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多尔衮之死

1 多尔衮之死

公元1649年秋,多尔衮患病。据说是因膝盖受伤,错用石膏敷治,导致病情加剧。随后,他为了调治疾病,也为了改善心情,于十一月中旬率领诸王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猎行乐,却因此受了风寒和劳累,渐渐病重。

重病的多尔衮越来越思念包括顺治小皇帝在内的远在北京的亲人,并开始流露出对于小皇帝不来看望他的怨言。他说:“顷予罹此莫大之忧,体复不快,上虽人主,念此大故,亦宜循家人之礼,一为临幸。”

但话刚刚出口,多尔衮立即就后悔了。他还是想要全力以赴维护顺治小皇帝的名声,于是严令身边的人不得将他的话报告给皇帝。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顺治小皇帝还是来了。这让多尔衮一时手足无措,十分恼怒,严厉谴责手下人帮倒忙。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新的误会发生,多尔衮迅速决定提前移交权力给顺治。

公元1650年春,13岁的顺治皇帝亲政。与此同时,多尔衮率两白旗离开北京,移驻永平府。

1650年12月31日(农历十二月初九)戌时,一代枭雄多尔衮病死在边外喀喇城,时年38岁。

2 多尔衮的结局

多尔衮死后,他生前摄政时强压下去的各种矛盾一股脑儿地爆发了。

其中包括皇帝本人与摄政王的矛盾;以济尔哈朗为首的一批受打压的诸王与多尔衮的矛盾;以及多尔衮亲信大臣内部的矛盾。

公元1651年2月1日(农历正月十二日),福临亲政。一些多尔衮原来的亲信审时度势,投靠了济尔哈朗。此时两白旗群龙无首,济尔哈朗等人认为时机成熟,便上疏皇帝,指控多尔衮“显有悖逆之心。臣等从前俱畏威吞声,不敢出言。是以此等情形未曾入告。今谨冒死奏闻,伏愿皇上速加乾断”。

济尔哈朗等人为多尔衮拟了如下主要罪名:

一、“背誓肆行,妄自尊大”,剥夺了济尔哈朗的摄政权,反立多铎为“辅政叔王”。

二、所用仪仗、音乐、侍从,与皇帝无异;所盖王府形同皇宫;私用皇帝御用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及黑貂褂等殉葬。

三、散布流言,妄称皇太极称帝违背太祖本意。

四、逼死肃亲王豪格,迎纳豪格之妃。

顺治皇帝接到奏疏后喜出望外。他终于等到了报复多尔衮的良机,于是不顾自己一个月前曾亲自追封多尔衮“义皇帝”,断然下令将多尔衮“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籍财产入宫”。

顺治帝为“皇父摄政王”之死颁发的哀诏

专权多年、功勋赫赫的多尔衮,在死后不到两个月就从天上跌入地狱,成了千古罪人!

这时,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告发多尔衮曾“谋篡大位”。没有倒戈的亲信先后被处死或被贬革。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

直到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当政时,才正式为多尔衮平反,下诏为其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清朝一代对多尔衮的评价至此才算有了定论。 sjoYAMQSGg+7PwBFz45Yt0b03Hd/UoLN4GLx1lfNO7KsaDRfgsKqOViWU7OMyco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