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事情发生在十年前,2004年1月4日。

早上7点,陈文娟去单位给女儿刘丽送早餐。刘丽独自住在水泥厂单身宿舍308室,陈文娟在屋外敲了半天门都无人应答,打了电话,手机铃声却在屋内响了。陈文娟以为女儿出门忘了带手机,便在房间外等,但等了个把小时仍不见人。无奈之下,陈文娟找到单身宿舍管理员,用备用钥匙打开了女儿宿舍的房门。

屋内一片凌乱,衣柜门大开着,衣服全都被丢在外面,书桌的抽屉被抽出,物品散落在地板上。刘丽以一个十分别扭的姿态一动不动躺在床上,被褥上全是血,床边的墙上,一道弧形的血迹呈喷溅状印在上面。

陈文娟当即吓晕过去,宿舍管理员赶忙报警,我市公安局2004年“1·04”杀人案的侦办由此拉开帷幕。

刘丽,殁年29岁,未婚,是水泥厂的出纳。经法医检验,系颈动脉被利刃割开,失血过多而死,死亡时间大致是1月4日凌晨3时。她生前未遭受性侵,身上除那处致命刀伤外也没有其他伤痕。

这起杀人案迅速引起轰动,尤其是在水泥厂内部。一方面是案情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刘丽的身份——她的父亲刘季刚刚卸任水泥厂一把手,而她的母亲陈文娟则是水泥厂的工会主席。

“当时水泥厂正在搞第二轮企业改革,厂区也在搬迁,本就人心惶惶的。这案子一出,更是流言四起,有的说是对改革结果不满的人蓄意报复——因为刘季当时是‘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有的说刘丽行为不检点,快30岁了不结婚,净带‘野男人’回宿舍睡觉,这事儿肯定是哪个野男人干的。反正说啥的都有,社会影响很大,因此市局成立了专班,要求限期破案。”马警长说,当年全局四分之一的警察或多或少都参与过这起案子,其中也包括他和当时带他的师父——城关派出所的沈所长。

警方对308宿舍进行了仔细勘察,未发现有关凶手的任何线索,甚至连一枚完整的足迹都没找到,更别说指纹、毛发、皮肤碎屑等带有DNA的直接证据了。连当时负责现场勘查的民警都说,此前从未遇到过这么“干净”的现场。

好在,外围民警在距离案发现场一百多米远的一根电线杆上发现了半枚血指纹。经化验,确定是刘丽的血迹,但输入指纹库后比对,库中没有相应的信息记录——也就是说,杀害刘丽的人并非前科人员。

当年市里监控设备尚未普及,只有几处重点单位和道路有监控摄像头。案发现场虽位于水泥厂厂区内,但由于正处于搬迁期,宿舍区已经整体搬往市里。整个单身宿舍虽有七八户待迁人员,但都距308宿舍很远。加上案发时值凌晨,管理员已经熟睡,提供不了任何信息。

唯一有用的线索是,一楼一家住户起夜时,隐约听到了摩托车发动的声音,他回忆说时间在凌晨3点左右,但具体车型、牌号、驾驶者等信息,他一概不知。 2J/J8L1mZg91W3LCE/g0P4k2GFVS8ZFfnKEvThvfQsPcdgqs5YLy8fYcGQx8/m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