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八旗内部矛盾——两黄旗和两白旗之争

1 黄白两旗矛盾缘起

说到八旗内部黄白两旗的矛盾,其源头要一直追溯到皇太极时的改旗。

皇太极即位后,便将自己掌握的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分居左、右翼之首,大大提高了原两白旗的地位;而将努尔哈赤留给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三人的两黄旗改为两白旗,居左翼之中,地位下降。由此埋下两旗矛盾的种子。

顺治初年,八旗贵族在京师附近大规模地圈地,在分配圈占土地时,摄政王多尔衮利用权势,将原本分给镶黄旗的土地给了自己的正白旗;而于右翼之末——保定府、河间府、涿州等处,另拨土地给镶黄旗。这引起镶黄旗的不满,加大了两旗间的旧有矛盾。

正白旗、镶白旗甲胄

2 鳌拜重新挑起换地之争

结果鳌拜为打击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重提换地一事,要求镶黄旗与正白旗互换土地,再次挑起二者矛盾。

公元1666年,鳌拜唆使八旗以土地不堪耕种为由,提出更换的要求,送交户部。户部则认为土地分配已久,且朝廷在1664年已有民间土地不许再圈的旨意,遂反对圈换土地。

鳌拜则假借世祖章皇帝有旨,凡事俱尊太祖、太宗例执行,于当年夏天命镶黄旗从右翼之末移回左翼之首,并为镶黄旗在北京东北部的顺义、怀柔、密云、平谷四县圈拨土地,造成既成事实。

3 康熙皇帝亲政

圈地事件打破了辅政四大臣协调一致的原则。朝内百官惴惴不安,纷纷上书要求皇帝亲政。

公元1667年夏,索尼病死。索尼虽然在生前倾向鳌拜,却在临死前上书康熙皇帝玄烨,请他亲政。此举为皇帝日后除去鳌拜势力提供了转机。

而此时的鳌拜,却打算趁机提高自己的地位与职权,代替已故的索尼,获取启奏与批理奏疏之权。康熙皇帝见鳌拜愈加跋扈、四大臣辅政体制名存实亡,遂以辅臣履行陈奏为由,奏请太皇太后允许,并私下里拟好了诏旨,于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那天昭告天下,举行了亲政大典。

此后,康熙仍命鳌拜等辅臣佐理政务。

“大清嗣天子宝”金印

4 苏克萨哈之死

这时的苏克萨哈认为皇帝已经亲政,自己又无法应对鳌拜的威胁,唯恐遭其暗算,遂产生引退之念,于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二日)向康熙帝乞请辞职,愿意去守护先帝陵寝。

鳌拜见状乘机诬陷,以苏克萨哈心怀不满、不愿归政皇上为由,罗织大逆等罪状24款,拟将苏克萨哈及其长子处以磔刑,包括余子6人、孙1人、兄弟之子2人等家族14人皆处斩,家产籍没。

康熙以为处分太过,“坚执不允所请”。鳌拜则不顾人臣礼节,“攘臂上前,强奏累日”。皇帝无奈,仅将苏克萨哈改判绞刑,余均从鳌拜所请。

康熙刚刚亲政,鳌拜就将苏克萨哈灭族,此时的他蛮横专权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5 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鳌拜

苏克萨哈一死,辅政四大臣便去其二,剩下的遏必隆唯鳌拜之鳌拜命是从,于是鳌拜更加为所欲为。

而康熙皇帝亲政后,决定收回大权,并准备取消辅政大臣制度。这使鳌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二人早已存在的矛盾就更趋于激化。

这一局面,连出入宫廷的法国传教士白晋也看得十分清楚,他记录道:“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指鳌拜)把持了议政大臣会议和六部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疑议。”

凡朝中大事,鳌拜都召集亲信“在家中议定,然后施行”,即使皇帝不同意,他也强行贯彻。于是他的党羽亦敢怠慢皇上,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NmIEZembRNTheVO+ANxquFtXEP6CCbxP957Cy13BHOzUjnhFkheE9MXMMGg0h/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