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证预言:如果你不喜欢某个学科的老师

在学校里,你会发现,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个学科的老师,这个学科的成绩也会相对更好;但如果你不喜欢某个学科的老师,你在这个学科上则很可能表现糟糕。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除了具体的学习策略,心理因素也会对你的分数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这一节,我希望再次打破你的认知盲区,帮助你通过理解人类心理的认知偏差,来破解学科老师因素对你的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为你正式踏上“抢分之路”做好准备。

自证预言

什么是自证预言?自证预言,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它是一种典型的人类心理认知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会在客观上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有关自证预言的心理学实验发生在1968年。当时,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雅各布森在一所学校进行了这次在后世广为流传的心理学实验。

两人从各年级挑选了若干个班级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

测验结束之后,两位心理学家用十分赞叹的语气评价参与测验的学生,并把他们统计出的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郑重其事地交到这所学校的校长及相关老师手上,离开之前,他们还再三叮嘱务必要保密。

事实上,罗森塔尔只是以著名学者的权威身份对这所学校的所有人隐瞒了一个事实:名单上的学生并非真正天赋异禀,而是随机被挑选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会被罗列进名单,和他们的测验结果没有丝毫关联。

尽管如此,半年之后,当罗森塔尔一行人再次回访该学校并进行复试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名单上的学生,无论他们之前成绩如何,几乎每个人的分数都有了较大提高,甚至连个性也更开朗了,而且,无论是他们的自信还是求知欲,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显著地上了一个台阶。

这次心理学实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心理学界把这种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会在客观上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自证预言。

后世也有学者分析,自证预言之所以会产生,其主要原因正是教师们受到了来自心理学界权威的暗示,这让他们对名单上的学生做出了全新的预期评价。尽管名单是保密的,但更高的预期会让教师们在与学生的日常互动中,通过表情、语气、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把自己心中的积极信号传递给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学生,从而客观上让学生在心理层面摸到了白球。这就促使他们对学习更用心,更愿意在学习上投入时间,进行刻意练习。

于是,神奇的自证预言就发挥了作用——这些被赋予高期望的学生,不仅改善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提高了分数,也变得更有自信了。

所以,在现实学习中,当你不喜欢某个学科的老师时,这位老师也能感受到,并可能因此降低对你的预期评价。在这种双向负面的自证预言的作用下,你就会对这个学科越来越不感兴趣,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也越少,当然就很难获得高分。

3个行动策略,突破负面的自证预言

理解了自证预言,你可能会问:“那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突破负面的自证预言呢?”我给你3个行之有效的行动策略。

行动策略一:唤醒自身意识。

就像在做梦的时候,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那么在梦境中哪怕遇到再危险的事情,你也不会觉得十分恐惧。

而现在,你已经理解了自证预言,知道它是一种人类心理的认知偏差,所以,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对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提不起学习兴趣时,就可以当知当觉地提醒自己,你只是暂时陷入了这种认知偏差。

当你有了这种清醒的意识,你就有很大的可能在需要投入时间但内心有抗拒情绪的时候用这个充足的理由克服自己的抗拒情绪,继而重新获得对大脑的掌控权,用更理性的方式唤醒自身意识并开始有效投入时间。

行动策略二:发现老师的优点。

虽然这位老师你目前不喜欢,但就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任何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劣势和优势。比如我学生时代的一位数学老师有浓重的口音,一开始,不少同学嫌弃他,甚至同学们在一起做作业的时候,都会模仿这位老师的一些发音。这就在潜意识里种下了负面的自证预言的种子。

但后来我们发现,这位老师对待所有同学都十分有耐心,每次都愿意无偿奉献自己的下班时间来辅导主动向他请教问题的学生。一旦你能主动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你就会发现,这位原本你不喜欢的老师并没有那么讨厌。而当你逐渐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后,负面的自证预言所带来的认知偏差也会逐渐消失,你对待该学科的学习情绪就能被自己有效地调整过来。

行动策略三:避免消极暗示。

不过有时候,就算你已经很努力了,但仍旧对某位老师喜欢不起来,怎么办?此时,你就要设法分离“不喜欢的学科老师”与“这个学科”这两者,而分离它们最可行、有效的行动策略正是“避免消极暗示”。

具体的做法也很简单,每当在该学科上受挫,脑海里出现“我可能不是学这个学科的料”“我的作文一直就写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时,请立刻打消它们。取而代之的则可以是“我只是不喜欢这位老师而已”“我只是暂时落后”。然后,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时,别太关注你这次的绝对分数,而应该和自己上一次的成绩去做比较,看看自己是否正走在进步的路上。

当你拥有了这种避免消极暗示、寻找积极线索的意识后,“不喜欢的学科老师”和“这个学科”二者就会分离,你也就不会再受到负面的自证预言的影响了。

自证预言虽然是人类心理常见的认知偏差,学生的成绩也天然容易受到学科老师的影响,但只要掌握“唤醒自身意识”“发现老师的优点”“避免消极暗示”等行动策略,你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掌控自我意识,打破负面的自证预言,并走上成绩提高之路。 m7Q8OSm1j91YqL+PEzxxNb2Pc7P953WBjuFKJf7cnYTv8SP5g7kykUd8dMApg4V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