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女真的英雄。满语中“爱新”意为“金”,“觉罗”为族,“努尔哈赤”是野猪皮。
而说到女真,我们并不陌生。
从周到秦,女真的先民被中原称为“肃慎”,他们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两汉到魏晋,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期,称“靺鞨”。
清太祖努尔哈赤朝服像
“靺鞨”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个较大的部落。其中,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最北的黑水部最强大。女真族就是“黑水靺鞨”的后裔。
唐太宗时,黑水靺鞨向唐朝纳贡。公元698年,粟末靺鞨建立了震国,感受到极大威胁的黑水靺鞨很快便与唐朝形成了统一战线。公元725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境内设置黑水军,次年置黑水都督府,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纳入唐朝版图。
公元926年,粟末靺鞨政权被辽所灭。这时的黑水靺鞨,则有史载:“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真。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真。”
日后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属于“生女真”,它包括几十个部落,其中完颜部最为强大。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完颜部的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并于公元1115年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推行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的基础。在随后的历史洪流中,中原地区的女真人逐渐与汉人融合,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则继续单独存在。
黑龙江女真之一的“费雅喀人”(清人绘)
女真在明朝中叶时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属于建州女真。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位叫作布库里雍顺的先人。
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的布尔瑚里泊,有三个仙女沐浴。大仙女叫恩固伦,二仙女叫正固伦,三仙女叫佛库伦。正洗间,飞来一只神鹊,口中叼了一枚红色的果子,放在了三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佛库伦看着晶莹鲜红的果子觉得很可爱,便拿着含在嘴里。这果子刚一入口便一下滚进肚里,她便怀了身孕。不久后产下一个男孩,据说这孩子生下来就会说话,长得体貌奇异。长大以后,佛库伦告诉了他,他是因吃红果子生的,叫他姓爱新觉罗,名布库里雍顺。
佛库伦给布库里雍顺一只小船,叫他坐上,告诉他说:“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随后升空而去。布库里雍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到了一个河岸上,便下船折些柳条野蒿铺在地下,坐在上边等待。当时那里正好有三姓争着做酋长,以致动武打斗起来,连日不停。正好其中一人取河水看见了他,回去对大家说:“你们不要争斗了,我刚才去取水,看见一个人,相貌堂堂,很是非凡,一定是上天派下来的。”于是大家都去看他,布库里雍顺告诉他们说:“我是天女所生,特来平定你们的争乱。”并且告诉了姓名。大家说:“这是上天派来的圣人,不能让他白来。”于是大家用手抬着他到家,共同商议推举布库里雍顺为头领,并将本族姑娘许配给他为妻,居住在长白山鄂多里城。
此后,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下传数世,明初传至猛哥帖木儿,为斡朵里部的首领。
公元1403年,明成祖在建州地区设置建州卫,以火儿阿部(亦名胡里改)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1411年,明成祖又在建州地区设置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1433年,猛哥帖木儿被“野人”杀死,子爱新觉罗·童仓袭封。1442年,明廷又分设建州左、右二卫,以童仓掌左卫,以猛哥帖木儿的弟弟凡察掌右卫,遂称“建州三卫”。
《满洲实录》之“三姓奉雍顺为主”图
这样,建州左、右卫实际上是来自斡朵里部共同祖先的两个兄弟部落。他们与建州卫火儿阿部互通婚姻,通过血缘关系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1467年,明宪宗召童仓到北京朝见,并在返回途中将他杀死。与此同时,朝鲜也出兵万人攻入建州卫,杀死建州卫都指挥使、火儿阿部的首领。
建州三卫遭到如此沉重打击之后,部众分裂为八个部落:哲陈、浑河、苏克素护河、董鄂、完颜、珠舍哩、讷殷、鸭绿江。
就在建州女真分裂的同时,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也先后发生分裂。
海西女真也被称为扈伦四部,包括哈达、叶赫、乌拉、辉发。其中尤以叶赫部最为有名。他们的始祖最初并不是女真人,而是蒙古人,原属蒙古部落中的土默特部;后消灭了原属海西女真的纳拉姓部,取其姓而代之;后来又迁于叶赫河岸建国,遂被称为叶赫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叶赫那拉氏。
野人女真又被称为东海女真,分为窝集、库尔喀和瓦尔喀三部。
回过头来继续说建州三卫。1559年,三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的祖父是童仓的后裔、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觉昌安。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是觉昌安的第四个儿子,母亲喜塔腊·额穆齐是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的义女。塔克世有五个儿子:长子努尔哈赤、次子穆尔哈齐、三子舒尔哈齐、四子雅尔哈齐、五子巴雅喇。其中,喜塔腊氏生育三个儿子,就是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还生育一个女儿。后来塔克世又娶那拉氏为继妻,生育一个儿子即巴雅喇。李佳氏生育一个儿子即穆尔哈齐。
在努尔哈赤九岁时,母亲额穆齐因病去世,努尔哈赤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开始是继母那拉氏的白眼,继而是父亲的辱骂。王杲看不过去,就把外孙接到自己家中抚养。
此后努尔哈赤常到抚顺、清河等地经商,广交朋友,学会了蒙、汉语言文字,还爱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从中学习韬略兵法,渐知辽东山川形胜与道里险夷。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到明总兵李成梁部投军,屡立战功,颇受器重。
赫图阿拉城北门
战场得志的同时,努尔哈赤还得到了一个女人的欣赏。十八岁时,他与父亲塔克世分家,入赘佟佳氏,做了辽东富商佟佳·塔木巴晏的上门女婿。他的妻子佟佳·哈哈纳札青(又叫詹泰)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叫褚英,二儿子叫代善,女儿东果格格长大成人后嫁给了何和礼。
然而就在此时,他的外祖父王杲、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遇难。后来努尔哈赤也以此为借口,以岳父塔木巴晏送给他的“十三副半铠甲”起兵,拉开了女真统一战争的历史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