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东西突厥全被灭
此路朝觐天可汗

突厥与回纥

隋唐以前,中国经历了持续几百年的大分裂时期。那时候,北方曾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而深入。李唐王朝正是民族交融所碰撞出来的火花,诚如历史学大家陈寅恪所评价的那样: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唐朝之所兴,源于民族交融。李唐王朝存在的近300年里,又推动着这种民族交融。

中国北方的大草原,历来是游牧民族的摇篮与舞台。这里信奉强者法则,强大的民族可以主宰草原,统领其他游牧民族。继匈奴与鲜卑之后,突厥人于6世纪在草原上崛起,建立起东起辽海西到西海 (今里海) 的突厥汗国,东西横跨上万里。

隋朝建立后,朝廷和突厥展开了全面较量。隋文帝看出了突厥的弱点:尽管突厥的疆域很广阔,但其内部很不稳定,好几个可汗各自为政,并不团结。隋朝一面对突厥进行军事进攻,一面对它进行分化瓦解。很快,突厥汗国就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隋朝末年,趁着隋朝统治的崩溃,东突厥又支棱起来了。同一时期,李渊在晋阳起兵,其根据地北边就是突厥。据说,为了获得突厥人的支持,李渊曾向东突厥称臣,接受东突厥的册封。李渊还曾向突厥人许下承诺:打下中原后,土地人民归唐朝,财物归突厥。在突厥人的帮助下,李渊成功问鼎中原。

唐朝建立后,突厥人经常南下劫掠,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李渊欠了他们。玄武门之变后,东突厥颉利可汗得知唐朝内部生变,率10余万大军南下,一直打到长安附近的渭河北岸。当时,长安的守军只有几万人,唐太宗临危不惧,亲率六骑到渭河南岸,隔着渭河对颉利可汗破口大骂,骂他背信弃义攻打唐朝。颉利可汗看唐太宗这样硬气,又见唐太宗不远处的唐军“军容大盛” ,心里就犯了嘀咕——他以为唐朝还有大军在后面埋伏。想必颉利可汗不爱读书,没听过“空城计”的故事。最后,突厥和唐朝达成和平协议,杀白马立盟,史称“渭水之盟”。

订立渭水之盟是唐朝迫于形势的缓兵之计,突厥撤军后,唐太宗开始全面练兵备战。唐太宗暗中支持东突厥的二号人物突利可汗,还扶持突厥治下的少数民族部落薛延陀 和回纥,让它们搅和颉利可汗的统治。贞观三年( 629 ),东突厥遭遇严重的雪灾,内部还发生了分裂,唐太宗趁机发兵10余万进攻东突厥。第二年,东突厥灭亡,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获。

在威服了东突厥后,唐太宗在东突厥故地设置了羁縻府州进行管理。“羁”是指马络头,“縻”是指牛缰绳,所谓“羁靡”,便是像牵引牛马那样拉拢、控制对方。在民族政策方面,“羁縻”则意味着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以此笼络与控制地方。羁縻府州的长官由本民族首领担任,他们同时兼任唐朝都督或刺史等官职,可以世袭。羁縻府州可以不实行内地的制度,也可以不向中央交纳赋税,保留原有的民族治理习惯,实行高度自治。

后来,唐朝将羁縻府州制度推广到其他的边疆地区,见于史志的羁縻府州就有856个。这一制度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务实的政治理念,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尊重了少数民族的习惯,后世王朝多有借鉴或沿袭。

在羁縻府州之上,唐朝还设置了都护府。都护府既是驻军机构,又是地方政府,管理辖区军政及民族事务。唐太宗与西突厥争夺西域时,在今吐鲁番市东部设立了安西都护府。高宗朝,西突厥被唐朝所灭。之后,武则天在天山以北的庭州 设立了北庭都护府。两大都护府控制着西域的广大地区,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唐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

唐朝用武力征服了突厥,却没有奴役突厥人。在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大批突厥人归附唐朝,迁居长安的突厥人就有近万家。突厥人还能在唐朝做官,五品以上的突厥高官有100多人。突厥文化在唐朝也很是流行,尤其是在上层社会中。突厥人习惯住帐篷,唐朝人纷纷模仿,大诗人白居易就在自家庭院里搭了两顶帐篷用于招待客人。突厥虽被唐朝征服,但突厥文化受到了唐朝人的追捧,这就是唐朝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在包容而开放的唐朝,少数民族的人民没有感到被压迫,也没有感到被排斥,他们认为唐朝就是大家共同的朝廷。唐太宗也多次表达他“天下一家”的理念,他曾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所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让他获得了各民族的拥戴,少数民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朝北部边疆有一条通往长安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各民族朝见唐太宗的使者络绎不绝,所以这条路也被称为“参天可汗道”。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铺就了“参天可汗道”

突厥势力衰落后,曾受突厥控制的薛延陀和回纥两大部族又在漠北草原崛起,成了漠北双雄。薛延陀蠢蠢欲动,总是想挑战唐朝的权威;回纥就比较明智,一直紧抱着唐朝的大腿。后来,唐朝联合回纥灭了薛延陀,回纥由此占据了薛延陀大部分土地。唐玄宗时期,唐朝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此后,回纥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关系。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还曾出兵帮助唐朝平叛,对唐朝有再造社稷之功。当然,回纥人也捞了不少好处。平定安史之乱期间,回纥曾在中原大肆劫掠。后来,回纥又要求唐朝每年用绢来换回纥的马匹,但换来的马匹多病弱不可用,为此唐朝苦不堪言。

唐德宗时期,回纥人通报唐朝,请求改称回纥为“回鹘”。鹘是一种鸟,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改名之后,回鹘不知怎么地就开始倒霉了。由于长时间与吐蕃争夺对安西、北庭的控制权,到了9世纪初,回鹘的实力已经严重削弱。同一时期,漠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天灾,再加上回鹘统治集团发生内讧,汗国崩溃。

840年,回纥(鹘)汉国被黠戛斯 所灭,部众离散,分为了四支。一支回鹘人南迁,归顺了唐朝,继而向东北方向发展;剩下三支回鹘人选择向西迁徙。西迁的三支回纥人,一支迁徙至葱岭西楚河一带,被称为“葱岭西回鹘”,葱岭西回鹘人在10世纪时还建立了黑汗王朝,到了12世纪,葱岭西回鹘被西辽征服;一支迁徙至河西走廊,被称为“河西回鹘”,河西回鹘生活在甘州、沙洲、凉州等地,其中甘州回鹘最强,所以有些史籍也会称河西回鹘为“甘州回鹘”,11世纪初,河西回鹘被西夏所灭;最后一支迁徙到了西域的吐鲁番盆地,被称为“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高昌回鹘人建都高昌古城,高昌古城曾一度是西域一带的文化教育中心,13世纪初,高昌回鹘归附蒙古。

蒙古人称回鹘为“畏兀儿”,并在西域设都元帅府管理今新疆西部地区的人民。可以说,回鹘人就是我国维吾尔族同胞的祖先。 3ql1J8oMiiKrlhJqxUsQUZuO/cZNwJCA5sgdQR1r2Pz9+JDPCJGBH+OeTo+yK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