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 为什么是共创

这是一个动荡、复杂的剧变时代。新冠疫情的暴发与大流行,深刻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工作与生活。事实上,我们早已踏入剧变时代,疫情只是以一种极端猛烈的方式唤醒了我们对所处剧变时代的认知。在全球化、多元化以及信息技术大变革等力量的纵深影响下,现实世界中的各类互动与互赖关系已然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预测未来和管控风险的难度加剧,这造成诸多事件面临混沌和失序。一方面,剧变时代是对我们身处的复杂外部环境的刻画;而另一方面,我们在环境中所要应对的问题也更多体现为难以清晰界定、非结构化的顽劣问题。当剧变时代叠加顽劣问题,很多曾经认为有用的经验、模式与方法因其前提假设的被颠覆而开始“失灵”。

剧变时代和顽劣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几乎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无论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抑或家庭和个体;无论是叱咤风云的行业领袖,还是初出茅庐的创业者,若仅仅基于已有的经验与认知,孤立地采取线性或连续的规划思路,在诸多困境下都可能是徒劳的。本书将试图阐释为何共创是我们应对剧变时代与顽劣问题的一个重要“武器”。共创突破单一主体进行创新与实践的局限性,超越所谓的部门、专业领域以及层级,强调多元主体之间持续性地互动、协作、学习与反馈。

→ 任何组织和个体都可以借助共创来应对挑战

本书从一个一般性的视角来阐释共创。共创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近年来却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及实务者的关注与讨论。然而,已有对共创的讨论大多都限定在某一具体情境,比如产品设计、商业模式、企业生态、公共治理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讨论共创的语境不同,对共创的解读也各有侧重,这也使得很多概念容易被混淆使用,如产品交互设计、众包与众创、开放式商业模式、创造共享价值等。事实上,共创的意义并不只体现在生产活动或商业活动中,共创目标也并不局限于商业利益。本书对共创的阐释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应对各类复杂挑战的一般性视角。共创可以服务于不同主体并创造多个层面的价值: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家庭或个体,都可以借助共创范式来应对困境和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类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呼吁对共创方法的认识和掌握,但并非主张共创是用来应对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或唯一路径。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环境系统×问题”的分析矩阵,以助于更好地判别我们的处境,并选择最契合的应对范式。矩阵呈现了“简单环境系统×可驯服问题”“复杂环境系统×可驯服问题”“简单环境系统×顽劣问题”“复杂环境系统×顽劣问题”等情境,不同象限包含过去、今天和未来我们面临的各类挑战。面对前三个象限的挑战,我们运用过去已熟练掌握的分析范式、权变范式与迭代范式等仍可以是行之有效的。而当我们面对复杂环境系统和顽劣问题的交织叠加时,共创则可能是最为根本有效的应对范式。共创作为一种整合了分析、权变与迭代的集体努力,能够汇集多元的视域来看见问题和挑战,并凝聚集体的智慧来应对挑战。不同的组织和个体,需要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问题加以区分并综合分析,进而把握有效的应对方向。

→ 系统掌握共创方法论—场域、过程与工具

共创的促成并非易事,共创也绝不是只要大家有合作意愿就能够自然发生的。无论是共创的召集者还是参与者,都需要了解和掌握共创的方法论,这包括共创的场域、过程与工具。营造共创的场域,是为多元、跨界的主体走到一起提供平台和空间,形成并维护他们的共同愿景,并支持他们持续、有效地展开互动。由于专业领域、身份或层级的不同,多元主体在价值导向、认知、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互异甚至互斥的张力,这带来了共创的难度。有效的场域则具备催化、使能和学习三个重要功能,促进多元主体共同看见问题和挑战,在场域中分享信息、观念和思考,并不断进行碰撞和相互启发。

共创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应对复杂环境下的顽劣问题,我们可能要放弃从一开始就得到完美答案的想法,因为有效的方案很难通过预先的分析和计划来确立。共创范式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之上,集体智慧是在互动、行动与反馈中不断被激发的,应对思路和方案可能无法预设一个清晰的起点,而是要在试验和迭代过程中才会浮现出来的。因此,本书提出了一个“原型—试验—反思—迭代”的共创过程,这颠覆了传统的分析或规划思路,由原型替代蓝图,由试验替代实施,由反思替代评估,由迭代替代规划。在此过程中,多元主体进行持续地观念碰撞、思想交流、协同行动与集体反思,而应对方案也会在原型呈现、分布试验、迭代更新等过程中不断完善。在共创相关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工具可以帮助加速共创的过程或催化出更好的共创结果,如欣赏式探寻、圆圈分享、世界咖啡、3D建模等。

→ 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晶

本书呈现的内容是理论对话与实践经验相融合的成果。依托于应用哲学的视角,本书对环境系统和问题进行区分并构建分析矩阵。本书对共创内涵的界定与阐释,则借鉴了管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此外,笔者团队在管理实践、组织共创活动、课堂交流与反馈等方面的经验,帮助了我们构建并完善关于共创的价值、方法与工具。

本书笔者王超教授曾担任多家国际机构在中国的 COO、CEO 和首席代表,并参与多家国际、国内基金会和国际机构的治理与咨询工作,管理与实践中深切感知到共创的价值与意义。王超教授还曾担任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跨界创新领导力(IDEAS)的首席教授,也是清华大学社会创新实验室(Ci-Lab)的创始人。就本书所阐释的共创相关理念,两位笔者在高校课堂进行过数次讲解与交流,同时也在企业、金融机构、公益组织等进行过数次宣讲,收获了诸多宝贵的现场反馈。近年来,本书的两位笔者共同组织和参与了数十轮的“共创工作坊”,主题涉及可持续金融、企业战略变革、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试图通过共创和社会实验的方式为应对当下剧变时代的一些顽劣问题贡献思路,并努力开发一系列方法与工具。

本书成稿离不开众多师生、朋友及机构的帮助和支持。感谢苏孟玥和邱敬甯同学,她们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与了大量的资料整理与内容完善工作;感谢博士后张晗,她在共创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写作中做出了宝贵贡献;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姚洋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王名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杨东宁教授和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的程刚教授等对书稿的悉心审读,并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同时,重点感谢博时基金的王德英、黄瑞庆、万琼等团队同人,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的马蔚华主席以及白虹、李文、汪亦兵等团队同人,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的刘京会长、田汉副会长、武雪松副会长以及余毅秘书长,北大国发院校友部的程军慧老师、施静老师和赵晔老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的蓝煜昕老师、史迈老师、高晓丽老师以及博士生林顺浩、单良。他们和笔者一同深度参与到各主题下的共创实践中,基于行动为本书中的诸多重要思想提供了启发。 cKDLYKz3a+8ix12KuAmEYjHrJREno+Jmolj3hJgPMtUjuXdRjeP76h/jU8l5Zu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