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努尔哈赤与大明王朝开战

1 与大明王朝开战的借口:“七大恨”

公元1618年春,羽翼已丰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正式向明廷开战。这“七大恨”,就是他心目中与明结怨的七件令他恼怒异常的事情。

第一,明朝害死努尔哈赤祖、父;

第二,明朝背弃誓言,遣兵越界,护卫叶赫部;

第三,明朝违背誓言,指责建州杀害出边采人参、挖矿的汉人,逼令建州十人偿命;

第四,明朝派兵驱逐住在柴河、三岔和抚安等三处的女真人,让其退出耕地;

第五,明朝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经吞并的哈达地区;

第六,明朝支持叶赫部,使原来许嫁努尔哈赤的叶赫老女转嫁蒙古;第七,明帝听取叶赫部谗言,派人送信给后金侮辱建州。

努尔哈赤起兵时的“七大恨”木刻揭榜

“七大恨”绕了半天无非就是四件事: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粮食危机、部族矛盾。

但这其中第二、第六、第七条涉及海西女真中最为强大的一个部落——叶赫部。还有一个“叶赫老女”,她本是努尔哈赤的未婚妻,然而竟被转嫁,就是夺妻之恨了。

“叶赫老女”是叶赫贝勒的妹妹,既是红颜,又是“祸水”:当年叶赫为了联络建州,将其许给努尔哈赤,可后来又同时许给了哈达、辉发和乌拉三部贵族。结果这三个部落都被努尔哈赤灭掉。后来蒙古扎鲁特部也要娶她,叶赫老女誓死不从,最后被许给了蒙古喀尔喀部。

建州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家非常气愤,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要发兵把她夺回来。但努尔哈赤当时说:“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可以打他(叶赫),可为了一个女人打他不好。这个女人许配给我,我都没有那么生气,你们那么生气干什么?”于是叶赫老女最终就嫁到了蒙古。

至于“七大恨”里重提此事,便成了一个历史谜案。

2 改变东北格局的萨尔浒大捷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在宣布“七大恨”之后,一举捣毁抚顺、攻取清河。明游击将军李永芳投降,后金掠去人畜三十万。1619年春,努尔哈赤再次率兵攻打叶赫,攻下20余寨。

大惊失色的明廷从福建、浙江、四川、甘肃调集88000人与朝鲜兵13000人,以杨镐为辽东经略,采用分兵合击的战术进攻兴京,企图一举摧毁努尔哈赤政权。叶赫也派兵援明。萨尔浒之战由此打响。

努尔哈赤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策略应敌,先在萨尔浒击破明军主力杜松部,然后北上尚间崖(位于萨尔浒西北30里处)击破明朝马明部,随后向南急返兴京击破明军刘綎部与朝鲜姜弘立部。最后,各路明(朝鲜)军均为努尔哈赤所破,杜松、刘綎战死,马明逃脱,姜弘立被俘,后金对明朝从防御转入进攻态势。

此后,努尔哈赤迅速消灭了叶赫,并占领野人女真三部中的窝集部的大部分。

至此,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努尔哈赤终于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

3 辽东地区的拉锯战

萨尔浒战后,明廷任命通晓军事的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积极防御,使努尔哈赤无法施展。后来熊廷弼被不懂军事的袁应泰代替,其守备松懈,终为努尔哈赤所破。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辽阳。

在这种情况下,明廷被迫再度起用熊廷弼。然1622年,努尔哈赤大破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所部,夺取辽西重镇广宁。熊廷弼兵败被斩、传首九边,王化贞弃城丢官、下狱论死。

明廷又派天启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为辽东经略。孙承宗上任后整军备粮,积极防御,还任用袁崇焕修筑宁远城,加强战备。之后整整四年,辽东地区没有大的战事发生。

由此努尔哈赤判断,与明朝的战争不是一日之功,于是决定迁都沈阳。

4 决议迁都沈阳

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如果以历史眼光审视,此举实出人意料:辽、金二朝曾设五京,都没有沈阳;元、明二朝设在辽东的军政中心,也在辽阳,不在沈阳。

因此这个决定遭到贝勒诸臣反对。他们提出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东京辽阳已在建设。本来年景就不好,如果再迁都沈阳,就又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努尔哈赤则坚持己见。史载其论断是:“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素护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

由此可见,此时的努尔哈赤已志在天下。他的论断综合考量了历史与地理、社会与自然、政治与军事、民族与物产、形胜与交通等因素,最终说服了众人。

沈阳由此开历史先河成为都城,后经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经营,最终在清朝迁都北京后成为陪都。

袁崇焕石刻像(拓片) NlwCKoeFQYqBU3GgdvtgVAmewiWvDbOWxWdVS9Pas1Nmv9FsXFyAC0aihLCEjp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