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NASA隐瞒的火星真相

1976年7月和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分别成功着陆火星。它们先后两次重复了同样的实验后都发现了火星生命可能存在的证据。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此却一直不肯承认。那么,他们究竟隐瞒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件事情。

1.“海盗”的三项实验

我们先来看看当年海盗系列探测器究竟在火星上做了什么实验。自从1965年水手4号探测器拍下了历史上第一张火星特写开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在谋划更多的探测任务,从天气过程到土壤成分,几乎应有尽有,其中最大胆的任务就是在火星上寻找地外生命的线索。

于是,对于承担该任务的海盗系列探测器,科学家在其生命科学实验模块的设计上格外卖力。除了配备必不可少的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还增设了三项生物实验。也正是这三项实验中的一项,给了科学家足够的惊喜。

这三项实验分别是气体交换实验、热解释放实验和标记物释放实验,我们可以通俗地概括一下做这三项实验的依据——微生物也要“排便”。如果火星上确实有微生物存在,而且它们还跟科学家想的一样吃了东西会“排便”,那么找到这样的“粪便”,就能证明火星生物的存在。这一逻辑链是走得通的,所以海盗1号探测器便带上了科学家们送给火星生物的“见面礼”——精心熬制的肉汤。

海盗1号一落地,科学家就马上进行实验。第一项实验是“气体交换实验”,就是将火星土壤样本装进实验舱里,然后抽走其中的火星大气,用氦气来代替。接着,将作为营养液的肉汤喷入土壤,再加入纯净水。经过多日的实验,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

接着进行第二项“热解释放实验”,就是在土壤样本中加入水,并提供人造光源和含有放射性碳-14的合成火星大气,来形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经过数天培养后,还是没有检测到碳-14。

之后,科学家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第三个实验“标记物释放实验”上。这个实验跟第一个实验比较类似,只不过这次在肉汤中加入了放射性碳-14。很快,科学家们就测量到了有放射性的二氧化碳出现,这可能意味着有微生物正在消化那些带了放射性的肉汤。

此时,科学家们还要等待最后一个实验步骤,那就是在一周后通过加热对实验舱进行彻底清洁,并在清洁后的土壤样本上重复这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排除因非生命原因产生放射性二氧化碳的可能性。因为加热后的样本中肯定已经不包含任何生命了,如果同样的实验没有放射性二氧化碳产生,则说明之前的放射性二氧化碳肯定跟生命活动有关。结果正如预期,于是一些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火星土壤里存在微生物。这一结论让该实验的首席科学家吉尔伯特·莱文(Gilbert Levin)兴奋不已,在他看来,火星生命已经被找到了。

2.莱文和霍洛维茨的对立

虽然这次实验有了重大的发现,但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负责“热解释放实验”的科学家诺尔曼·霍洛维茨(Norman Horowitz)认为,这不过是火星土壤中的氧化物跟营养液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反应造成的。

尽管两个月后到达的海盗2号也用同样的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没能改变霍洛维茨的反对观点。从此,莱文和霍洛维茨极其坚决地站到了对立面上:一个坚持说火星上有生命,另一个坚持说这不是生命。

不知道大家会支持哪一方,但至少我会怀疑:营养液中的水和火星土壤中的氧化物会发生反应,这是很容易被科学家预见到的。如果他们偏偏选了一种很容易生成的物质来作为标记物,那么岂不是在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没用的实验?我不认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和主管们会平白无故这样做,所以理性让我相信莱文是对的。

莱文也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只不过从那以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他们认为更优先的事项上面。这件事就显得有些蹊跷了,因为寻找地外生命一直以来都是他们优先级别最高的工作选择。 6ZQ3Z1DNWDzsV27ClpT0PoIV+b3gz/KdcaUp7N7EqH6w5jcMtphdsQ6M/VfySd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