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抵人材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言语无此妨彼碍(1)之弊。其失也,奄奄无气,凡遇一事,但凭书办(2)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
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言语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3),两者之失,厥咎(4)惟均。
【注释】
(1)此妨彼碍:指说话做事不偏激,不引人议论。
(2)书办:管文书的通称。
(3)物议先腾:众人的讥议。腾:升。此指非议四起。
(4)厥咎:厥:其。咎:过错。
【译文】
大凡人才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土气较多。官气较多的人,喜欢讲资格,摆架子。办事没有惊世骇俗的现象,说话也不出格、循规蹈矩,不足之处是太过文弱,没有朝气。遇事但由身边的人传达自己的意思,或者写在书信中,不能做到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其是不能不辞辛劳,亲自去实践体察一番。
乡土气多的人,好表现自己,好逞能,好出新花样。做事不替别人着想,言语间不知轻重,只知顾前不知顾后,这是其短处。事还没办成,就引起人家非议。如此看来,官气较多与乡土气较多的这两种人的不足之处都差不多。
【心得】
曾国藩评议人才既不赞同官气重的人,也不喜好乡土气重的人,他认为两种人的不足之处都差不多,但事实上官气重的人比所谓乡土气重的人要有害得多。
曾国藩指责的“官气”不仅指好讲资格,也包括办事四平八稳。他这种观点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也极为有用。只会做“好人”的人是个会成功的。凡事但求四平八稳,只做“好人”的管理者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怕遭部属反抗,干脆一开始就什么都不说。
二、说再多次也没有人会遵守,最后因为没有耐心而放弃。
三、没有智慧。明知道白费力气,却不断犯同样的错误。
四、有些主管会拿董事长当挡箭牌,然后指使部属和后辈要服从命令。这就像母亲常对孩子的唠叨一样:“快去写功课!不然你爸爸回来就知道了!”“不准看电视!”“不写功课就别想吃零食!”这种方法很笨而且没有效果,但仍不断地被拿来使用。
会精打细算的小孩,可能为了要得到零食,表面上“假装”很用功,背地里却趁着父母不注意就偷懒,没耐性的小孩或许会说:“我才不要吃零食呢!”然后把父母的话当作耳边风,照样玩乐或看电视。
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读书必须靠反复的催促,但有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回到“为什么要读书?”这个原点上,重新认识其原本的目的、主旨和意义。
“增加销售量!”“降价、节省经费!”“每天交报告!”“不要无故请假、迟到!”等等,每个方针、目标、规定,都各有其原本的主旨。
公司领导者绝口不提这些事是不行的;但如果老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可能又会引起部属的反感,最后干脆听而不闻。
此外,在权威、威逼的压力下,部属们会很有技巧地应付,但背地里却想尽办法挣脱束缚。
所以,有时要和部属回到事情原本的目的、主旨和意义上去探讨:
“为什么要增加销售量?”
“为什么要降价?”
“为什么每天要交报告?”
“无故请假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记住!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去做那些没有效率的事。
同时,满足于现状将无法进步。有家著名的精密仪器制造公司,是一家颇具历史的公司,长期以来,在同行间一直是独占鳖头。该公司营业人员给人的印象,和一般“推销员”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对目前拥有的广大顾客群似乎非常满意。
但是,在最近的10年间,业界的其他新公司陆续增加。虽然在刚开始的一、两年,还看不出有多大影响,但是新公司不断渗透市场,几年内的成长速度,已引起了这家公司的高度注意。
这家公司在举行营业人员的教育训练时,也请来了业界的顶尖推销员,不断演讲以提振士气。但是其他竞争公司也不甘示弱,每位营业人员都全力以赴,对顾客的要求马上予以满足,并且采取降价方式竞争。相较之下,这家公司的营业人员,却仍旧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以致业绩在这几年来一直呈现低迷状态。龙头老大的位子,也因逐渐受到其他竞争公司的威胁而摇摇欲坠。
丘平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受该公司有关营业人员的咨询。虽然公司举办了三天两夜的研修课程,但因为刚开始都是概略的讨论,反应并不好。讨论内容一再重复,似乎变成没有效果的研讨会。
但是最后一天晚上,丘平对他们说了一些话后,每个人的脸色都变了。丘平说:“或许大家都想着,要安稳地在公司工作直到退休,然后领一笔退休金安享晚年。但是退休后,你们究竟要做什么呢?就这样下去,等到你们的孩子从高中毕业要进大学,也就是最需要花钱的时候,或许你们的薪水还是和现在一样。”
丘平对该公司的状况并不是很了解,对员工们的薪资更是一无所知。一般来说,中老年之后的处境将更困难;这是丘平在看过许多公司后,对他们所做的分析。这些话似乎让员工们有所警觉,于是便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退休后要做些什么。
据说研修结束后,该公司营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大多有所改变,不但能主动地交出改善提案和对新产品的构想,新顾客也逐渐增加。丘平不知道是不是研讨会的成果奏效,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与其大声地宣导,不如静下心来和他们讨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知识分子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一点。
凡事只求四下八稳,缺乏创新性,故步自封,就无法前进。每个人在拥有一件东西后,就不想失去它。存了一点钱就担心被偷、被骗,放在家里又怕小偷闯空门。当了主管,又怕哪天做错事,位子被抢。没有金钱、妻儿、地位的人,自然就没有这些烦恼,因为他们不曾拥有,就不怕失去。但是,当他们有一点钱和地位后,就会想尽办法“保护”。
追求金钱和地位,原本并不是件坏事,因为有了它们就能做很多事。人如果没有欲望,就没有上进心,这种人也就缺乏魅力。
只不过人在得到金钱和地位后,就被这些东西所束缚。不知不觉中,“手段”和“目的”的角色就被互换了。金钱和地位应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钱可以做有意义的投资、可以帮助贫困的人,有地位则可以命令别人做事。本来金钱和地位是做有意义的事、培养继承者、救济穷人的“手段”。但是当“手段”变为“目的”后,不幸就开始了。
经由朋友的介绍,丘平认识了刘先生,刘某当时正为精神病痛所苦。刘先生是一家股票上市公司的董事,在台北东区有好几栋房子,即使不领薪水,每个月也有好几百万的租金收入。但因为他的身体差,所以公司很多事情就没有让他参与,可说是位有名无实的董事,不久他辞去工作,因为病情越来越严重而住进医院。即使是躺在病床上,刘先生对自己的财产仍放心不下,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
相较之下,身无分文、白手起家,现在拥有好几家公司的林先生,他不断将财产用来投资新事业,每天都过得很自在。因为事业才刚开始,所以目前财务状况还是赤字,虽然如此,他还是很乐观。他说:“30年前,我只带着100元从嘉义北上,就算现在我生意失败,手边只剩下100元,我想还是可以再从头开始的。”
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所以不受金钱和地位的束缚,而也确实不为任何名利拘碍,才是轻松过日子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