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章
爱因斯坦的光子

离开专利局的“修道院”成为令人尊敬的大学教授之后,爱因斯坦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他日常生活中的朋友日渐增多,其中自然也不乏红颜知己。与此同时,他和妻子米列娃的关系每况愈下。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米列娃对自己的家庭主妇境遇越来越难以忍受,时常焦躁发脾气,以至于爱因斯坦和来访的客人都认定她患有精神分裂症。爱因斯坦参加索尔维会议尤其让米列娃既兴奋又嫉妒。她渴望自己也能躬逢其盛,与世界一流物理学家面对面交流。但爱因斯坦已经对她失去耐心。 [2] 172

爱因斯坦在苏黎世的站台上向普朗克和能斯特举起红玫瑰之前并没有回家与米列娃商量。他清楚米列娃对苏黎世情有独钟,绝不愿意再次搬家。但他自己心意已决。柏林是德国的科学、文化中心。柏林大学拥有着普朗克、能斯特、维恩、鲁本斯等一流学者。他们提供的特殊待遇更是令他无法拒绝。

1914年4月,爱因斯坦到柏林走马上任。有了丰厚的薪金,米列娃为他们一家挑选了一间宽敞舒适的公寓,还有一个阁楼作为爱因斯坦的书房(图10.1)。

然而,不到三个月,米列娃就带着两个孩子离家出走,躲进哈伯的家里。哈伯夫妇这时已经成为爱因斯坦夫妇的亲密朋友,不得不承担起婚姻调解员的角色。后来爱因斯坦郑重其事地撰写了一份合同,共四大款十来条,涵盖做饭、洗衣等日常责任和两人公开、私密关系林林总总,正式将米列娃贬至比保姆、仆人还不如的地位。

图10.1 爱因斯坦在柏林家中书房里

米列娃屈辱地签了字,带孩子回家。但即使这么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没能维持几天的和平。经过哈伯夫妇的再次斡旋,他们终于达成一份分居协议。7月29日,米列娃带着两个孩子在爱因斯坦最好的朋友贝索陪同下离开柏林,重回苏黎世生活。在火车站告别后,爱因斯坦才真情流露,在哈伯面前孩子般痛哭了大半天。 [2] 184-188, [16] 119-120

三天后,玻尔兄弟俩也在那火车站匆匆而过。他们无暇去拜会爱因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骤然爆发彻底摧毁了爱因斯坦向往已久的柏林学术、文化环境。他惊讶地看到普朗克、能斯特、哈伯、维恩,还有伦琴、莱纳德等都参与了93名德国知识分子联名的一封公开信,为德意志的军国传统及在这场战争中的侵略行为辩护。

为了柏林这个职位,爱因斯坦已经恢复了少年时放弃的德国国籍。但他依然反对军事暴力,秉持和平主义立场。他参与了一些和平团体活动,还在另一封针锋相对的公开信上签了名。那封信只征集到区区五个签名,没有任何影响。

在他身边,已经50岁的能斯特穿上军装,由妻子监督在自家院子里操练行军、敬礼。随后,他开着自己的车子上前线,志愿为军队提供通信、救护等服务。他跟随着德国军队深入法国领土,直到看见天边出现巴黎的城市灯火。

从前线归来,能斯特试图为军队研制不致命的毒气供战场使用,但发觉哈伯已经抢了先。哈伯是本生的学生,几年前在合成氨的化工技术上取得成功,为化肥、炸药生产做出重大贡献。战争开始后,他又潜心氯气的研制和使用,为前线提供一种新式武器。已经从英国归来的盖革与弗兰克、赫兹等年轻物理学家也都参与了这一项目。他们跟随哈伯开创在战场上大规模施放致命毒气的先河。 [17] 91-95, [16] 120-121, [2] 205-209, [5] 168-169

爱因斯坦无意卷入政治、战争的旋涡。除了偶尔表示异议,他选择了自己躲进物理学的避风港。在这个剧烈动荡的时刻,他的科学事业与家庭生活一样,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当爱因斯坦在1905年用量子概念解释光电效应时,他的新思想因过于惊世骇俗无法让人接受。在那篇论文中,他还提出一个直截了当的预测:金属中逸出的电子最大动能会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其系数正好就是普朗克常数。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检验手段。它不仅能验证爱因斯坦的理论,还能从光电效应中测量出普朗克常数。那会是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普适性的有力证据。非常遗憾,当时莱纳德等人的实验设备缺乏足够的精度,无法证实这一预测。倒是远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Millikan)埋头苦干了近十年才在1914年得以成功。

密立根专注于精确测量最基础的物理常数,已经在几年前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oil drop experiment)测量出电子的电荷数值而声名远扬。光电效应却是一个更为困难的测量。密立根其实并不相信爱因斯坦的理论,认定光的波动性无可置疑。但他最终大失所望,不得不报告实验结果与爱因斯坦的预测完全相符,“尽管这个没有道理的理论违背了我们所理解的光的一切。”

