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四推心置腹

【原文】

鄙意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贵求人,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我湘淮各军,若果纪律严明,节概凛然,华尔(1)亦必阴相许可。凡附强不附弱,人与万物之情一也,中国与外夷之情一也。以自立为体,以推诚为用,当可渐为我用。纵不能倾情倾意,为我效死,亦必无先亲后疏之弊,若无自立推诚二者为本,而徒以智术笼络,即驾驭同里(2)将弁且不能久,况异国之人乎?

用兵久则骄惰自生,骄惰则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立意要将此事知得透,辨得穿。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

人之性也直,与武员之交接,尤贵乎直。文员之心,多曲多歪,多不坦白,往往与武员不相水乳,必尽去歪曲私衷,事事推心置腹,使武人粗人,坦然无疑,此接物之诚也。以诚为之本,以勤字慎字为之用,庶几免于大戾(3),免于大败。

军营宜多用朴实少心窍(4)之人,则风气易于纯正。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割之用,实以官气太重,心窍太多,漓朴散醇(5),真意荡然,湘军之兴,尽官气重心窍多者,在所必斥。历岁稍久,亦未免沾染习气,应切戒之。

将领之浮滑者,一遇危机之际,其神情之飞越,足以摇撼军心;其言语之圆滑,足以淆乱是非。故楚军历不喜用善说话之将。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军事是极质(6)之事,二十三史,除班马(7)而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事,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

凡正话实话,多说几句,久之人自能共亮其心。即直话亦不妨多说,但不可以讦(8)为直,尤不可背后攻人之短。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注释】

(1)华尔:人名。清咸丰时太平军声势甚张,苏松太道吴煦募兵士练洋枪,用美国人华尔领之,号洋枪队。后华尔死,英人戈登继统,其众改称常胜军。

(2)同里:同乡。

(3)戾:罪过。

(4)心窍:心眼、心计。

(5)漓朴散醇:指心机太重缺少淳朴厚道。漓:薄、少。朴:朴实。散:少。醇:淳厚、淳朴。

(6)质:朴质。

(7)班马:汉代史学家班固、司马迁。

(8)讦:斥责别人的过失,揭发别人的阴私。

【译文】

我认为用兵之道,最重要的是自立,而不是依靠别人。驾驭将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推诚,而不是耍权术。湘淮各军,如果真的纪律严明、气节凛然,美国人华尔的心中也必会赞许。依附强大而不依附弱小,这在人与万物都是一样的,中国与外国也是一样的。以自立为根本、以诚恳为待人之道,渐渐地就能使他人为我所用。即使不能让他们全心全意为我效死力,也必然不会有先亲近而后疏远的弊病。如果不以自立和推诚这两条为根本,而光用智谋和权术去笼络别人,即使是驾驭来自同乡的将官也无法长久,何况再去驾驭外国人呢?

用兵的时间久了自然会产生骄惰之心,产生骄惰之心,没有不失败的。“勤”字就是用来医治怠惰的,“慎”字就是用来医治骄傲自满的。不过,在这两个字的前面,还须有一个“诚”字作为根本。一定要下定决心,把这事了解透彻,看得彻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鬼神也会回避,其关键在于自己要立诚意。

人之情性本来就是直爽的,与武官交往,更要重视直爽。文官的心,曲折隐晦,大多不坦白,因此,往往与武官不能水乳交融。必须去除私心,与人坦然相对,事事推心置腹,使性格质朴粗犷的武官心中不生疑虑,这就是待人接物的诚意。以诚为根本,辅以勤、慎二字施行运用,大约就可以避免犯下大的过错和大的失败。

军营中应当多用朴实无华、没有心计的人,这样风气就容易纯正。如今,国家有了大难,却无一兵一卒可以供调遣使用,这实在是因为官气太重、心计太多,淳朴之心荡然无存,真心实意缺失不存。湘军组建起来之后,凡是官气重、心计多的人,一律不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难免沾染上不良习气,一定要严加防范。

