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5G系统的应用场景

基于不同类型的5G通信场景、应用及服务需求,通过提取其共性特征,国际电联(ITU)最终将5G的典型应用场景划分为3个大类,分别是增强型移动宽带通信(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以及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基本的业务与场景划分情况如图2-1所示 [3]

图2-1 ITU对未来通信系统的基本业务与场景分类 [3]

2.2.1 增强型移动宽带通信

移动宽带通信旨在满足人们对多媒体业务、服务、数据的获取及交互需求,这些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更新,相应地也需要进一步构建增强型移动宽带通信系统加以适配,从而满足来自各个应用领域的最新通信支撑要求,以及来自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具体来说,目前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可细分为两类,分别是热点覆盖通信和广域覆盖通信。

对热点覆盖通信来说,其特征是在一些用户密集的区域或事件中,往往存在极高的数据吞吐量需求和用户容量需求,而与此同时,该场景下用户对移动性的期望相比广域覆盖场景有所降低。例如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聚集的观众可能存在极高的数据传输需求,但用户有可能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且周围环境相对稳定。

对广域覆盖通信来说,业务的无缝覆盖以及对中高速移动性的支持将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任何用户都不期望业务服务时断时续,当然用户数据速率的提升也必不可少,但是相比于局部热点覆盖业务来说,广域覆盖场景下的用户数据速率要求可以稍作放松。因为在保证广覆盖、中高速移动性的同时要求极高的传输速率对于通信系统的设计、构建、运营来说都将是极大的挑战。

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的特点是将上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升级,并进一步细分广覆盖和热点高速率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和能力。

2.2.2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是5G系统三大典型场景的重要支撑部分,主要面向一些特殊部署及应用领域,而这些应用中对系统的吞吐量、时延、可靠性都会有极高的要求。典型的实例包括工业生产过程的无线控制、远程医疗手术、自动车辆驾驶、运输安全保障等,可以看出在这些应用中任何差错、延迟带来的后果都将非常严重,所以相比普通的宽带传输业务,这些需求将会在时延和可靠性方面带来额外的极端性能指标要求,以及很高的资源开销与成本代价。考虑到上述各方面的因素,有必要在5G系统构建过程中将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与普通的增强型移动宽带通信加以区分,开展专门研究、设计和部署。

2.2.3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是另一类极具特点的5G场景,其标志性应用是以智能水网、环境监测等为代表的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与应用,这类通信系统的首要特征为终端规模极其庞大,此外,其特点是这些大规模连接的设备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往往较小,时延敏感性也较弱,同时还要兼顾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以满足大规模机器设备能够实际部署的市场条件。

综上所述,eMBB、URLLC、mMTC构建出了5G时代的三大典型场景。图2-2从场景与特征指标对应的角度出发,再次诠释了这三大场景的不同与联系。可以看到,eMBB业务是5G时代的基础通信场景,其在各项5G关键性能上都有较高的要求,但对超大规模连接数、极端低时延高可靠传输没有强制性要求。mMTC和URLLC类业务分别对应了两类不同特征的特殊通信需求场景,各自强调了大连接数以及低时延、高可靠传输的特征,以弥补eMBB自身设定的不足。

图2-2 ITU对5G三大场景的关键指标分类 [3] LBi2lyQuAxRcz++oPRKIhXz2AxAeVW+DVymHOcdPs0CHXqbJeajhI0iVOV6mmS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