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我一直从事和云计算相关的工作,2010年开始接触OpenStack,2011年开始接触Cloud Foundry,从2015年开始,一直和Docker、Swarm、Kubernetes打交道,做过甲方的基础设施,也在容器云的创业公司做过产品,现在在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一个基于Kubernetes的大数据平台的研发工作。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一直思索如何翻译好本书的书名。我有两个困扰,一个是对于边缘云的认知,另一个是对于系统方法的翻译。

在实践中,云边协同一般会包含云、边和设备。这里的“云”可能是企业自己建设的一个Kubernetes集群,也可能是运行在公有云上的一个Kubernetes集群;而“边”则是由一台或者几台配置较低的服务器组成的小集群,用于接入IoT设备,一般使用K3s等轻量级Kubernetes方案进行部署,并运行一些模型或者管理程序,完成本地计算;设备则是指IoT设备,使用MQTT等协议接入边缘集群。书中提到的边缘云平台Aether的规模会比一般意义上的边缘云集群规模大,主要是因为它承担了5G连接服务以及接入了视频监控等业务,所以一般很少能够以单节点方式运行。它的规模实际上和我们一般说的“云”的集群规模差不多,但从本质上还是“云-边-设备”这样的架构。

系统方法一词经常可以在论文或者专利中看到,印象中一般伴随着大量的公式和证明。而本书提到的系统方法,更多的是以Aether平台为例,细致地阐述从边缘云整个平台的架构设计到每个子系统的构建与运维的相关内容,使得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边缘云的建设与运维。

因此,我将本书的英文书名 Edge Cloud Operations: A Systems Approach 翻译为“边缘云部署与运营:系统性实现方法”,期望读者不要因系统方法一词而望而却步。

本书的翻译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让我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和翻译。限于本人水平,译文难免存在纰漏,欢迎读者通过邮件方式和我联系,本人的邮箱是:wang.tianqing.cn@outlook.com。 +jLbBT/jWxzAtH0JRfCsAbIdO/TgpVZ6Nhma1vPDxyrL8cKEz9Q6RQkYByWSMI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