不过在那之后,密立根与当时大多数物理学家一样依然坚持爱因斯坦的量子理论站不住脚。 [21] 67, [8]

在1909年的萨尔茨堡会议后,爱因斯坦在一步步推进量子概念的进程中遭遇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他实在找不出在麦克斯韦方程中引入量子因素的途径,因此无法构造一个完整的光量子理论。故而1911年的索尔维会议后,他决定搁置这个让他几年中一无所获的努力,改弦易辙专注于他在专利局时产生的“最快乐的想法”,推广他的相对论。经过四年艰苦的不懈努力,他在1915年年底成功地推出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5] 153-160

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广义相对论的横空出世颇令人惊叹。但作为一个优美的数学体系,它也“高高在上”,除了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异常之外,似乎与世无涉。费了极大功夫将他招到柏林大学的能斯特不以为然,调侃爱因斯坦在不相干的领域瞎搅浑水,捡芝麻丢了西瓜,将量子理论的前沿拱手让给了玻尔。 [5] 181

的确,爱因斯坦没有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丹麦小伙子会趁他无暇顾及时在原子模型上实现了量子理论的重大突破。

当他第一次听到朋友描述的玻尔模型时,爱因斯坦立刻就明白了玻尔是如何取得了这个历史性的突破。

在经典物理中,物体吸收、发射电磁波是通过共振的机制。它们中的电子以某个频率进行周期运动,可以吸收或发射同一频率的电磁波。这就如同收音机寻找不同电台时的调谐过程。

电子绕原子核公转的圆周运动也是周期运动。绕轨道一整圈所需的时间是周期,其倒数便是频率。因此,这个电子应该会以这一频率吸收、发射电磁波。然而,玻尔却规定了这个轨道运动是稳定的,既不会发射也不吸收电磁波。发射、吸收电磁波发生在电子在两个不同轨道之间“跃迁”的过程,其频率与电子的轨道运动没有关系,却取决于两个轨道的能量之差值。

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理概念,没有任何来源。爱因斯坦自己就从来没有想到可以有这样的机制,因而曾经在这条思路上浅尝辄止,未能找到突破点。在听到玻尔模型成功预测氦离子光谱之后,他喃喃自语:“看来这会是真的——电子的辐射频率与它运动的频率没有关系。”于是,他惊叹这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5] 179-180

爱因斯坦毕竟是爱因斯坦。他不仅立即领悟了玻尔这个革命性的创见,也同时意识到玻尔同样存在浅尝辄止的缺陷。1916年,广义相对论大局已定之后,他又把注意力转回这个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量子问题。

玻尔对原子结构的几条硬性规定让他得以解释氢原子、氦离子的光谱,但他没能对电子在轨道间的跃迁,对吸收、发射电磁波做出任何物理描述。他眼中只有一个孤立的原子。

然而,电子吸收能量跳上高能量的轨道需要一个前提:原子周围有着合适的能量子存在。爱因斯坦认为这不是原子独自的行为,而是作为物质的原子与作为辐射的电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大量的原子处于电磁场的包围中,它们通过对电磁波不断地发射和吸收达到热平衡。

这样,电子在向高能量轨道上跃迁时,是因为受到了电磁场中能量子的激发。这依然类似于传统的共振,只是共振频率与电子正在进行的轨道运动不再有关系。爱因斯坦把这个过程叫作“受激吸收”(stimulated absorption)。因为它的发生取决于周边电磁场中有多少可供吸收的能量子存在,其可能性与所需频率上的电磁场强度成正比。

反之,当电子处于高能量的轨道上时,爱因斯坦指出它往下跳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其一是与吸收时同样,因为与电磁场的共振而跃迁。这是受激吸收的反向过程,叫作“受激辐射”(stimulated emission)。其可能性同样会与电磁场在该频率上的强度成正比。

但即使没有电磁场的存在,高能量的电子自己也能跳下来,以达到热力学上更稳定的低能量态。他把这个过程定义为“自发辐射”(spontaneous emission)。这个过程与电磁场无关,是原子自身的行为。

有了这些具体的物理过程,看它们如何达到平衡态正是爱因斯坦的拿手好戏:这就是他过去在布朗运动、电磁波压强中已经得心应手的统计现象。于是他很快推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只要按照玻尔的假设,被吸收或发射的能量等于两个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别,与之热平衡的电磁场就是一个符合普朗克定律的黑体辐射场!

