍时摸黑上,这才好办。

于是当天夜里,唐军喂好马,磨亮刀,突然杀入颉利可汗的牙帐中。估计当时的夜很黑,所以突遭夜袭的颉利可汗混乱之际也没顾得上弄清对方的人数,误以为是唐军的大部队到了,便立刻组织卫队寻了条路,杀了出去,而且跑得比较彻底,彻底放弃了定襄,把突厥的牙帐北迁到了相对安全的碛口。

然而,到了碛口颉利才意识到,这个地方也是不安全的,因为这里虽然离李靖比较远,但离唐朝另一位威猛的李将军却不太远,那位猛人兄正是李世勣。

自出云中后,李世勣只在白道遇到了突厥的小股部队并随即将其击败。打赢后,全军上下都很高兴,但李世勣是个例外。因为长期以来的军事经验告诉他,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突厥军队是在有意识地保存实力,意图度过这段艰苦岁月后,再卷土重来。所以当李靖来到白道同他会合时,李世勣将自己的这一看法告知了李靖。

李靖完全同意李世勣对目前局势做出的判断,他也认定颉利虽然战败,但主力并未受损,而依据目前各路传来的战报分析,颉利的确是有意避战,在打拖延时间的主意,所以这次战争的关键已经不再是如何打败敌人,而是如何找到敌人。

李世勣同样当即认可了李靖的主张,但他更清楚地知道,决定事情成败的,不是“不能这么做”,而是“应该怎样做”。于是他向主帅李靖请教了那个关键的问题:茫茫草原、大漠,我们要到哪里去找人?

李靖耸耸肩,一脸无奈地告诉李世勣他也不知道,但他相信,任何行动必有破绽,只要继续耐心等待下去,敌人必将露出破绽。

贞观四年(630年)二月,破绽来了。

为了免于在天灾之时死于人祸,颉利可汗决定服软。他躲进铁山(在今阴山北部)后,立即向长安派出了心腹执失思力觐见李世民,主动谢罪,并请求举部内附唐朝,自此成为大唐的藩属,至于颉利自己则表示将心甘情愿地入朝,留在京师,就此陪伴在圣天子身边,效犬马之劳。

得到昔日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这样的承诺,李世民很满意,于是他下诏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为特使前往边境地区安抚颉利,同时又命李靖等将率军迎接颉利可汗入朝。

事情看似陷入了矛盾之中。李靖和李世勣知道这是颉利的缓兵之计,但是不便于说破。颉利知道李靖和李世勣看出这是缓兵之计,但由于有了李世民的圣旨及特使唐俭在手,他可以完全不在乎。

然而有一点颉利可汗并不知道,那就是李靖、李世勣之所以能够并称绝世名将,是因为他们对兵法及所有的用兵原则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在这些条条框框中,对于一个优秀的将领来说,排第一的那条叫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碰头后,李靖、李世勣很快达成了两点共识:第一,颉利可汗虽然战败,但主力尚存,一旦他逃归漠北,依靠当地部众,道路曲折悠远,唐军必定很难追及。第二,如今皇帝的特使已经到达了颉利身边,突厥上下必然会放松警惕,如果此时挑选一万精锐骑兵,携带二十天的口粮,实施长途奔袭战术,颉利可汗可不战而擒。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两位李将军在军事上是天才,在政治上也绝非白痴。因为两人达成一致后立马去找了张公谨。

在将星璀璨的北伐大军中,张公谨看似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副手,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此人是秦王党的骨干、玄武门事件的功臣,皇帝不让这种心腹大将单领一军而是把他派到主帅李靖的军队里当个副将,这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别有用意的。

所以想要确保奔袭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张公谨是必须过的一关。

听说了二李的计划,张公谨表现得很吃惊:“陛下已经下诏书接受颉利的投降了,更何况我方的使者又在那里,怎能发兵攻击呢?”

李靖只说了一句话就完成了对张公谨的说服工作。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看似单纯的李靖其实也是懂权谋的,而且貌似还很精通。

“兵不厌诈!当年韩信就是这样击破齐国的,一个唐俭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慈不掌兵,古人果然不忽悠人啊!

于是就在当夜,李靖统兵先发,李世勣引军跟进,千里奔袭,直捣虏庭!

很快,唐军骑兵抵达了阴山,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多达一千余顶毡帐。

很显然,这里面住的是突厥的部众,而他们的首领颉利可汗估计也就在这附近。

终于找到你了!

