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经济问题引发的纠纷,或挪用公款后分赃不均引起内讧的方向走不通,警方只好再次转变侦查思路。

新的方向是报复寻仇——在前期调查中,警方获知,刘丽性格乖张,易发脾气,得罪过很多人,看她不顺眼的人也非常多。宿舍的管理员也说,自打刘丽搬进“单身楼”后,经常跟邻居发生冲突,常因为一点小事就站在别家门口叫骂,“那素质根本不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管理员本人也因为催促她尽快搬离、腾空宿舍被骂过,有一次,刘丽甚至一怒之下砸了管理室的写字台玻璃。

警方几乎走访调查了所有与刘丽有过龃龉,或有可能报复她的人,采集了数千份指纹样本,但无一跟那半枚血指纹比对成功。因为水泥厂出现过“刘季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徇私导致女儿被杀”的传言,警方又针对刘季的社会关系和工作对象进行了调查,再次采集了数千份指纹样本,也没有发现任何有嫌疑的人员。

虽有传言称刘丽“经常带野男人回宿舍睡觉”,但警方经过反复摸排后确定,此事纯属子虚乌有。刘丽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带过“野男人”回宿舍,遭遇感情纠纷导致情杀的可能也被排除了。

“她长得不丑,爹妈又都是单位领导,按说找她的男人应该不少,为啥快30岁了没结婚?脾气大呗,就她那脾气性格,哪有野男人敢近身?退一万步说,即便有野男人,也不能带到单位宿舍来吧?周围人都看着呢,她爹妈的脸往哪儿搁?”宿舍管理员这样说过刘丽的感情问题。

刘季和陈文娟夫妇坦言,他们从小对女儿过于溺爱,导致女儿长大后性格不好,得罪了很多人。刘丽后来也不愿与人多接触,这才搬进单身宿舍。他们对女儿的婚事很着急,追问过很多次,但女儿一直坚持称自己没有恋爱,他们也暗中观察过,确实没发现女儿有男朋友。

总之,案发后的两个月里,警方没有查到任何有用线索,侦查工作彻底陷入僵局。民警们总共采集了上万份指纹信息,摸排走访的人数多到无法统计,市局甚至从省厅请来了刑侦专家帮忙侦办。

但“1·04”杀人案一直未能成功侦破,最终进入了警方的“在侦卷宗”。

“那个年代的刑事案件,尤其是杀人案,想破案,有三个关键时间点:一是‘案发四十八小时内’,这段时间里所有证据证物都保存完好,嫌疑人心态也最不稳定,‘破现案’的可能性最大;二是‘案发一周内’,警方可以用各种技术手段,只要技术、法医和刑侦几方人员配合得好,警方也能侦破案件;三是‘案发一个月内’,因为很多资料的保存期上限只有一个月,过了一个月就很麻烦了——证据证物很多都灭失了,该用的技术手段也都用过了,摸排走访也结束了,再破不了案,差不多就只能等嫌疑人犯了其他事情,‘带破’(连带侦破)手里的案子了。”马警长说,当年“1·04”杀人案查了两个月都没有侦破,警方自己都泄了气。

“现在又过了十年了,恐怕连‘带破’的希望都渺茫了吧。”我跟马警长开玩笑道。

他却没笑,只是默默点了支烟。

“案发那年我跟沈所进了专班,也参与了几乎所有对刘丽和刘季社会关系的调查,但今天这事儿我是第一次听说……”看我把卷宗翻得差不多了,马警长把话题转回到当天中午的事情上。

中午他随老人去找了老人的亲家,对方说自己当年在水泥厂住平房时跟刘季一家做过邻居,只记得当年有一家人来刘季家闹过事,闹得很厉害,不但砸了刘季家的玻璃,还用碎玻璃划伤了陈文娟的脸。他去拉架时,听说是刘家做了个什么事,逼疯了那家人的女儿。至于具体情况,时间太过久远,他记不清了,加上那件事刘季一家一直挺忌讳,后来也再没人提起过。

“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问马警长。

马警长说这个问题他问过,老人的亲家记不清了,说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疯掉的那个姑娘据说是刘丽的同学,不是初中就是高中。马警长大致推算了一下,按照刘丽死亡时的年龄,那个姑娘应该是在1988年到1994年之间“疯掉”的。

“当年你们侦办‘1·04’案的时候,没有关注过这个信息吗?”我问。

马警长摇摇头,他说当年办案时确实没听过。一来这件事发生在“1·04”杀人案之前很多年,不会有人觉得两者之间有关,也就不会刻意提供这条消息;二来案发时刘季一家早已搬离了水泥厂的平房,老人的亲家当时也搬去了城北,之后很多年跟刘季一家没有任何来往,警方也不可能找到他。

“刘季和陈文娟当年也没有提到过吗?”

马警长再度摇头,说这个他也不清楚,“但既然卷宗里没记,就当是新线索吧”。

“你觉得这两件事之间有关系?”我继续问马警长。

马警长沉思良久,说自己暂时也说不好,但既然知道了,那就查一下,毕竟一条人命已经挂了十年多,有枣没枣打一竿试试吧。

马警长说,他想找到当年那位被刘季“逼疯”的姑娘。 N+7dw/yLNsPQXaKLSD4nSlMA+9FmXZGLcorTUtsT5nfNKlRCFLeAP2yY7fwEug4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