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学阅读输入:高效、快乐、易坚持

Young一年级的时候,我听了学校组织的一场由“牛娃”妈妈主讲的讲座。这场讲座重塑了我对阅读的认知,简直可以算是Young英语学习的命运转折。听完讲座之后,我就意识到之前自以为是的原版阅读方法全都做错了,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阅读,只是把绘本当课本在学习而已。这样的学法既低效又痛苦。

如果真的要学习,就应该使用标准化教材,因为标准化教材有既定的课程逻辑,又有科学、渐进的学习安排,该学哪些单词、哪些句型、哪些语法点,都是经过严格的设计的,但我却选择用绘本故事让孩子学英语。绘本故事就是个故事,是用来泛读的,是不应该用来做教材的。就像学语文不用统编版语文教材,而是拿出一套《安徒生童话绘本》,要求孩子把每一篇故事背下来一样。

“牛娃”妈妈在讲座上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让阅读回归阅读 。阅读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但如果把阅读当课程,把绘本当教材,那阅读的作用是发挥不出来的。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教授在《阅读的力量》( The Power of Reading )一书中曾提出:有充足的证据显示,自由、自主阅读会让人觉得充满乐趣——它可以让读者达到心流状态。

心流是当人们专注而轻松地投入某种活动时所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日常关注的事,甚至是自我的感觉都会消失,对于时间的感觉也改变了,对当下活动以外的其他事都觉得无关紧要。研究发现,阅读大概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被提及的心流活动。这项发现与享受阅读乐趣的人所说的结果相符。

给我们做讲座的那位妈妈,她的孩子考上了美国最好的初中之一。在美国,考上那所初中的难度不亚于考上哈佛大学。不仅如此,那个孩子还写了一套英语小说,因为他非常喜欢看《神奇树屋》( Magic Tree House )系列,所以就模仿书中的剧情与设定,自己创作了《恐龙历险记》系列,甚至还出版了。

到美国后,他还参加了全美初中生辩论赛,展现出高超的英语水平——虽然英语并不是他的母语,他和Young上的是同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也不是国际学校。

“牛娃”妈妈回到孩子的母校做讲座,告诉各位家长,其实她也就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没有办法和孩子自如地用英语交流。很多人觉得,要想孩子学好英语,父母一定要擅长英语,这其实就是在给自己设限。

那么,她的孩子为什么能这么厉害?一句话总结,就是“让阅读回归阅读”。这位妈妈真正激发出了阅读对语言学习的价值,那就是海量输入。在英语启蒙的第一年,她就带孩子阅读了1000本英语绘本,第二年阅读了500本绘本,还额外阅读了桥梁书。反观我和Young一年只读了30本,差距巨大。

一年读30本书叫阅读吗?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特别喜爱阅读,一年阅读了30本薄薄的连环画,你会有什么反应?你是不是会取笑他:“这也叫阅读?”

有些家长反馈:自从用了我的“英语高效学习法”,孩子从排斥英语到喜欢上英语,从不开口到主动开口“蹦”单词和句子,从痛苦地背单词到看几遍就能轻松记住单词,从一年看三四十本书到上千本……这些蜕变都足以让我感到欣慰和骄傲。因为当我们厘清语言学习的底层逻辑,让阅读回归其本质,怎么可能会学不好英语呢?

那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两年读1500本书,而我的孩子只能读60本呢?下面我先讲个故事。

有一次,一个朋友和我说:“既然你说阅读很重要,那你给我推荐几本书吧。”于是我爽快地把Young看过的书借给了她几本,并允诺,等孩子看完了再来换。但是书借出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也还不回来了,因为一直处在还没有看完的状态。

我终于忍不住了,便问她:“我借给你的书怎么还没有看完呢?”

她说:“书上太多单词不认识了,太多单词要背了,背完还会忘,还得复习,哪能看这么快?”我真的是一口“老血”喷出来——如果看完一本书的标准是把书上的生词都背下来,那我借出的几本书她真的要读到“天荒地老”了。

即便是Young,虽然他的英文词汇量现在已经达到一两万,但在阅读一本很厚的书的时候,他还是会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如果执着于背书中单词,那孩子这辈子也看不完几本原版书。

这时大家又要产生疑惑了:不背单词,这么多单词不认识,书不是白看了?

因为你们坚持要孩子把一本书中的单词背下来再看下一本书,所以看不完几本书。如果能摒弃这种观念,不要求孩子看一本书就记住这本书中的单词,而是不断往前看,你就会发现,上一本书中的单词会在下一本书里再次出现,过几天又在另外一本书里出现,反反复复出现十几次,孩子天天见,还能记不住它的意思、背不下来吗?

我清晰地记得《牛津树》1级别里面的 At the Park ,公园里面各种设施的词汇几乎都在这本书里出现了。而在 Reading A-Z (后文简称 RAZ )A级别、《培生幼儿英语》预备级中,这些公园设施的词汇也出现过。其实英语分级读物中每一个级别要掌握的高频词就是那些,所以图书编者会在同一级别不同的书里不断地复现这些单词,孩子看得多了,潜意识里就记住了,根本不用特意去背。

那时的我听完“牛娃”妈妈的讲座后就开始改变策略,每天带Young读书,但不再逼他熟练朗读、背诵单词了,只求输入,不问输出,不知不觉间就读了100多本。非常神奇的是,某一天当我给孩子读到plum的时候,他很兴奋地和我说:“妈妈,这个单词我认识,这是一种水果,叫李子。”我都惊呆了,我从没让Young背过这个单词,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啊?”他说:“我都看到过好多次这个单词了,我当然知道。”

通过阅读记忆的单词数量,不是以个位数增长的,而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孩子突然就记住了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单词。

