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

放下小我,收获大我。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译//

受宠和受辱,都令人惊慌失措;爱惜身体,也带来极大的烦恼。“宠辱若惊”是什么意思?受宠并不是啥好事,得到宠爱令人惊慌,失去宠爱更令人惊慌,这就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什么意思?我们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时刻顾及自身;假如不考虑自身,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所以最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就是把自己看成天下的一部分,以天下为寄托;对生命最大的热爱,就是把自己作为天下的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声名所累

上一章讲,放下财富不容易,放下名声更加困难。古人大多把名声看得特别重,尤其是读书人,往往梦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甚者,若不能留好名,也要留恶名,比如东晋大司马桓温独揽朝权,野心勃发,说出一句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后来金庸借慕容复之口,用白话文又说了一遍:“即使不能青史留名,我也要遗臭万年,我慕容复绝不做默默无名的人。”正如中国人有句俗语,“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希望青史留名,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文天祥有两句诗很有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追求物质财富之外,人类为什么还追求“名誉”呢?有人说是因为名声可以带来财富,还是从财富角度来讲的。另一种观点是人有物质和精神的追求,物质求利,精神求名,物质多叫作富,名气大叫作贵,汉语用一个词概括物质和名声两方面的优越,叫作“富贵”,而英语必须用“rich”和“famous”两个词,这也体现出汉语的文化成熟度更高。

世俗中很多人对富贵孜孜以求。那么中国先哲怎样看待富贵呢?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体会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说吃粗粮喝冷水就会快乐,而是由于心安理得,即便生活条件很差也是快乐的。反过来,为了追求富贵做了亏心事,财富名誉再多也是浮云。如果内心不安,要财富和名利做甚?

大家看,咱们的老祖宗觉悟高吧!孔子这段话,文字优美如行云流水,微言大义,振聋发聩。中国人是老子、孔子的后人,所以我们总是有民族自豪感。孔子和老子据说也是佛教的菩萨。据史料记载,佛陀于周昭王二十四年降生,周穆王五十三年入灭。而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千年后的汉明帝时期。传说公元67年,摄摩腾和竺法兰驮经书来到洛阳,次年汉明帝为他们建造了白马寺,之后他问了一个问题:佛教既然如此殊胜,怎么这么晚才传到中国呢?摄摩腾尊者回答:其实在佛法传入中国之前,佛陀早已派遣三位菩萨来到中国,结合此方众生的根基喜好做善巧度化,为将来佛法正式传播与弘扬尊定了基础。这三位大菩萨就是:迦叶菩萨化现的老子,儒童菩萨化现的孔子,光净菩萨化现的颜回。传说且放一边,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罢,其价值观颇有互通之处,所以中国人将儒释道三教归一,共同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底。

来看老子怎么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受宠和受辱,都令人惊慌失措;爱惜身体,也带来极大的烦恼。“宠辱若惊”是什么意思?受宠并不是啥好事,得到宠爱令人惊慌,失去宠爱更令人惊慌,这就是“宠辱若惊”。

老子这段话,在某种程度上与孔子的观点契合。老子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我们知道很多人一生只知道追求财富名利,重视“得”与“失”,但不论得还是失,统统令人心神狂乱,因为得了怕失,失了苦痛,心里永远七上八下,这叫作“宠辱若惊”。如果人一辈子都不得心安,会是值得过的人生吗?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老戏骨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角色数次争取减刑而不可得,直到他说出那句经典台词:“There's not a day goes by I don't feel regret.”(没有一天我不是在悔恨当中度过的)。想象一下,三十年来每天在悔恨当中度过,不仅高墙是监狱,心也成了监狱,该是多么痛苦啊!那么生活中面对宠与辱时,应该怎么看待呢?“辱”固然不是好事,“宠”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得到了就害怕失去,要付出心神不安的代价。所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讲“宠辱皆忘”,是多么潇洒啊!

老子接着讲:“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贵大患若身”,这是个倒装句,以使“惊”和“身”押韵,正常语序是“贵身若大患”。意思是,人类最大的祸患,就是一切为了这个身体,如果没了身体,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想想也是,吃喝是为了身体,穿着打扮是为了身体,整天要拼命维护身体,但是身体最后还是会老去、生病乃至消亡,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拖累吗?那么该怎么办呢?

老子的解决方案是天人合一。把天下当作自己,把自己当作天下;爱自己就像爱天下,爱天下就像爱自己。怎么理解呢?举几个例子来看。

从小处说,如果一个人在单位评选先进的时候输给另一个同事,这人自己觉得有损失,但对单位来说有损失吗?没有。因为名额就那么多,总有人评不上。何况就算今年评了先进,明年很可能就轮到别人,只要干得好,早晚能评上。个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很奇妙,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到更大的环境当中,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我丢了50块钱很沮丧,那个捡到50块钱的人会很高兴。对我来说钱少了,对那个人来说钱多了,对全社会来说钱没有变。如果我把自己当作天下,所有的得失荣辱都没有意义。

西方人也有类似看法。很多富豪拿出一生的积蓄来做慈善,就是把自己当作天下,把天下当作自己。因为根据宗教的观点,人活着不仅仅在于肉体,更在于灵魂。肉体终有灭,灵魂方升华。只有经过一生的奋斗,灵魂得到升华,这辈子才算没有白活。荣辱得失只是过眼烟云。

