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历史是一面镜子。

文学也是一面正人正己的镜子。文学所记载的历史比历史本身更显得丰富多采,更具有借赏价值。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学绝不是篡改历史真相的戏说文学;绝不是泛滥成灾的古装武侠文学;绝不是都市快报式的情爱文学。这里所说的文学是庄重的、严肃的、是承载了历史承载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被广为流传的经典文学。过去的先贤和当代的大师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这样的经典之作。文学对社会、对历史不应该是被动的。文学对社会、对历史更不应该留下空白。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空白还是留下了。

我说的这段空白,是指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文学的反映。这个庞大的群体有五千万之众,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也不算短。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这么长的一个时间跨度里为什么会被文学遗忘?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九四七年开始的土改运动使全中国有近五千万人成了地主富农,成了革命的对象,成了中国人的另类。从一九四七年土改开始一直到一九七八年党的三中全会召开,在这长长的三十年里,地主富农们是怎样生活过来的?当代的文学没有对其做出反映。

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五千万人口,足足抵得上一个西方大国的人口,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也不算短。于是我拿起笔,不是批判,不是颂扬,只是为了客观地讲述一段不曾被文学记载却真实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过的故事。 OnhYLCw+Ww9DxJS0az8rOew83jfsXN+YtuN+4Mt8KNJ0dCgc4PM9W46iS9CJGk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