将领若是轻浮圆滑,一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神情慌张、动摇军心;而他们狡猾的言辞又足以混淆是非,所以楚军历来不喜欢任用能言善辩的将领。

今天说的话,不可明天就为了小小的利害冲突而变卦。

军事是非常实在的事情,二十三史中,除了班固与司马迁所著者以外,其余的著作都是文人凭主观想像撰写的,他们不知道兵器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只会以浮华的词藻、不实在的语言随意编造,根本不值得相信。

凡是正话和实话,多说几句,久而久之,人们自然都能理解你的心意,即便直话也不妨多说几句,但千万个可以将攻讦别人的语言当作直话,尤其不可以在背后攻击别人的短处。驾驭将领的办法,最重要的是展现诚心,而不是玩弄权术。

【心得】

对曾国藩的上述论述,蔡锷是这样评价的:“君子之道,最重要的是以忠、诚二字倡道天下。每当天下大乱时,人们都放纵物欲,彼此都行使奸诈的手段,相互吞并,以阴谋诡计来争夺胜负;自己想尽办法谋求安全,而把别人置于最危险的境地。怕难避害,不肯出一点点力来拯救天下的危难。忠诚的人奋起匡正时乱,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天下百姓谋福利。除去虚伪的恶习,崇尚朴实,自己历尽危难,而不要求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去经受患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把赴死看成是远游他乡一样,无所顾忌。于是,大家都以他们为榜样,也都以苟且偷生为耻,以躲避国事为可羞。我们家乡的几个君子,之所以鼓舞了大家,经历九年的备战,平定了大乱,这岂不是朴实与推诚的效果吗?

“凡说话不切中要领,又不承担责任的人,他的部下就肯定不会服气。我国的人心,就断送在一个‘伪’字上。人心的虚伪,已足以断送我们国家、种族而绰绰有余。职位高的人以虚伪驱使部下,部下就以虚伪应付上司,同辈之间也是以虚伪相交往,没有真诚,以致使虚伪渐渐成了习惯。人们只知道虚伪的好处,不知道虚伪的危害。人性是善良的,怎么会喜欢虚伪呢?这是因为不虚伪,便不能够生存,因此,不得不走上虚伪的道路。虚伪的人,人们固然不会以其虚伪为耻,诚实的人,大家也不知道他是诚实的,而战战兢兢的彼此怀疑,于是,由伪生疑、由疑而生嫉妒。一旦产生了嫉妒心,那么无数的罪恶行为都会随之产生,所有的伦理道德都可以被弃之不顾。虚伪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军队要发挥作用,全仗万众一心,亲密无间,相互间不能有丝毫芥蒂,而且尤其需要有一个‘诚’字来团结和维系大家。不然,就像一盘散沙,不用作战自己就崩溃了。社会上崇尚虚伪,它的危害是隐伏的,作用性也较慢,军队若崇尚虚伪,它的危害就非常明显,招来的祸害也快,而且更严重。

“我们既然做了军人,就应当不遗余力地摒弃虚伪,将这种劣根性铲除干净,不让它留一点余孽,这样,才可以谈治军,才可以为将,才可以当兵。只有诚才可以破除天下的伪,只有实才可以破除天下的虚假。李广误把石头当作老虎而射之,结果箭羽都没入石头之中;荆轲赴秦刺秦王,长虹贯穿太阳,这些都是精诚所导致的。”

真诚不是智慧,但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有许多凭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凭着真诚,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以真诚待人,并不是为了要别人也以真诚回报。如果动机是以自己的真诚换回别人的真诚,这本身已不够真诚。真诚是晶莹透明的,它不应该含有任何杂质,真诚是一种高尚。

真诚的反面是虚伪。

真诚,有时会使你的利益受到损害,即便如此,你的心灵深处是宁静的;虚伪,有时会使你占到便宜,即便如此,你的心灵深处会是不安的。

真诚不与人言。

如果别人能够理解你那份真诚,你不说别人也知道;如果别人不能够理解你那份真诚,表白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有时,我们受到了别人的欺骗,这是生活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不真诚;并不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放弃真诚。

