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概述

1.1 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

1.1.1 国内外产业发展背景

1.国外政策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工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球各工业强国抢占未来高端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其中以纯电动汽车尤为明显,市场快速增长,具有巨大潜能。因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引领产业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都制定了发展战略,相继出台纯电动汽车的相关政策与路线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前沿技术开发,引领产业发展。

尽管受到各国的追赶,日本目前仍然是世界汽车强国,其汽车出口总量仍稳居世界第一。日本政府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下一代汽车战略》,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计划是,以产业竞争为第一目标,最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到2021年,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保持领先,产量居全球领先位置。然而,日本的纯电动汽车产量并不高,仅有丰田一家公司排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售的前20位。有分析认为,日本车企认为纯电动汽车目前的盈利率并不高,而且日本的火力发电的比例居高不下,核电发展放缓,政府并不急于推进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早期大力推进氢燃料电动汽车失败,2008年后在促进电动汽车推广方面制定了有关的政策,例如2008年的H.R.6323法案、2009年的振兴与再投资法案、2010年的44亿美元能源法案以及5个交通要道城市电动汽车补贴政策、2013年的电动汽车普及蓝图等。美国政府的政策聚焦于限制能耗、减少排放,并对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并没有非常明确地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规模、技术路线等进行规划。

德国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先国之一,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2009年发布《国家电动交通发展计划》,计划耗资5亿欧元,到202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事实证明只完成了不到30万辆)。2011年发布《电动汽车使用特权法》,提出建设3~4个国家级大规模示范项目。2014年发布《电动汽车法》,给予电动汽车停车费优惠或者免交、设立专用停车位、允许电动汽车在防噪声或防废气排放路段通行等道路交通特权。2015年发布《电动汽车应用优惠政策法规》,为低排放车辆提供包括优惠或免费停车、共乘车道(HOV车道)及交通限制区使用特权等。2016年通过《充电基础设施条例》,明确规定充电接口标准以及充电设施安装、运行最低要求。2017年对条例进行了修订,明确公共充电桩将建立统一的支付平台。其后,德国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策略基本上体现在销售端的补贴以及支持充电设施建设这两个领域。

从整个欧盟的范围来看,欧盟以推动低碳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驱动力。先后于2009年发布了《欧盟交通道路电动化路线图》、2010年发布了《欧洲2020发展纲要》以及“发展世界领先的电动车技术远景规划”等政策,力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18年12月,欧盟各国政府代表以及欧洲议会就减排方案达成了一致,定下37.5%的减排目标。同时,还确定了到2025年使汽车和货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15%的临时目标。为了达到低碳化的目标,到2025年,欧盟要求所有在售新车中,15%为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低于50g/km二氧化碳);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

2.国外产业发展现状

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10~2018年,全球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从2010年的4800辆增加到了2018年的200万辆。日本、美国、欧盟等都在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其产品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位居前列。

日本 是全球范围内最早开始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且相关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首个实现混合动力汽车量产的国家,在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低燃耗、低排放和改进行驶性能方面稳居世界领先地位。2018年电动汽车占日本国内新车销量的比例为17.7%,同比增长1.5%。日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计划是,以产业竞争为第一目标,最先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美国 是全球主要的电动汽车市场,以技术创新结合新型商业模式,着力推进本国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2018年全美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36.13万辆,同比增长80.82%。美国电动汽车发展以特斯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为主导,利用各汽车公司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和先进制造条件,通过汽车、机电、电子、控制和材料等行业的分工合作,研发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随着欧盟监管机构敦促汽车制造商增加电动汽车生产,以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巴黎和伦敦等城市的氮氧化物污染,欧洲汽车市场正在加速推进电动化。21世纪后,电动汽车行业在欧洲迅速发展。在一些纯电动汽车起步较晚的国家,如荷兰、挪威等,电动汽车发展迅猛,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2014年欧盟28个成员国加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电动汽车销量达到9.8万辆,同比增长50.3%。而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纯电动汽车已经占据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2018年,整个欧洲销售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共计40.8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到65%。值得一提的是,2020、2021两年,欧洲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德国等主要国家的电动汽车产销量每年正以100%的速率增加。

从国外电动汽车发展历程来看,各国政府在产业化方面除经济扶持、政策优惠和法规强制外,还通过示范运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惠租赁、政府采购、节能环保宣传等手段保证生产、研发、销售等各环节协调发展。同时,各国扶持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都根据不同经济阶段的实际需求而动态调整,使产业发展顺利由政府推动过渡到市场推动。

3.国内政策

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是应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写中国传统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弱势地位,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保障。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2013年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14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等重大政策,指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规划及行动方案上,我国于2012年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5年发布实施了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将新能源汽车列入重点发展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推动汽车产业的能源变革和转型升级。

2017年我国发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以加快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2017年9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采用双积分政策,对汽车行业车企提出了燃油消耗值更严格的标准要求,促使部分传统燃油车销量占比过大的企业进行转型,同时更加大力推动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2018年2月,财政部发布实施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提高纯电动汽车比能量门槛要求。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为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2017年补贴标准的0.7倍执行,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在电池回收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于2018年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产品的设计要求、生产要求和回收责任等,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和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借助绿色金融措施,大力支持工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重点支持退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和再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绿色发展。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到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旨在促进中国动力电池的发展与时俱进,突破优质动力电池的缺乏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充电设施方面,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出台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统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优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建设适度超前、车桩匹配、高效兼容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的税收方面,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018年5月发布《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新能源汽车获得同等待遇。