于是,我总结出一个关键点:原版分级读物的科学之处就在于,高频词汇和核心句型会在同一级别的多本书中反复出现,再在更高一级别的书中成螺旋式出现。如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随着阅读难度的逐渐上升,加以反复刺激,不断循环。家长们不要总是想着一本书要翻来覆去地复习,而是要让孩子尽量多看书,在海量输入中实现复习。提升阅读效果的真谛就是“ 摒弃旧观念,前进即复习 ”。

后来当我开始研究语言学、研究原版阅读方法的时候才发现,其实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结论了。克拉申教授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在第二语言习得上提出了一系列假说,享有很高的世界声誉。他写的《阅读的力量》,真的是一本“阅读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起到何等作用”的理论“圣经”。

首先,他区分了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之间的区别,认为外语学习理论不能照搬母语习得理论。对于我们来说,英语学习属于第二语言学习。那么该怎么学习呢?他通过种种研究,总结出一句话:在低焦虑状态下进行可理解性输入。

理解这句话是我们走向英语学习实践的理论基础,这里有必要和大家展开解释一下。

低焦虑状态(low anxiety situation)

焦虑是由于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是一种让人不安的不良情绪,这种情绪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不只外语学习)状态。那么该怎样避免孩子过度焦虑呢?很多家长说:“我不骂孩子,也不打孩子,怎么就让孩子焦虑了呢?”的确,你们可能比较克制地没有责备孩子,但是,你们会指着书里一个个生僻的单词问孩子:“这个单词你认识吗?这个单词怎么念呀?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如果让我一直在这样的状态下看书,我宁愿选择不看。

我是个自媒体博主,经常看到很多妈妈在我的视频下留言:“Young妈,我家孩子为啥那么反感英语?”我就问:“你是怎么让你的孩子学英语的呀?”果不其然,她们都会说:“先朗读课文,再背单词和课文,然后抽查单词。”

从打开书开始,孩子就处在压力之下,心里想着:妈妈会考我哪个单词呢?糟糕,这个单词不认识,万一妈妈问我了,我回答不出来怎么办?孩子有了焦虑情绪,就更加难以记住单词。人一旦感到痛苦或焦虑,在潜意识里就会排斥当下正在做的这件事,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为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喜欢一样东西才能把它学好、做好?现在我们先不考虑怎么让孩子喜欢上英语,至少别让孩子不喜欢学英语,别让孩子一看到英语书就想到你的考查从而浑身难受。如果孩子一想到英语就全身紧张,那学英语这件事不说就此完蛋,至少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家长一定要管住自己,要给孩子营造一种低焦虑的阅读氛围。

孩子在压力状态和低焦虑状态下阅读的场景对比

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怎么能够让孩子自主表达?

现在有很多孩子上一对一的外教网络口语课,上了一年,真的是“上了个寂寞”!外教讲的孩子听不懂,孩子讲的外教也听不懂,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每次互相听不懂的时候,为缓解尴尬,外教们还常常来一句“Excellent(太棒了)!”以兹鼓励……一年下来,大部分孩子的英语学习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没有获得可理解性输入。

这些教培机构偷换了一个概念,即混淆了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克拉申教授也曾明确指出: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有区别,外语学习理论不能照搬母语习得理论。教培机构所谓用全英语交流形成英语思维,其实是在母语习得的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因为母语输入是有情境作为支撑的,而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如一个小宝宝躺在床上,妈妈一边说get up(起来),一边把他抱起来。多次输入之后,小宝宝就能把get up和它的意思联系起来。

但是在学第二语言的时候,情境和语言本身是分离的。对于在有外教的幼儿园上学的孩子来说,情境和语言分离的情况可能稍好一些,外教可以通过做动作、指物体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如外教指着一本书,说:“This is a book(这是一本书)。”那孩子可能还能明白他在说与书有关的东西。但如果孩子上的是网课,那全英文交流的结果很可能是鸡同鸭讲。

有一位妈妈曾给我讲过一段经历。有一天,她在旁边看着自己的孩子上外教课,外教做了个鬼脸,做完之后笑着说了一句:“I am silly(我傻乎乎的)。”孩子也跟着笑起来。课程结束以后,这位妈妈便问孩子:“外教刚刚说的那句英语是什么意思呀?”孩子回答说:“外教说他很幽默。”你看,孩子其实根本没听懂。

前几年流传着一个关于“袋鼠”(kangaroo)一词英语由来的笑话。当年英国人第一次来到澳洲,看到一种动物在草原上跳跃,于是问当地土著:“What’s that(那是什么)?”土著愣了一下,说:“Kangaroo.”英国人便认为这种动物就叫kangaroo。过了一段日子,等英国人明白了土著的语言,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土著说的kangaroo的意思是“I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said(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因此,可理解性输入对于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本来就是用来沟通交流的。不理解,输入就无意义。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担心教孩子英语的时候说中文会产生中式思维。所谓中式思维,其实是英语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情况下的必然现象。词汇量太低,遇到一些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的句子时,便只能将头脑中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然后表达出来,大家就说这是中式思维。

家长如果不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给孩子听,孩子怎么能知道英语说了些什么?不知道英语表达的意思,又谈何学习?家长们可以设想自己在学日语或韩语等外语,如果老师对你叽里咕噜一顿说,你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时候你该怎么学?是不是全靠猜?这样的学习真的没有意义。

所以在阅读下面的章节之前,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科学输入原则,即“低焦虑状态下的可理解性输入”。 dfEcG7mSikWn/DY08Ui3QWKXTKhzlW/6QsQtl2Z8+GKG59AgES3Rbyau4MONvIc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