欣喜之余,李靖率军发动了突袭,干净利落地将这部分突厥人全部俘获。紧接着他下令将俘虏暂时押在军中,大军继续搜索前进。

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士兵们都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因为下一步他们就可能与敌人遭遇,下一秒或许就要投入战斗,而这会是光荣的起点吗?突袭会一帆风顺吗?没有人知道。

就在唐军悄悄地前进时,他们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起雾了。

冬季的北国,特别是山里,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所以李靖对此并不觉得意外,于是他立刻做出了相应部署,命匡道府折冲苏定方率领二百骑兵作为大军探路先锋,趁着大雾,细心搜索颉利牙帐所在。

苏定方领命而去,并很快反馈了一个好消息:颉利的牙帐的确就在前方不远处。

苏定方的回报确实极为准确。此时颉利可汗正待在自己的牙帐里,且完全没有料到李靖居然会公然违抗皇命领兵来捉拿自己。但马上他就会知道了,因为在李靖的统领下,唐军士兵已经向他的牙帐方向拼死冲来。

要说颉利可汗不愧是生长在草原上的男人,临场反应果然超出常人。听得帐外大乱,他立刻做出了叫人、抢马、辨位、冲出等一连串的敏捷动作,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竟然在大雾之下一举跑路成功,真是让人不服不行。

不过,剩下的突厥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在唐军的猛击之下,猝不及防的突厥大军几乎瞬间崩溃,这些天生的战士就这样在完全的混乱中或被擒,或被杀,曾经纵横天下的突厥骑兵在此全军覆没。

此战,李靖斩首万余级,俘获男女十余万,获得牲畜数十万头,颉利可汗的翻盘本钱这回是彻底赔光了。

更惨的是,颉利可汗不仅折了兵,还赔了夫人,隋朝的义成公主死于乱军之中,其子叠罗施被擒,真是说多了都是泪。

幸好,自己是跑出来了,而且当时的那一嗓子还足够给力,喊来了万把来人。如此看来,上天还并不打算抛弃自己。

颉利暗自庆幸着。

的确,颉利实在不需要绝望的理由,因为再往前跑上一段路,通过了碛口,往后就是一片真正的不毛之地。在那里,除了熟悉地形的突厥人等马背上的民族能够坚强地生存下去,其他人都是不行的。一旦进入了沙漠,这场游戏就彻底结束了,在那片死地,他们将会得到新生。

颉利带领着自己残存的部众向碛口快步进发,然后他们在那里遇到了另一位熟人——李世勣。

此时,李世勣和他的部下们在碛口恭候颉利的大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而在见到风尘仆仆赶来的颉利一行时,所有唐军士兵几乎同时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同时眼睛在发亮。

终于等到你们了。

看到对面阵容齐整,现场的突厥部众当即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颉利可汗立即掉转马头,率领卫士向西逃去;颉利可汗身边的大酋长们则纷纷下马当场向李世勣宣布投降。就这样,李世勣带着成群的俘虏和牛羊,同样胜利班师。

且慢,李世勣似乎忘记了那件最为重要的事:下令追击颉利可汗。

那怎么会?李世勣之所以没有出兵,是因为不需要出兵。因为他很清楚,颉利会往哪里去,也知道谁会完成对颉利的最后一击。

颉利再次成功跑路,这一次是一路向西。事到如今,只有投靠那个人了,只有那个人还一直忠于自己,那个人的名字叫苏尼失。

苏尼失是启民可汗的弟弟,始毕可汗时被封为沙钵罗设,统辖部落五万多家,以灵州西北作为大本营。苏尼失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老实人,比如突厥受灾闹内乱的时候,突利可汗、郁射设都反颉利,只有苏尼失不反,不但不反,他还一直对颉利可汗尊敬有加,于是突利可汗降唐后,颉利就任命苏尼失为小可汗。通过这次风波,颉利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苏尼失是个好人,是靠得住的。

也就是基于这个判断,在失去部众的时候,颉利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往灵州依附苏尼失。

可是,颉利明显还是犯了一个错误——逻辑错误,他忽视了那个重要的问题:好人就一定靠得住吗?

不过不要紧,颉利很快就会得到答案。

苏尼失热情地迎接了一无所有的颉利,为他安排了住处,并指派了专门人员负责颉利的饮食起居。这让颉利非常感动,于是他决定在此地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转道投奔吐谷浑。

然而颉利并不知道,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正在率军包抄苏尼失部的路上。

熟悉地形的李道宗很快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苏尼失部的军事包围,不过他并未立即发起进攻,而是派人去给苏尼失带了句话:送来颉利可汗。

苏尼失回复:好的。

所谓老好人,就是这么好说话。

还算颉利可汗机灵,发觉情况有异,当即率领数名亲信骑兵趁夜逃跑,但这一次是真没辙了,真正的众叛亲离、走投无路,被逼无奈的颉利咬咬牙只好带着几个人就往荒凉的山谷里钻。这下苏尼失害怕了,不过他怕的不是颉利钻进山沟里会遇到什么豺狼野兽,或一个不小心跌落深谷之中,他唯一担心的是,颉利真的进了山,一时半会儿不好给李道宗一个满意的交代。于是苏尼失当机立断,派出精锐骑兵乘快马急追颉利等人。颉利可汗就这样被抓住了,这次是真的被抓住了。

三月十五日,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军突然包围了苏尼失的大营,苏尼失心领神会,当场交出生擒了的颉利可汗,并率众投降,至此漠南、漠北突厥各部全部归附唐朝,李世民终于获得了他期待已久的全面胜利,唐朝的百姓们也终于得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和平安宁。

终于,胜利了!

胜利了,终于! d9EwFLB0Zxs0PS3K2QwqEv0P8Vx5s53IDrR1zF6vosAvZbp+I/ny+c23ttWd8e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