除此之外,西安、上海、昆明等各地方也陆续出台纯电动汽车的相关补贴政策。例如,西安期望在2019年底前将出租车与公交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昆明规定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等。2019年,北京市经信委公示2019年北京市拟拨付第一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共涉及2498辆汽车,拟拨付资金5217.625万元。南京市于2018年发布了《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行动计划》,目标为提高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主营业务收入。湖南省于2019年1月发布了《湖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到2020年,湖南省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和达到国VI排放标准的清洁能源车辆的比例超过50%,重点区域达到60%。广西于2019年1月发布了《加快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的通知》,在路权、停车、充电、上牌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便利。

这一系列国家与地方政策引导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4.国内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消费市场,产销量领跑世界。2010~2020年,我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达到460万辆左右,超过全球总产量的40%;2021年,我国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

整车制造方面,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产销规模持续增长,保有量逐年上升,质量和品牌也在快速提升。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4.2万辆和29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1万辆和6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截至2021年底,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640万辆。行业品牌方面,国产电动汽车品牌正快速发展,在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企业销量排行榜上,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分别以约11%和9%的份额位列第三和第四。同时,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用户满意度均与燃油汽车持平,电动汽车已得到国内消费市场的广泛认可。

关键零部件方面,在动力电池领域,我国生产规模和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位于世界前列。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接近220GWh,同比累计增长1.6倍;装机量超过150GWh,同比增长1.4倍。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六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其中,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份额约占三成,位列全球第一。在电机及其驱动器产业领域,我国驱动电机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研究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约为145万台,同比增长11%左右;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国内电机厂商已经能自主开发出满足不同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产品,部分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峰值功率、功率密度、效率等已接近或超过同等功率级别的国际先进水平。比亚迪、特斯拉、方正电机在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配套驱动电机装机量榜单中位居前三甲。

在配套设施方面,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配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底,国内累计建成充电站7.5万座,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个。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此外,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

1.1.2 广东省产业发展背景

1.广东省政策

广东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2013年的《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2016年的《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16—2020年)》,2017年的《广东省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2019年的《广东省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2019工作要点》《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明确广东省优先发展产业的通知》等,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进行支持:①支持互联网、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②贯彻落实双积分制度,支持技术改造投资;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联盟组建;④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⑤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降低生产成本;⑥加快推广和配套政策支持。到2020年,广东省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累计超25万辆,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车比例超过75%,建成集中式充电站约1500座,基本实现充电设施在珠三角地区全覆盖。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设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资金,重点对购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给予补助。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肇庆、江门等地市也出台配套补贴政策,大多规定省、市、县(区)三级财政按照中央财政补助标准1:1进行配套,各级财政车辆购置补贴额度不超过车价的70%。广东省科技厅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重大专项,设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资金。自2018年起,每年就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进行资助,拨付资金超过10亿元人民币,推动新一代动力总成系统研发、关键零部件与充电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以及整车智能制造生产线开发,推动整车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新型动力系统及动力总成研发、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电池与材料研发,支持新能源汽车电池与动力系统研制、整车技术集成应用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在省内各地市层面,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惠州、中山、汕头等市已出台宏观政策,着力构建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组织关键技术攻关、搭建技术创新载体、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如深圳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广州着力建设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东莞重点打造整车与关键零部件增长极,珠海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梅州、清远、揭阳、江门、汕头等市已出台应用推广政策,如2018年的《广州市汽车产业2025战略规划》,2017年的《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2015年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年的《东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的《关于组织实施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2019年第一批扶持计划的通知》等,着力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布局,推动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

2.广东省产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是我国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近5年来产销量保持在全国第一的位置,其中,纯电动汽车的产销量占全国15%左右。

广东省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产业布局基本完成。 广东省已形成以广深整车生产为核心,珠三角相关地市关键零部件生产为支撑的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广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一方面,广州、深圳纯电动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是广东省主要的整车企业集聚地,技术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汽车产量占全省超过90%。其中,广汽埃安工厂已建成投产,产能达到30多万辆并已完成产能倍增的规划,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已经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量产。另一方面,珠海、惠州、东莞等地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猛,逐步形成磷酸铁锂、三元锂、钛酸锂等多品种并存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其中惠州已集聚了比亚迪电池、亿纬锂能、亿能电子、德赛电池等一批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珠海、中山、佛山在高效电机和电驱动的研发、生产上具备优势,大洋电机等龙头企业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江门、肇庆等地开始发展纯电动汽车零部件、结构件、元器件、材料等相关配套产业,协同推动广东省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产业规模发展快但驱动创新不足。 广东省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过150%,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但整体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一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广东省内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意识不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仍亟待完善,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仍未形成;二是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芯片、高压电力电子器件、动力电池原材料等部分领域仍依赖进口,技术差距较大;三是基础配套设施的研发与应用相对滞后且分布不均,相关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生产充电维护、监控感知等配套设施的高水平企业不多。

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但不够完善。 广东省已建有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广汽研究院、亿纬新能源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和电动/混动R&D联合研发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并成立了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电池创新联盟、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会、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等行业重要联盟,集聚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协作创新局面逐渐形成,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专项、省部院合作、引入外省优秀团队等方面的工作仍有欠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仍不完善,相关发展规划尚未将港澳资源纳入广东省创新整体。广东省内在电池、电机与大数据测试等检测评价平台方面缺少大型的公共服务平台。 mFfbLvKtOrCLx9U9GMuncsI29+RoX3OceWAEqmxNghWea5OVy0w/mBS+oHm242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