在佛家看来,三千大千世界无不是我的佛性的体现,都是我自己。我和世界,本来就是一体,我会有什么得失荣辱呢?再如颠倒梦想,是佛教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说人类往往有颠倒迷惑的认知,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大多数人认为身体才是真正的自己,其实不然,因为即使缺胳膊少腿,我还是我,所以身体只是假的我,而能够认知规律、洞见一切的灵性智慧,虽然没有形象,却是真实的自我。同样,人们通常认为这个身体是我,世界在身体的外部,所以不是我;而佛法认为世界就是我,山河大地无不是我的认知,声色光影都是我佛性光明的体现,所以佛法要求我们把一切放下,回归自性本原,从而识心达本,解脱自在。

中国式加塞

这一章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

首先,对个人来说,可以指导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把视线集中在个人的名利得失上,宠辱和大患可以说无穷无尽;如果认识到“宠为下”,知道得宠不见得是好事,受辱也不见得是坏事,能够看开荣辱,人生的快乐会增加很多。

其次,我们活在社会当中,对小到自己所在的部门,大到生活的这个世界,都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有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我们要知道,自己和单位、社区、社会、世界之间都是不可分割的。当一个人不仅能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还能站在团队或者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名利得失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个公允的态度,更会有一种智慧,可以超越短期利益和个人功利,从而取得共赢的效果。中国人在共赢上面做得非常糟,而老外在这一点上做得好,所以有种说法是,中国人每个人都是一条龙,聚在一起变成了虫。

举个例子,中国式加塞,在南方又叫作“插队”。

大家正在排队,忽然来了几个不排队的,直接跑到前面去,这几个人自己是节省了时间,却带来了三个后果:第一,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其他人也不排队了,都拼命往前挤,有人说外国人的队是前后排,中国人的是横着排,都在前面挤着;第二,本来很轻松的事情,现在要挤出一头包,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每个人都没有占到便宜,全吃了亏;第三,所有人都弄得一肚子气、一身臭汗、一脑袋包,整体上根本没有节省时间,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还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带来的收益总和却是负值。

再来看看老外。我们在商店和游乐场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排队,井然有序,谦让有礼,轻轻松松就能配合好。在大学里做小组任务,老外善于分工协作,效率非常高。西方人有一门科学是中国人应该认真研究的,叫作“博弈论”。

这一学问是通过研究参与游戏各方的行为,计算后得出对各方来讲最好的策略,有助于制定最合理有效的制度。比如排队线路的设计,交通路口红绿灯的设计,比赛规则的设计,这些规则或制度的设计有一个共同点,即不能只考虑其中一方的得失,而应将全体的行为和利益综合起来考虑。单位的管理者发布一项制度或规定很容易,要执行到位却没那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下面不支持,总是钻政策的空子,上面的出发点再好,最后效果也会为零。所以有智慧的领导不是拍拍脑门做决策,而会先做调查研究,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拿出意见之后,再运用博弈论,考虑清楚:这个制度是否对各方都有好处?颁布后下面会否愿意执行?如果不执行,领导有什么对策?会不会有空子可钻?有没有防范的手段?将来这些政策过时了,有没有办法调整?这些都想到了,政策才是有效的。

在这里,老子谈到《道德经》里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自己,要站在集体、社会、天下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得失。这一角度在第七章出现过,叫作“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因为放弃了自身私利,所以得到了最大的利益;正因为无私,所以得到最大的私。同样,本章讲了一样的逻辑:因为放弃了自身荣辱,以天下为己身,所以能够与天下共赢,人生的目标从一己之私扩展到天下之美,岂不是人生境界的灿烂升华!

罗素有一篇美文,叫作《如何变老》(“How to Grow Old”),文中写道:个体生命的存在应当像一条河流,刚开始很窄小,狭隘地局限于自己的堤岸,富有激情地冲过岩石和瀑布。渐渐河流变得宽阔,堤岸在消退,水流也变得平缓,最后,没有明显的征兆,河流汇入了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自己个体的存在。那么如果我们把河流比作自身,把大海比作天下,不就是老子说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吗?

《道德经》中类似的逻辑还有很多。比如在战争中不敢进寸而退尺(第六十九章);比如竞争中为了得到先要放弃(第三十六章);想领导众人先要放低姿态(第六十六章);对抗之中不做强者而做弱者(第七十八章)……因为开篇第一章谈到“道”的规律,是有无相生的,得道之人能看透万物生命弱能转强、物极必反的道理,人生与社会相辅相成的原理。我们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必须深入体会和了解“道”的属性和原理,才能有效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这个道理非常微妙,下一章会更深入地探讨“道”的深奥之处,请看第十四章:不可名状。

//提炼要点//

人们所爱的名利、躯体,都只能给人带来负担和压力。不如放下名利,以己身为天下、以天下为己任,自身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实现。 SnxhaFQ2MBJ5lMdTCnQgzDWk2RgvpVAplQ0dq1mIoGNqVe3mnPjdLwxFqySLJC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