首先是不去骗人,其次是不受人骗,把握住这两点,我们大致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成为一个真诚的人,你会感到身心都很轻松;而一个虚伪者,他常常会感到精神的疲惫。

轻松下去,你会不断地为一种愉悦的氛围所包裹;疲惫下去,你将被不断袭来的沮丧情绪所笼罩。

真诚犹如一潭幽雅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有时也会遭到泥块和沙石的袭击,但是,它凭借着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会使污秽沉淀,仍旧不改自己光彩的容颜。

的确,做将领的必须以诚待人,关心部属,从而才可能使士卒冲锋陷阵,在所不惜。诸葛亮曰:“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这句话就是要求为将者,要以赤诚的心去爱护士卒,多关心部下,与部卒同甘苦、共患难。

古今中外凡是英明的军事家无不与部属以诚相待。《百战奇略·难战》云:“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为。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应护卫周旋,同其生死。”戚继光也说过:“主将常察士卒饥、饱、劳逸之情,使之依如父母,则和气生。气和则心齐,兵虽百万,指呼如一人。”明代张居正说得好:“古之论战者,亦不全恃甲兵精锐,尤贵将士辑和。和,则一可当百;不和,虽有为,弗能用也。”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与《资治通鉴》载:李广为人清正,为官廉洁,仗义疏财,以诚待人,爱兵如子。他和士兵一起吃饭、喝水,粮食和饮水缺乏时,士兵喝不足,他远离水桶;士兵吃不到饭,他连尝也不尝一口。他对士兵不苛刻不严厉,宽宏大量,尽管他的军队编制不严、行列不整,选择水草丰足的地方屯驻,士兵居住比较随便,幕府比较简朴,文书也很简约,部队比较自由快乐,但打起仗来,官兵都乐意为他卖命。匈奴人最怕的就是李广的部队。打了胜仗,李广便把皇上赏赐的东西散发给部下。他从来不谈自己的家产。他戎马一生,有40年的年俸为2000石,但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产。李广口拙不善言辞,一有空就在地上画军阵对垒,或比试射箭,谁输了谁就饮酒作罚。一生中,他总以射箭为娱乐。

李广待人宽厚,要求自己苛刻。一次,匈奴左贤王4万人马包围李广的军队,部下恐慌不安,李广便指派他的儿子李敢带领骑兵冒死闯入敌阵,了解敌情,安定军心。在装备不足,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李广镇静自如,集中力量杀伤敌人,取得胜利。李广对犯过的错误,从不粉饰遮掩,总是扪心自问,悔恨自疚不已,并引以为戒。他在陇西做官时,羌人谋反,他诱使八百人投降后把他们杀掉,每当想起此事,他都惭愧地无地自容。每当谈到自己的官职一直得不到升迁时,他总是说:“我杀过人,这是苍天报应我。”

李广一生指挥大小战役60余起,可谓战功显赫。这与他始终保持以诚待人的态度息息相关。

作战或治军,为将的以诚待人、与众同心,便能够提高士气,使团队精神发扬,士兵拼死与敌搏斗;而在企业经营中,企业领导者能否具有这种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三多利公司的乌井信治郎,在治理公司时,处处体现出怀柔政策,以温暖的人情味,使职员们拼命工作,团结一致,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例如,在乌井商店开业不久,信治郎经常听到店员抱怨说:“房间内有臭虫,害得我们睡下好!”一天晚上,在店员都睡着后,信治郎悄悄地拿着蜡烛到房间柱子的裂缝里以及柜子间的缝隙抓臭虫。店员们听到声音,从睡梦中醒来,当他们看到正在认真抓臭虫的老板时,都感动得落泪了。

由于老板这样的体贴,店员都能耐得住严格紧张的工作要求,而成为好职员,这和信治郎以诚待人、“视卒如爱子”的态度有关。 iu/tdY4mgDuCWqjI9JAwS1rdZsqw1jrb4FZONHB00LEG3uTaGkqHJU7MWq54Uk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