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努尔哈赤起兵

1 王杲、觉昌安和塔克世之死

悲剧源于努尔哈赤外祖父王杲争强好胜。

嘉靖年间,王杲驱使诸部落不时掠夺汉人和财物,屡次背叛明军。1574年,明廷官员到王杲寨追索逃人,竟被其部下杀死。于是万历年间,朝廷派总兵官李成梁大举兴师问罪,杀死王杲部千余人,王杲逃走并于1575年为海西女真哈达部所擒,送明廷处死。

王杲死后,他的儿子、努尔哈赤的舅舅阿台为父报仇,不断袭杀明军。1583年春,李成梁率兵直捣阿台的驻地。阿台妻子的祖父(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为保孙女和族人无恙,便暗中归顺明廷,并按照李成梁的部署,同自己的儿子、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一同进城,打算劝说阿台投降。

这时,另一个归顺明廷的建州女真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却立功心切,不顾觉昌安和塔克世的安危,擅自率部攻城。觉昌安和塔克世在城破后不幸死于战火。

努尔哈赤的盔甲

努尔哈赤得到父、祖蒙难的噩耗后悲痛欲绝。他回到家中找到岳父塔木巴晏送给他的“十三副半铠甲”,带着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逃难。

然而一路逃难下来,努尔哈赤却因祸得福,收获颇丰。

2 因祸得福的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逃难路过的第一站是嘉木瑚,借宿在嘉木瑚城主家中,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对日后创业非常重要的人物、后金(大清的前身)五大开国元勋之一的额亦都。

额亦都家世代生活在长白山区,在年幼的时候父母被仇家所杀,他躲到邻近的村子里才得以幸免。13岁时,额亦都手刃了仇人,之后为躲避追捕逃到了嘉木瑚地区投奔他的姑姑。

额亦都看到努尔哈赤志向远大、谈吐不俗,便有意追随他,可是他的姑姑与姑父都因惧怕明廷而反对。额亦都便说:“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哪能庸庸碌碌地活一生?我已经下定决心,请姑母不要担心我!”第二天,他带领村中九个人跟随努尔哈赤。这时的努尔哈赤二十二岁,额亦都十九岁。

努尔哈赤逃难路过的第二站是叶赫部,贝勒杨佳努见他仪表雄伟、器宇不凡,便优礼相待,还把年仅七岁的女儿叶赫那拉·孟古许给努尔哈赤为妻,并送给他马匹、甲胄,派兵护送他回建州老家。

这年努尔哈赤二十四岁,因叶赫那拉·孟古尚在幼年,便暂未行婚娶礼。直到1588年,当叶赫那拉·孟古长到十三周岁的时候,因父亲杨佳努已死,就由她的兄长送亲并完婚。四年后,叶赫那拉·孟古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皇太极。

3 明朝政府的努力

努尔哈赤有了支持者,胆量也逐渐大了起来。他给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官员写信质问说:“我祖、父为何被害?难道你们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吗?”为此要求明廷杀掉尼堪外兰谢罪。

但当时明朝在东北地区最大的威胁不是努尔哈赤一家,而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当中最强大的哈达部,因此非常需要尼堪外兰出力。何况觉昌安和塔克世之死也的确是误杀。因此,朝廷为缓和与努尔哈赤的僵持局面,不仅派官员为“误杀”致歉,还送还觉昌安和塔克世的遗体,赏给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赐“龙虎将军印”并封为指挥使,还额外允诺每年赐银800两、蟒缎15匹。

埋葬努尔哈赤远祖、曾祖、祖父和父亲的辽宁新宾永陵

此时的努尔哈赤余怒未消。他的父、祖冤死,部众叛离,族人心变,兼之得罪了明朝边臣。但他又不敢直接同明朝冲撞,于是只能把心中怒火通通发向了尼堪外兰。

4 努尔哈赤起兵复仇

公元1583年夏,努尔哈赤以报父、祖之仇为名,以岳父塔木巴晏送给他的“十三副半铠甲”和部众三十人为基础,又与苏克素护河部萨尔浒城主、嘉木瑚城主、沾河城主盟誓后得部众百余人后起兵,率领这一百多号人迅速直扑尼堪外兰的驻地图伦城,拉开了女真统一战争的历史帷幕。恰在这前后,海西女真哈达部的首领万汗病死,他的儿子们发生了内讧。随后,叶赫部的首领清佳努、杨吉努兄弟趁机袭击了万汗的儿子孟格布禄。明巡抚李松与总兵官李成梁为此出兵镇压,斩清佳努兄弟,令诸部仍归哈达部孟格布禄约束。清佳努的儿子布寨与杨吉努的儿子那林布禄不服,再次起兵。李成梁领明兵炮攻叶赫城,那林布禄等出降。这些变故使得明廷无暇顾及努尔哈赤。

明朝为表彰李成梁镇守辽东军功而建的石坊

于是努尔哈赤打着讨伐仇人尼堪外兰的旗号,先攻打苏克素护河部图伦城,继而四处攻城略地。他越战越勇,连战连捷,终于在1586年杀掉仇人,随后趁热打铁,继续征伐女真其余部族。 w+am4PDGVTDkz66WIams16UCjraaJgz33YZqrIIh/Se5oakOrCuQ9hmWQ01EYL6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