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从“机械思维”到“量子思维”

从牛顿时代到量子时代,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层次和方法论不断深入,人类理解和思考世界的维度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机械思维下强调静态、孤立和不变,而量子世界的运行法则是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

◆3.1.1 机械思维缘起

机械思维的火花缘起于古希腊时期。从实践中总结梳理得到基础公理,再利用因果逻辑架构起理论,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家们朴素的思考辨识和推理策略。中世纪末期,伽利略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也为牛顿力学奠定了初步基础。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此建立起完整的机械力学体系。机械论作为自然观与方法论,把天体机械运动的物理规律,扩展到对世界普遍规律的概括,形成了现代“机械思维”的原型。

观察整个机械思维缘起、发展和成形的历程,除了起到奠基作用的牛顿,还有众多代表性人物从各个学科和不同领域填补着机械思维的宏伟蓝图。比如弗朗西斯·培根,其创立的培根哲学是科学归纳法和现代试验科学的开端;托马斯·霍布斯将培根唯物主义的思想架构化,建立起首个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约翰·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一书中,对近代机械意识形态的完善进行了详细补充;德尼·狄德罗不仅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还看到了物质的多元性;保尔·昂利·霍尔巴赫阐明了物质第一性与意识第二性的物质意识关系。

机械思维将抽象的方法论原则与来自事实的经验证据相融合,推动了近代众多学科的发展。在物理学领域,牛顿用演绎的方法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流体力学等;在光学领域,基于机械还原论的指导,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不断成熟。此外,机械思维助推了化学从冶金术中的脱离,桥接了冶金化学和医药化学,使人们从更深的元素层次研究键价问题的本质。机械思维还启发了生物学中分类学以及类比法的发展,生物学家们开始从系统的角度,思考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生理结构,比如包含心脏、静脉和动脉在内的血液循环系统等。机械思维影响最直接和最广泛的成果则是工业革命。机械思维催生下的近代科学革命,以18世纪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改良为起点,使人类迈进工业化时代。这场全方位的技术革命不仅解放了个体劳动者的双手,让大机器和规模化生产的成果融入人们的吃穿住行,还让大工业资本以及工业生产体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3.1.2 量子思维涌现

量子理论由爱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科学家共同提出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走进新旧交替的阶段。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电磁振荡只能以“量子”的形式发生)以及“能量子”概念掀开了量子理论的序幕。爱因斯坦在“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光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指出,光的能量在辐射、传播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基于量子的形式,电磁场和辐射场均由一个个不连续且不可分的能量子组成。在光量子学说、光电效应学说等基础上,玻尔理论、德布罗意物质波以及波动力学等将量子力学的研究推向了高潮,涌现出“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几率波”“电子自旋”“非局部作用”,以及关于“能量场”“全息场”等的丰硕研究成果,也使得量子物理学成为影响深刻并被广为接受的科学化理论体系。量子思维超越了牛顿式思维中的“确定性”“秩序性”和“可控性”假设,其影响也波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产业变革。众多科技领域以量子技术为支撑向更加精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或新兴产业的内容形式以及结构格局也在量子思维影响下迅速迭代、更新和演化。

在管理领域,量子思维也深刻影响到管理理论及实践,形成了“量子式管理”这一管理学前沿命题,也推动着管理实践领域的革新。20世纪90年代,牛津大学教授丹娜·左哈尔首先提出基于量子思维的管理理论并指出:“科技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改变,而企业领导力也必须随之调整。”量子式管理认为当代管理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动态演化性以及复杂性,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迹可循或有律可遵的,因此组织需要抛弃工业时代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机械思维模式。

量子式管理强调:企业是一个内含若干变量并动态演化的有机组织,其必须持续不断地变革与创新,在无序中构建有序;企业要尊重个体价值和微观力量,重视员工、客户以及供应商等多元主体参与,强调个体互动下涌现的智慧;摒弃完全的个体权威,打破科层的边界,通过向下赋能和扁平化实现组织内主体的自我驱动和使命势能;组织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利益或效率,而是尊重多元的价值导向,形成共识、共担、共创、共享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和共赢互补的组织关系;最终由内而外地构建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生态,探索个性化的商业成长路径。