这样,爱因斯坦第一次严格地推导出了普朗克定律。这个新的推导过程浑然天成,不像普朗克的绝望之举那样依赖于数学戏法。他也不再需要普朗克假想的谐振子,取而代之的是玻尔的原子。这是黑体辐射中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最接近实际的模型。

因此,爱因斯坦颇为得意地指出:这个推导只有几个非常简单的假设,引用最朴素的物理原理,推导本身丝毫不费功夫,便得出了过去需要大动干戈才能得出的普朗克定律。说明这是一个可靠的模型,“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理论发展的基石”。 [5] 184-187

普朗克定律在原子与光的相互作用中自然的出现是爱因斯坦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表明玻尔的轨道跃迁绝非空穴来风。但更进一步,爱因斯坦还发现当电子在发射、吸收能量子时,它失去或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一份能量,还伴随有一份动量。与能量一样,这个动量的数值也与能量子的频率成正比。

普朗克心目中的“量子”只是一个“份额”的意思。他的原意是能量只能一份一份地被吸收或发射,不能比这个份额更小。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个纯粹的数学手段,没有任何物理含义。

爱因斯坦这时的能量子不仅有一定的能量,还同时有一定的动量。这便与电子、原子等无异,是一个实实在在、物理的粒子。

七年前,当他从电磁场的压强计算得出黑体辐射同时具备波和粒子的特性时,他没有具体去追究一下那像粒子一样的压强是怎么出现的。直到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光量子与电子一样可以通过撞击传递动量,便产生了压强。

他没有为此去生造一个“光子”的名称,仍然一如既往地将他的能量子称为“光量子”。但他已经确信无疑,这光量子是真真实实的粒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光子。 [25] 8,14; [5] 187-192

与能量不同,动量不仅仅是一个数值,而且还有方向 。当原子发出一个光子时,它必须是针对某个方向释放,给它一定的动量。同理,它也只能吸收来自某一个方向的光子。

我们在黑暗中开灯,整个屋子会同时明亮起来。因为光速非常大,我们无法察觉这中间的过程。如果我们想象光的速度很慢,就能“看到”光从灯泡中出来同时向四面八方扩散。就像水池中间被投进一块石头时的水波,经典物理中灯泡发出的光是以一个球形的波从灯泡漫延至房间里每一个角落。

然而,如果光源只是一个单独的原子,爱因斯坦指出它发的光不可能是一个球形波,而是一次只能向一个方向发出一个光子。灯泡里有着太多的原子。它们各自随机地向各个方向发射光子,合在一起的总体效果才让我们感觉到一个球面的波。

他再一次颠覆了光的波动学说。

在1916和1917两年间,爱因斯坦针对辐射问题接连发表了三篇论文。最后一篇,《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 集之大成,是现代辐射理论的开山之作。

十年后,英国的后起之秀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在已经成熟了的量子力学基础上结合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发展出量子电动力学,全面完善了辐射理论。也是在那之后,爱因斯坦的先见之明才真正为人了解:狄拉克发现爱因斯坦当初所做的几个假设完全合理,被他的新理论逐一证实。

半个世纪后,爱因斯坦的受激辐射概念导致了激光 的出现。在那之后,他所描述的光被吸收、发射中伴随的动量转移又带来了现代的激光制冷技术。

但即使是爱因斯坦,他在1917年时也不可能想象到这辉煌的未来。那时他对另一个问题深为困惑。在那篇论文的结尾,他忧心忡忡地写道:“这个理论最薄弱的所在,是它把辐射的时机和方向都归结于‘机会’。”

早在20年前,居里夫妇在描述放射性现象时曾感慨,“自发的辐射是一个神秘的谜,一个深奥的惊愕。” [5] 114 具有放射性的不稳定原子为什么会衰变,在什么时候衰变,这些问题20年后依然没有答案。

卢瑟福发现的半衰期可以定量测定衰变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一半的原子会发生衰变。但哪一半原子会衰变,这个决定由谁做、如何做出?如果只有一粒原子,它在那个半衰期结束时会有50%的概率发生了衰变。这粒原子如何决定在什么时候衰变,或干脆不衰变?

爱因斯坦的辐射理论也充满了这样的“机会”:电子无论是吸收还是发射光子都有着一定的可能性,或者完全自发或者与电磁场的密度有关。具体到一个电子,它什么时候吸收光子,什么时候发射光子,往哪个方向发射光子……都完全是随机的事件。

卢瑟福第一次看到玻尔的模型时就曾疑惑电子跃迁时如何能知道在哪一个轨道上停下来。让爱因斯坦更为纠结的是,电子如何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起跳?与玻尔一样,他也没有答案。偏偏他自己的理论证明了自发辐射的存在。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机制,原子就无法与电磁场达到热平衡。在论文中,他犹犹豫豫地猜测那可能是与放射性一样,源自某种未知的物理机制。

作为有自主思维能力的人类,我们做随机选择时经常会以扔硬币来定夺。原子当然没有这个本事。难道,冥冥之中会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在为原子掷骰子? pfBGrepAxWLo4CZW5ms2Ru1ymz5SeyQTVFQJBf9X4EiALACqX6E4LNPuvo0BI+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