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多尔衮当选摄政王之谜

1 剑拔弩张的形势

皇太极死后不久,鳌拜、索尼等大臣就来到豪格家,订生死同盟,请立豪格为皇帝。

随后,大臣们找到济尔哈朗,争取他的支持。济尔哈朗虽然倾向豪格,但主张与多尔衮商议。

另一方面,两白旗主张立多尔衮为君。多尔衮的两个同母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甚至率领一些贝勒大臣下跪劝说多尔衮出来争位。

于是双方混战一触即发。豪格的部下甚至下令亲兵们弓上弦、刀出鞘,护住家门,以防万一!

反观多尔衮,虽然想当皇帝,却不失为一位久经考验的政治家。他力主和平解决皇位继承问题。这毕竟直接关系到八旗安危和大清未来。

2 豪格的支持者占了先机

皇太极死后第五日(9月26日),多尔衮提出召集诸王大臣在崇政殿的东庑殿一起讨论皇位继承。会议由年纪最长、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主持。

就在此时,两黄旗大臣们先发制人,组织在大清门盟誓,拥立豪格。他们召集两黄旗巴牙喇,张弓挟矢包围崇政殿,又传令护军全副武装封锁大清门。

会议正式开始前,多尔衮还在试探大臣索尼的态度,索尼冷冷地说:“先帝有儿子在,必须立其中的一个。我就是这个意见,没有别的可说。”

会议正式开始之后,索尼和鳌拜首先倡议“立皇子”,多尔衮听后大声呵斥道:“这里是亲王、郡王们说话的地方,你们算是什么东西,还不赶快退下!”

结果索尼和鳌拜只好退出,但两黄旗仍然包围着宫殿,暂时占了上风。

3“定议之策,未及归一”

随后,两白旗也不甘示弱。多铎和阿济格兄弟先后发言支持多尔衮即位。多尔衮见形势紧张,陷入犹豫。

多铎就说:“你如果不答应即位,应当立我。我的名字在太祖遗诏里提到过!”

这话就是搅局。多尔衮当然不同意,就说:“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遗诏里,不是独有你一人。”

多铎又说:“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

代善表示:“我老了。豪格是先帝长子,应该继承大统。”

豪格听后,觉得已经有了两黄、正蓝和两红旗的支持,大局可定。于是他假意谦让说:“豪格福少德薄,非所堪当。还是让别人来当皇帝吧!”

他本意是想让众人“坚请不已”,然后再顺势登上皇帝宝座,显得自己既谦恭又众望所归。但此举却被两白旗抓到把柄,当即表示:“肃亲王活这么大了,这一生总算是说了一句实话!”“肃亲王的确是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啊!”

豪格没想到自己一句客气话竟落得这么个结果,非常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有暂退一步。

在如此激烈的气氛下,两黄旗大臣们佩剑向前说:“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比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宁可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崇政殿殿内景

这时,代善见形势不对,就以自己年老、多年不问朝政而离席。阿济格随后表态如果不立多尔衮,自己就退出。多铎沉默不发一言。

这就出现了“定议之策,未及归一”的僵局。

4 意外的较量结果

紧要关头之下,济尔哈朗站出来提了一个折中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

多尔衮听后权衡利弊,表示:“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皇子当中豪格提出他不继位,那就请福临继位。福临年纪小,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辅政,待福临年长后归政。”

这方案一下子竟成了多数意见。豪格便再也不好反对了。

于是5岁多的福临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国皇帝的宝座! KQ0XqIlH6jskzQDwbrHd70BvsUPkEqQvDcO1qvElhut7MoEBPjyG9H/Zs03/5fK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