沿袭量子思维,“量子领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16年丹娜·左哈尔出版《量子领导者:商业思维和实践的革命》以来,量子领导逐步得到学术与实践领域的接纳与认可。在机械思维下,领导者既是群体员工的精神领袖,又是通晓战略战术的全能选手。而在剧变时代与顽劣问题交织叠加的当下,个体认知的局限性使前述“全能型”领导者只能成为神话。领导者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还要作为组织赋能者和实践参与者而存在。在激发员工潜力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共同愿景、共享价值以及扁平化的决策支撑架构将起到重要作用。而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具有超越自我、信任下属、放权赋能以及尊重多样性等量子领导的特质。

◆3.1.3 两种思维对比

机械思维的核心与本质是确定性和因果关系,这深刻影响了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序、路线、形式和方法。确定性(或可预测性)是机械思维的前提保障。机械思维下,我们默认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些规律是确定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被寻找得到和简单描述的。因果关系是机械思维的运行逻辑,是机械思维得以实现演化推导和进行现象解释的根本所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由确定性前提所概述的各种公式定理都遵守因果关系,进而帮助我们描述、解释和预测万事万物。

量子思维摒弃机械思维的“确定性”“秩序性”和“可控性”原则,强调事物的“不确定性”“整体性”“不可分离性”等基础特征。在量子思维的世界里,万事万物是一个存在深层次联通且不断动态发展演化的有机体。量子思维用整体的、辩证的、概率因果的以及非线性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极具不确定性、易变性的环境下,量子思维具有先天适用性。对机械思维和量子思维观点的归纳总结,可以从以下哲学维度和管理维度进行对比分析(见表3-1)。

表3-1 机械思维和量子思维对比

资料来源:整理自辛杰,谢永珍,屠云峰. 从原子管理到量子管理的范式变迁[J]. 管理学报,2020,17(01): 12-19+104.

哲学维度。 确定性前提下,机械思维遵循严格决定论,即只要知道事物的初始状态,借由因果法则,就能对其未来状态进行精准预测。但量子思维考虑到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相伴相生的不可避免的随机性,并将不确定性融入概率因果论中。机械思维强调事物的客观独立属性,倡导用拆解、孤立和分析式的方法应对及处理问题。量子思维在本质上却是“整体性”或“关系性”的,事物的产生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是与其他事物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显在结果,事物的存在需要依赖“关系”,也只有通过“关系”才能正确定义和合理描述;而在机械思维下,事物可以独立于任何测量方式而保持其客观属性,量子思维则指出,事物不可能在未被干扰的情况下被测量、观察和感知,人的参与改变甚至决定着事物的呈现状态或发展结果。在“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人作为观察、测量和认知的主体,发挥着主导和枢纽作用。量子思维还突破了机械思维中“非此即彼”的矛盾观,将“矛盾悖论”由“对立排斥”转化为“互补协同”,在冲突中谋求和谐,在对立中构建统一。世界也不再是机械思维中一个已经完成的、有待认知的客观对象,而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持续发展和永恒生成的流动过程。

管理学维度。 机械思维依托于确定客观的事实和可预测有规律的调查数据,使得管理者可以通过科层制组织体系实现有效管控和决策。量子思维则尊崇灵活随机和整体系统的思路。在认识到客观世界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前提下,量子思维主张领导和下级既通过层级化、正式化的结构渠道进行交互,也依靠非层级的非正式化网络关系积极协商,进而构建扁平化、多元化的平台型组织,激发每个个体的创新创造潜能。在这种弹性的组织结构下,量子式管理更有利于形成多元性、创造性的决策结果,实现组织整体大于部门之和的管理效能。 Vv3yehzboiXGE0qCiddUKalxOjyB8EQ3B+dLSX0K4Vs8YdVj3iBQYBH1sCdeH8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