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六与张石卿制军

【原文】

奉惠书,未即笺复(1)。比闻简调山东,自以密迩畿辅(2),重资鸿筹,作镇海岱(3)。惟两湖吏治方就整饬(4),军政亦有起色,遽尔(5)移节东征。不独文武方振之纲,莫为赓续(6),即南北绅庶,亦若失所依倚。

弟自今岁以来,所办之事,强半皆冒侵官越俎(7)之嫌,只以时事孔(8)艰,苟利于国,或益于民,即不惜攘臂(9)为之,冀(10)以补疮痍(11)之万一,而扶正气于将歇。拣勇之举,亦非有他,只以近日官兵在乡,不无骚扰,而去岁丁勇有奸淫掳掠之事,民间倡道谣言,反谓兵勇不如贼匪之安静。国藩痛恨斯言,恐民心一去,不可挽回,誓欲练成一旅,秋毫无犯,以挽民心而塞民口。

每逢三八(12)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百语。但(13)令其无扰百姓。自四月以后,闲令塔将(14)传唤营官,一同操演,亦不过令弁委前来,听我教语。每次与诸弁兵讲说至一时数刻(15)之久,虽不敢云“说法点顽石之头”,亦诚欲以苦口滴杜鹃之血。练者其名,训者其实,听者甚逸,讲者甚劳。今各弁固在,具有天良,可覆按而一一询也。国藩之为此,盖欲感动一二(16),冀其不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弁漫无纪律之态。

迨六月初提军(17)到省,谓防堵不宜操兵,盛暑不宜过劳,遂切责(18)塔将,而右护(19)清将。而中丞(20)亦疑弟子宜干预兵事。会弟与老兄有举塔劾清(21)之折,同时并发,而尊处又有礼斥塔将何不操练。提军遂疑兄与弟并力排之,皆挟私见而非公忠也。岂其然哉!岂其然哉!嗣后兵勇相争,弟虽常持正义,而每抑勇而伸兵,自谓寸心无私,可见谅于人人。逮初六日,兵哗之变出,论者或谓是有指嗾(22),或谓早伏阴机(23),何不预为之所。君子直道而行,岂肯以机械崄巇与人相竞御哉(24)!惟弟本以乡绅,半涉官事,全恃虚声以弹压匪徒。一有挫损,则宵小(25)得以窥伺,而终恐难一律以抽掣(26)。

【注释】

(1)笺复:回信。

(2)密迩畿辅:靠近京城。

(3)重资鸿筹,作镇海岱:钱多粮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重:多。鸿:大。资:财钱。筹本:计算工具,这里代指粮物。海岱:东海泰山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4)整饬;整顿。

(5)遽尔:突然。

(6)赓续:持续。

(7)越俎:即越俎代庖的略语,原意是说祭祀官代替厨师,比喻超越职权。

(8)孔:很。

(9)攘臂:振臂。

(10)冀:希望。

(11)疮痍:创伤,比喻民间疾苦。

(12)每逢三八:指每十天中的第三天和第八天。

(13)但:只。

(14)塔将:指塔齐布将军。

(15)一时数刻:一、两个小时。古代将白昼分为十二个时辰,故每一时辰为两个小时。

(16)一二:这里代指军中一些人。

(17)提军:指鲍起豹提军。

(18)切责:严厉斥责。

(19)右护:袒护。

(20)中丞:指中丞骆秉章。

(21)举塔劾清:推荐塔齐布,弹劾德清。

(22)指嗾:指使教唆。

(23)阴机:阴谋。

(24)以机械崄巇与人相竞御:用阴险欺诈的态度和手段待人,使人互相防备。机械:指巧诈。崄巇:阴险。巇:山势险峻,泛指道路艰险、处世艰难。

(25)宵小:小人。宵:通“小”。

(26)抽掣:掣肘,干扰。

【译文】

收到来信还未及时回复。听说你调到山东,靠近京城,钱多粮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是你刚刚完成整治湖南、湖北官吏的任务,军政的整顿才有些起色,突然带兵东征,不仅刚振兴的军政难以继续,就是四乡绅士民众也仿佛失去依靠。

自今年以来,我办的几件事,大多数是冒着侵犯其他官员的利益和职权的嫌疑。由于局势十分艰难,只要有利于国民,即使招致责难也要做,这是为了挽救社稷日渐衰颓的正气,为国家尽点力。我在这段时间训练湖南士兵并没有别的目的,只因最近一些官兵常常在乡下扰民,去年湘勇也曾发生过奸淫抢劫的事情。民间谣言四起,说官军反不如土匪,使他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我痛恨这些谣言,也怕民心一旦离散便难以挽回,因此决心要练一支对百姓秋毫无犯的部队,以挽救民心,堵塞谣言。

所以每十天中的第三天以及第八天,我便要把部队集中起来进行训练、教育。反复向官兵说明纪律的重要,严令他们不得侵扰百姓。4月份以后,有时也叫塔齐布将军传令军官一起操练,让他们听听我的训话。我每次都向他们讲解一两个小时,虽不敢说我的教育肯定能扭转他们的思想,但我诚心诚意想借着苦口婆心的劝说感化他们。操练名义上是军事训练,实际上是思想教育。听得人很轻松,讲得人却很累。那些受过教育的士兵现在都在,他们接受我的教育之后,个个禀性良善,不信的话可以一个一个去调查。我这样做得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受些感化,以后不再侵扰百姓,使官兵不如土匪的耻辱得到洗雪,稍稍改变士兵毫无纪律的现状。

