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脾胃气化学说的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其核心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是中医学理论组成部分中有关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思想理论。

一、未病先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亚健康状态”一词出现,随着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亚健康状态”得到更多关注。干预“亚健康状态”,减少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实际上就是治未病中的“未病先防”的理论,属于疾病预防的部分,对于减轻医疗负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治未病”思想和“亚健康”联系紧密,符合从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的模式转化,即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化。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则是属于疾病控制的内容,即“治已病”的思想,对于已病的早期介入及干预,防止疾病加深加重。如肝病的发展过程,病毒等导致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再发展到肝癌,如果在肝炎或者感染阶段及早发现,并开始干预治疗,就不会出现肝硬化及肝癌了。还有,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如近年来消化内镜得到飞速发展,在脾胃肠病诊疗中起到了历史性的重要价值,尤其是早癌方面,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倡导“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既病防变”的一部分。如《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治已病”思想既包括疾病的早期干预,又包括全身功能的保护、用药安全等内容。遵循“治已病”思想,临床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更全面地了解头痛或脚痛的原因、发病机制、转归及预后等,注重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

三、病后防复

“病后防复”实际上应是“未病先防”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其针对性更强一些。某些慢性病或大病后痊愈的患者,尤其是肿瘤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因其正气亏虚,可能还有余邪未清,防复的措施与亚健康者必定不能一致,应更注重正气的补充,而正气来源于脾胃之气,那么胃气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伤寒论》云:“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当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说明病后的调养,应该节制饮食以保养脾胃。当然节制饮食不是少吃,而是科学的饮食,少而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保养脾胃,使脾胃运化正常,才能为机体补充气血。

四、脾胃气化与治未病

张小萍认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方面,并不能完全概括“治未病”的内容。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手段及中医理论,“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注重养生,健康体检、尽早诊治,既病防传、阻邪深入,重病防危、留人治病,病后调理、防止复发五个方面。脾胃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脾胃居中州,为全身气机的枢纽,中土之气为人体“一气周流”的枢轴,脾胃气化则是全身气机运动变化的主导,因此“治未病”离不开脾胃气化,脾胃气化中有重要的“治未病”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调脾胃体现未病先防

《脾胃论》认为应将保护脾胃之气置于首位,从脾胃调畅情志、用药顾护胃阳、存胃中津液,主张法于四时、食饮有节、避醉酒、起居有常、慎劳役、省语养神、加强平素防摄,从五行防治疾病等,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养生保健、防病延年。张小萍认为从调理脾胃入手,如生活方式调整、药食干预、环境改善等,可干预亚健康状态,可达到促进健康的最终目标。

(二)护脾胃体现既病防变

对于已病,除了早期干预,还要顾护脾胃。如《医权初编》曰:“治病当以脾胃为先,他脏兼有病,舍脾胃而治他脏无益也。又一切虚证不问在气在血,在何脏腑,而只专补脾胃;脾胃一强,则饮食自倍,精血日旺,阳生而阴亦长矣。是知脾胃实,诸病实;脾胃虚,诸病虚。”强调了从脾胃论治的重要性。不论任何虚证,治疗皆以调补脾胃为先,脾胃功能强健,运化有力,则气血旺盛,正气充足,邪无所伤。此处是对于慢性病、久病者,调补脾胃达到“治病必求于本”的目的。如周慎斋《慎斋遗书》所言:“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张小萍主张对于缠绵难愈的疾病,治疗应多从脾胃入手。“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如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虚生痰兼发热者,不必理痰清热,而是以健脾为主,脾健则痰消热退。对于重病、危病,则应顾护胃气。李东垣认为“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叶天士认为“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均说明危急重症治疗中顾胃气的重要性。张小萍亦认为,凡疑难、急重之病,皆应以保护胃气为先,除少用苦寒败胃、燥湿伤胃之品,必配用参、姜、枣之类和胃,煎药方法亦有不同,如可用米汤水代水煎药,诸如此类,其目的是生发胃气、顾养胃气,使胃能纳能化,诸药诸食得以运化,方能“留人治病”。

(三)理出入以防外感或病后复发

外感疾病的过程实质上是正邪交争的过程,正气充足则抗邪有力,有利于疾病的向愈。大病久病之后,病情虽向愈好转,但仍有正气待复与余邪未尽并存的状况,此时若调理不慎,极易引起病情再发或复感新邪。因此,保护正气是治疗外感病证及病后防复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保护正气而言,实际上就是卫气、荣气之补充及保护,卫气、荣气为脾胃出入之气,调理脾胃出入,则能使卫气充足,抗邪有力,使荣气充足,气血生化有源。张小萍多用药对来调整脾胃气机的出入,常用药对有桂枝与白芍、生姜与大枣、浮小麦与甘草、黄芪与防风、白术与防风、怀山药与紫苏梗等。 B6zNlWNwcNM09p4oZq1kmJN6qLokdyL02DkRN8k2qZ1C1a6omBXmSfQEP4k7zE0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