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脾胃气化学说的理论来源

一、理论依据

脾胃气化学说源于脾胃学说和气化学说。对于脾胃学说来讲,其理论起源于《内经》,发展于张仲景,大成于李东垣,完善于叶天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是李东垣,如其提出的“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等著名理论。气化学说方面,《内经》提出气化概念,并确立升降出入为其基本机制,其后刘完素气化论病机和药性,张元素则在刘完素基础上有所发挥,提出气化药性论,李东垣独认为脾胃为气化之中枢,最后孙一奎将气化原动力归于命门,终使气化理论趋于完善。

(一)脾胃气化学说与《内经》

《内经》虽未提出脾胃学说,但论述脾胃的相关内容散见于各篇,如对胃的解剖结构、脾胃的生理及病理功能、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脾胃疾病的防治等均有论述。首先,《灵枢·肠胃》提到“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灵枢·平人绝谷》也提到“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均对胃解剖结构的描述,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基本相符。其次,《素问·五脏别论篇》云:“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谓:“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这两段介绍了脾胃的生理功能。最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条介绍了脾胃病发病的病理机制,指出阴阳反作,如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产生的疾病,对后世脾胃升降理论的提出有重要指导意义。

“气化”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2次,其中10次谈及气的升降出入,出现在《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等五运六气学说中,余2次谈的是肾阳的蒸腾气化。根据《内经》五运六气之说,“气化”论述了自然界六气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规律,并描述了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以及在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推动下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

将脾胃与气化结合起来,从脾胃之气的升降和出入两方面入手,再加上气化之体——燥湿相宜与气化之用——纳化相因,即是脾胃气化学说的基本架构。有关脾胃升降方面,脾主升,胃主降。《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升降出入存在于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中。而脾胃同居于中州,运化饮食精微,化生气血,以灌溉脏腑肢节。作为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将产生的气血精微及糟粕等物质,通过运化、升降、转输等方式布散至全身。

(二)脾胃气化学说与张仲景

仲景虽未言及脾胃气化,但在其著作中多有体现。其生于东汉末年,战乱纷起,民病以饥寒,致脾胃内伤,故仲景尤重脾胃,其《伤寒杂病论》的诸多条文皆有重脾胃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健脾”和“保胃气”两方面。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一说,明确指出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与正气强弱有关,而正气强弱则与脾有关,这与脾主运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密不可分,故又有“脾主卫”之说。所以健脾可防外感,对于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用脾胃气化的观点来看,脾胃之气的出入,形成了营气和卫气,营气内守,卫气御外;而水气、谷气入于脾胃,形成脾胃之气,脾胃健旺,出入有序,则营卫调和,外邪不犯。

而“保胃气”思想更是贯穿于《伤寒论》始终,所载112方中,多方可见保胃气的药物,最常用者甘草、生姜、大枣等,方中共有71方应用甘草,40方应用大枣,姜、枣同用者37方,姜、枣、草同用31方。而在姜、枣、草的基础上,加用人参,其性味甘温,具有补益脾胃、益气生津功能,四者合用为仲景“保胃气”之四要药,常用于中气不足、胃气受损证。在药物的煎服法上也从保胃气出发,如阳虚欲作奔豚,方用苓桂甘枣汤,要求“甘澜水”煎药,其目的在于保胃气以扶土制水,此外还有用“潦水”“清浆水”煎药等;在饮食调摄上亦体现其顾护胃气的思想,如桂枝汤方后注“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乌梅丸方后注“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三)脾胃气化学说与李东垣

李东垣所在年代背景与张仲景颇为相似,《医旨绪余·刘张李朱滑六名师小传》言当时“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在这种情况下,他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基础上,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等著名理论,创立了补土的学术思想,著《脾胃论》等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是脾胃学说集大成者。

李东垣认为脾胃为“生化之源”,而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健旺则脾中元气亦健旺。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基础依赖于脾运胃纳,即脾胃之纳化功能。《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中云:“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此论言明脾胃是元气之本,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脾胃气机出入提供了理论溯源。

(四)脾胃气化学说与叶天士

叶天士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时疫、儿科、妇科、杂病等均有较高造诣。在内科杂病方面,叶天士对《脾胃论》推崇备至,他认为“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内伤必取法乎东垣”。在李东垣脾胃学说基础上,补充了李东垣《脾胃论》详于脾而略于胃的不足,提出“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主张养胃阴,提出脾胃分治,创立胃阴学说,很大程度地完善了脾胃学说。叶氏指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并提出了“胃为阳土,宜凉宜润”“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等著名的学术观点。这里的“纳化”“升降”“燥湿”之说,形成了脾胃气化学说的主体构架。

二、有关脾胃气化学说的近现代理论

近年来,脾胃病学科理论得到了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很多很好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不断出现,更好地指导消化疾病的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

李佃贵等提出“浊毒致病论”,认为“浊毒”之邪多侵及内脏,尤易犯脾胃,且常入内毒害其他脏腑,导致疾病迅速恶化,并阐述“浊毒”在脾胃病中的发病特点及机制,总结出相对独特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体系,如提出“疏肝和胃、活血化瘀、解毒化浊、健脾和胃”四步调胃大法,总称为“化浊解毒”治疗法,运用此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取得较好效果。周福生等认为脾胃与心神相关,提出以心胃相关理论来指导脾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将中医情志病学与脾胃病学相结合,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劳绍贤等率先开展“脾胃湿热”理论的研究,建立了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初步阐明胃肠炎性疾病脾胃湿热证的形成机制,罗列了治疗脾胃湿热的方药。周学文等首先提出“毒热”病因理论,倡导以“内痈”学说指导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另外提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胆火逆胃”说。董建华提出“通降论”及胃热学说,认为通降乃治胃之大法,病机上脾胃虚寒虽为临床多见,但胃热决不可忽视,治则上既“脾胃分治”,又“脾胃合治”,治法上强调治胃必调气血。王新月等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毒损肠络”,采用益气活血解毒法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刘祖贻提出“调五脏以和脾胃,和脾胃以安五脏”的观点,注重脾胃升降。张声生等研究发现,慢性胃肠病以肝郁相关证候最为常见,提出以调肝理脾为基本治则。白兆芝率先开展中医小肠腑病学的研究,阐述小肠腑病的症状特点及发病特点,总结小肠腑病基本证候及其用药规律。刘华为将五行学说与气化学说结合起来,认为内科疾病中的主要病机是“升降失常,气化失司”,辨证诊治与逆向思维结合治疗疑难杂症,如用升举法治愈顽固性呃逆症,用通降法治疗胃下垂,用附子退高热,用附子降虚火,还从气治水,用升清降浊法治愈积水症,或从水治血,用利水法治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何晓晖结合体质学说提出了“胃质学说”“肠质学说”,认为胃肠和人体的体质一样,有其特质,这种特质是制约和影响胃肠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胃质及肠质的干预防护,对于胃肠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MZW30AbhBnJtXqi9/q+/v7h0vsRtRQ/bwSljd/UX6tWZP4PEUy2hgUEYIpbRFQ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