到6月初,鲍起豹提军到省,认为不该这样练兵,他说酷暑盛夏练兵容易使士兵过于疲劳,并严厉指责塔齐布将军参与这件事,袒护不参加操练的清军将领。骆秉章中不信任我,认为我不该干涉军队的事。正好又遇上我和你同时向皇上进呈推荐塔齐布,弹劾德清的奏折,接着你又发函批评塔齐布将军不操练,于是鲍起豹便怀疑我们两人合作排挤他。这种人不从国家利益出发,而是抱着私人成见处事,真是岂有此理。此后凡是清兵和乡勇发生纠纷,我虽然有主持公道之心,却常是压制乡勇而偏袒清兵,但我自认为并没有一点私心,只是迫于时势,怕被别人排挤,不得不如此处置。到了初六这天,长沙发生兵变,到处议论纷纷,有人说兵变有人唆使,有人说这是预先策划好的阴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做预防?大凡正人君子都应光明正大,岂能勾心斗角相互防范呢?我只是一名士绅,半途奉命从政,全靠一点虚名镇压叛匪。一旦遇到挫折,无耻小人就暗中窥伺,唯恐天下不乱,一律采取扯后腿拆台的态度。

【心得】

古往今来,嫉贤妒能像传染病一样在中国大地不断地蔓延。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内忧外患令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在亘古未有的外来势力压迫下,中国人本来应该一心向外,御敌强国,但像湘军与清兵、汉臣与清将那样的争斗却屡见不鲜。在兵不如匪的情况下,曾国藩忠心耿耿地为主子操劳可说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却不断受到谣言中伤,确实令他痛心万分。

曾国藩在这封书信中论述争取民心的重要性。所谓“民心不可违”,善于统奉军队的人,往往能因此而做到战无不胜,败而不亡。制胜之方,其实并不全赖战争。远古时候,黄帝是以其仁德获得人民的拥戴,统辖四方;商汤王、周武王之得天下,也是在不得已时才誓师伐桀、纣;黄帝、汤武并不是一开始征伐就得到天下人拥戴。即使是在战争中暂时失败,只要能把握住机会,同样也会有反败为胜的可能;楚昭王不就曾在与阖闾的抗衡中反败为胜吗?

施行仁德、重视民心而轻征伐是古人的传统观点,此种思想在先秦时期尤为突出。然而战争的确会造成民不聊生,连年战争之后往往会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况。以武制胜,胜不可久,常常会出现你征我讨、永无尽期的局面。有鉴于此,古人崇尚以仁示德,反对以武扬威。在当代,全世界人民都渴望有一个长治久安的和平环境,尤其是受到核武器威慑的情况下,更是激发人们的和平意识,人们再也不愿经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愿再看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惨象。这种愿望及要求,与中国古人何其相似!

战争有胜必有败。在不得不面对战争时,首先当求胜,而且应当做到不但敢于取胜,更要善于取胜。“善胜”之法,上策是不战而胜,即既不需要布阵,也不需要誓师;下策才是动干戈、任征讨。不战而胜需要斗谋斗智,而且在战争进程中,哪怕暂时处于不利,甚至是失败的情况下,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即使需要忍辱负重,也会寻得反败为胜的机会。越王勾践不就成功地以“卧薪尝胆”之精神最后击败了猖狂一时的吴王夫差吗?中国的抗日战争,在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军的强大攻势下,中国军队连连失利,锦绣河山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半沦入敌手;当时的情景曾使许多人茫然,甚至对抗战能否取胜抱持着怀疑态度,然而不屈的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

不义不取,是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孟子曾认为为了义可以舍生,即所谓“舍生取义”,历代的志士仁人,为了“义”,生命可以牺牲,家室可以不要;为了“义”,甚至还可以灭亲。可是“义”有公私之别,大公无私的义举历来受人颂扬。然而生活之中也有为私义而不惜一切的人,为私义者,总是结党营私,彼此袒护,从而使许多不法行为受到包庇,让许多不法之徒脱逃法网。这种为私义的行为受人鄙弃。再者,义有真伪,真义可以感动人心,如关羽作为“义”的化身,为了义,“身在曹营心在汉”,也为了义而公然放走曹操,他的行为被视为真“义”的典范。而有些“义”往往使人受到蒙蔽,如当今一些青年人,为了所谓的哥儿们义气而肆意所为,往往触犯法律而不知,真是可悲可叹。

再说行军作战,若是正义之举、顺乎天道,自然就能获取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不义之师则是逆乎天理,失道寡助。日本发不义之师侵略中国,虽然猖獗一时,却终究失败。90年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行不义,结果也是以失败而告终。非正义之师,其行必败。“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这是奉军作战应当遵循的古训。 sRANFbryoi3TfL3qQhDfNaOpvKfUBc2w2Evp/kazuzRPPCAIPjs5W2/BemJCiq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