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德才兼备

【原文】

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1)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汲汲(2)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釐,故又次之。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

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3)其一,则万不可以带兵。故吾谓带兵之人,须智深勇沈之士,文经武纬(4)之才。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

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5)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6),才即其舟揖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愿为有才者;世人多不欲与小人为缘,故观人每好取有德者,大较然(7)也。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8)之方(9),观人之本,皆以此为冲可矣。

【注释】

(1)堪:可以,能够。

(2)汲汲:喻指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3)苟阙:苟:如果,假使。阙:空虚。

(4)文经武纬:直线为经,横线为纬。这里意指具有文韬武略的治世之才。

(5)润:浸润,滋润,不干枯。

(6)曲直:有理和无理,分清是非。

(7)大较然:大致这样;然,这样。

(8)自修:自我修养。

(9)方:方法。

【译文】

带兵的人,第一要有治理百姓的才能,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求得名利,第四要不怕辛苦。治兵的才能,不外乎公、明、勤这三个方面,如果办事不公正、赏罚不明,士兵就不会心悦诚服;如果不勤于职责,军营里的大小事务便会堆积如山,难以治理而出现混乱。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公正、勤快。另外,领兵作战的将领若是不怕死,与敌人对阵时,才会身先士卒,士兵才能为你效命。这是第二重要之事。带兵之人,如果为了自己的名利,那么保举功劳时稍不及时、官场稍不如意,便有怨恨之心,与同僚比薪水高低、与士卒斤斤计较,这是较下等的带兵之人。如果身体不健康,稍有操劳,便精神疲惫,稍微操练过度,就精疲力竭,这是更下等。

上面所说的四个条件,看来似乎过于求全责备,但如果缺乏其中一点,千万不能让他带兵。我认为带兵的人,必须足智勇兼备,有文韬武略的人。几个月来,我不仅梦中在求,还焚香祷告,没有一刻忘记过。如果有了忠义血性,则上述四个条件便会相继而来;没有忠义血性,即使表面上看来已具备了这四个条件,最终仍是不可依赖的。

带兵的道理,“勤、恕、廉、明”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我认为才与德,两者缺一不可。用水来比喻,它的品德是滋润万物,它的才是浮载物品、灌溉田地;用木头来比喻,曲正是它的品德,作为舟楫和栋梁之用就是它的才。如果德是水的根源,那么才就是水的波澜;如果德是树木的根,那么枝叶就是树木的才。一个人有德而无才,便为愚人;一个人有才而没有德,则为奸狡小人。世上的人大多不承认自己愚笨,所以常常自称愿意成为行才的人。世上的人大多不希望自己成为小人,所以常常以德取人。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既然德与才下可兼得,那么与其没有品德而归于小人,还不如没有才能而归为愚人。自我修养的方法、识人的办法,都可以从此入手。

【心得】

在这几段语录中,曾国藩强调,作为一员将领,必须德才兼备。

将领是全军的核心,既须品行与能力可服众,又须身体力行,这样在率军作战中才能无往而不胜。古罗马恺撒大帝因其独断专横被刺杀之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亚历山大也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但他的做法与其父不同。他先设法得到元老院成员的支援,然后才带兵四处征战。从他二十岁继王位至他三十三岁死时,几乎一直带兵在外,在当时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出征他国是极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到离本土甚远之地作战,士兵都有很多怨言。当他手下有近两万士兵到了退役期限时,军心动摇,然而亚历山大并不想放弃远征计划,这时他对那些将退役的士兵讲了一番远征所带来的益处,说:“远征给你们带来了荣誉、财富,而我自己除了一身的伤痕,什么也没有得到!”说完后当众把自己满身的伤痕展现给士兵们看,士兵们感动不已。部分退役的士兵虽然走了,却引来更多的接替者,亚历山大的队伍反而比之前更强大,更有战斗力了。亚历山大身为国王兼任全军统帅,每次作战时都是冲锋在前,因此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苏联红军骑兵统帅布琼尼带领骑兵在草原上取得了无数重大战役的胜利,被苏联人视为“神将”。其实,布琼尼也是靠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精神取胜。

不过,仅有表率精神还不算是真正的大将风度。项羽带兵作战总是一马当先,在垓下被困之时,还能力斩数将以显示他的勇猛,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美国“神将”巴顿将军,每次作战时都率先挺进,凭着一股士气取得胜利,但他却因两次严重殴打士兵而在军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要不是富兰克林等人的保护,恐怕难免受罚。

由此可知,大将之材除了能身先士卒之外,还须在品行上做士卒的榜样。汉代名将李广即因体恤士兵,得到士兵“乐效死力”而名垂青史。在他因蒙冤自刎之后,全军上下及百姓知李广者无不失声恸哭。 vwsOYNNIgKowqupKSU+sIuXZ5wSHDB6scii6xMZyyFTWrpCRvbWxsRjB9AcmSQ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