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沈阳后,努尔哈赤继续对抗明朝。此时明廷深陷东林与阉党的党争,时任辽东经略孙承宗因身为东林党领袖而受到排挤,辞官回京。接替他的是阉党分子高第,他消极防御,将山海关外的兵力全部撤到关内,明军弃城丢械,兵民塞路、哭声震野。
公元1626年正月(公历2月),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军、号称二十万大军渡过辽河,如入无人之境,杀向宁远城。
宁远是明军彼时最重要的军事堡垒,也是防备后金进攻明朝的要冲。守将袁崇焕42岁,进士出身,没有作战经验,但他竟拒绝了撤退命令,率领万余兵民独守孤城。
袁崇焕在城上遍置新从海外引进的“红夷(衣)大炮”;将商民、粮草撤到城内,焚毁城外房舍,军民联防、坚壁清野;又刺血宣誓,并亲自向官兵下拜以激其忠义,于是官兵都决心与他同生共死。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静待努尔哈赤来攻。
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公历2月19日),努尔哈赤命大军距宁远城外5里安营,横截与山海关之间的大路。
宁远东门瓮城
努尔哈赤的陵寝《福陵图》(清人绘)
二十四日(公历2月20日),后金猛力攻城,城头遍布箭矢,几无立锥之地。后久攻不下,努尔哈赤便遣死士挖洞,凿开三四处高约两丈的洞口,被明守军以火球、火把烧退。直到城墙快被挖穿,袁崇焕亲自带兵用铁索裹着棉絮蘸油点燃御敌,他的战袍被箭矢射破、肩臂受伤,仍旧坚持不下火线。
二十五日(公历2月21日),袁崇焕用西洋大炮从城上往下轰击,重创八旗军。努尔哈赤对红夷大炮的来源、特性、性能和威力等一无所知,所以事先毫无准备。后金军死伤惨重,官兵畏缩不前,于是努尔哈赤亲自督阵,勒令诸将持刀驱兵向前,但刚到城下又被逼退。最后有史载:“城上西洋大炮击中黄龙幕,伤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官兵抬去,放声大哭。”
努尔哈赤一生戎马驰骋44年,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可谓常胜统帅。然胜利腐蚀聪明,权力冲昏头脑,宁远之败使他遭遇了起兵以来最重大的挫折。此后,天命汗郁郁寡欢,陷入苦闷。
八月十一日(公历9月30日),努尔哈赤在沈阳城东40里的叆鸡堡忧愤而死。
随后,其子皇太极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