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本来源
“中科佳鳙1号”原始亲本均来自长江武汉—黄冈江段的野生鳙群体,其形态符合长江中游野生鳙的特征,体侧扁、稍高,头部占身体的比例较大,体色灰黑色。
■(2)技术路线图
“中科佳鳙1号”新品种培育技术路线如图2-1 所示。
图1-4·“中科佳鳙1号”品种培育技术路线
■(3)培(选)育过程
1993年以长江武汉市新洲区至黄冈市团风县江段采集的20 000尾野生鳙鱼苗为原始群体,以生长和头部大小为选育指标,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连续4代群体选育以及2代雌核发育。每一代群体选育和雌核发育分别在6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进行3次选育,选育后期引入分子标记辅助技术。
具体选育节点:1993—1996年,群体选育F 0 ,留存率2%。1997—2001年,群体选育F 1 ,留存率0.04%。2002—2006年,群体选育F 2 ,留存率0.04%。2007—2011年,群体选育F 3 ,留存率0.03%;雌核发育GF 1 ,留存率1%。2012—2016年,群体选育F 4 ,留存率0.08%;雌核发育GF 2 ,留存率1%。以群体选育F 4 的雄性成熟个体作为父本,以雌核发育GF 2 的雌性成熟个体作为母本,两者进行交配繁殖获得“中科佳鳙1号”新品种。
2017—2018年进行小试养殖试验,2018—2020年在湖北养殖区和江苏养殖区共7个试验点进行“中科佳鳙1号”生产性对比试验和中试养殖,与未经选育的对照组鳙相比,“中科佳鳙1号”生长速度平均快14.5%~16.9%,头长平均增加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