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零号片》

所谓的“零号片”,是一个代称,源于哈尔滨电影制片厂在1959年初冬开始拍摄的一部关于大庆油田的影片,被命名为《零号片》,只有高级别的中央高层才能观看,其内容涉及大庆油田早期勘探、定位、开发、石油大会战等场面和细节。此后,我们习惯性地把拍给中央高层看的机密影片称为“零号片”。真实的“零号片”最后到哪里去了,无人知晓,我们行业内曾经有人说,因为影片中牵扯了黄汲清和李四光的事情,所以最后像是被人销毁了。事实究竟如何,那是“文革”中无数厘不清的事情之一了。

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段影片,十分简略但是清楚地介绍了我们这一次被借调的目的。我在这里只能简要说一下短片的内容,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都不可能怀疑这短片的可信程度,不过现在看起来,有些片段实在很难让人相信。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1959年的冬天,在扑灭大兴安岭南麓一次火灾的时候,救火的伐木工人在一个泥潭里发现了一架日本运输机的残骸。据说当时大火把潭里的水都烤干了,泥面下降,露出了一只折断的机翼。

当地的伐木工人当时并没有认出那是一架飞机,爬进飞机的残骸里,从中拿出了很多零件。这些零件后来辗转到伐木工厂的干部手里,后来又转到县里,被一个退伍的军官看到,这件事情才得以层层向上通报。

当时对于这种军事遗留器械,高层领导是相当重视的:一方面,它可能有相当重要的军事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也可能有遗存的杀伤弹药,所以中央当即就派人处理此事。

有关单位把飞机挖出泥潭,检查机舱,惊讶地发现,这架飞机上运送的全部是关东军对于东三省和蒙古局部地质勘探的文件。

我们都知道,日本占领关东之后,在满蒙花了很大的力气寻找矿产,其中主要的是石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小日本当时的钻探深度普遍不高,找来找去都没有线索。他们的勘探队甚至几次在大庆油田矿层上走过,却没有发现底下的宝藏。之后日本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贫油国,直到后来黄汲清发现大庆油田,才扭转了这一观念(其实在日本占领东三省之前,美国人也找过,也是什么都没发现。这在我们现在想来,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日本的基础勘探工作做得却是一点也不马虎,苏联红军进攻关东军的时候,我们的地下工作者曾经想找出这些文件,但是失败了。后来这些东西就不知所终,中国人认为被苏联缴获了,苏联人认为被日本销毁了,日本人认为中国人和日本投降军秘密达成协议拿去了。三方面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资料其实躺在中国大兴安岭的泥潭里整整二十年。

这些资料是宝贵的,后来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在内蒙古某几个大型浅层矿产的勘探上,起了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而从这些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做事的严谨,所有的勘探资料都分类封在了牛皮箱子里,不同的信息有不同颜色的封皮,这些东西后来在北京档案局的机密工作组里被严格分类。

这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得这一次意外变得十分特别。因为这些文件全是日文书写,且有大量的地质勘探数据,需要翻译人员和地质勘探人员互相协作,整理工作十分缓慢。而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其中一个档案员,在编号0—34的一个皮箱子底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黑色密码铁盒。

那是一个十分古怪的盒子,被压在箱子底下,很不起眼,但是盒子上的密码锁十分精密,一看就知道是军队用的东西。

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呢?当时这个盒子上交后,引起了高层浓厚的兴趣,他们找来了专家会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使用化学药水将盒子破坏,才从这个盒子里取出一份关键字用密码写成的地质勘探资料。

当时他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一份资料要特别地保存?这一份地质勘探资料所勘探的地区,难道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吗?

中央怀疑可能这一份资料中有日本人当年寻找石油的线索。但是这份资料所有的关键信息,都用密文书写,日本人的密码相当厉害,当时无法破译,而掌握日本人电码本的是美国人,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打完没几年,完全无法和美国鬼子商量借来看看。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具体的内容,只能看出勘探的地点和范围。

于是按照资料上的记载,当时已经在实施的七二三工程组建了一个特别的项目组,其中三支勘探队中的一支,秘密带着那份资料,进入了这里的丛林,寻找上面记载的线索。后来,他们果然在丛林里发现了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日军临时基地。

但是,这里已经人去楼空,所有的东西都被烧掉了,连一张纸头都没有,他们只能通过附近的一些痕迹,判断当时日本人确实有一支勘探队,在附近进行过地毯式的勘探,其广度甚至包括了这里80%的山区丛林。

然而,我们自己的勘探队在附近进行了一次普查式的勘探后,没有任何的发现,地表上什么都看不出来,进行浅层挖掘也什么都没有,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值得地质勘探的特征。

日本人的极度重视,和我们自己队伍的毫无发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时“七二三”负责人感觉到了事情的特殊性,于是,怀着对日本勘探数据的信任,以及石油存储地层深度的依据,中央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动用苏联进口的“地震勘探设备”对这一块区域进行地震勘探。

这是一项在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这里抄一段说明,来解释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在向地下传播时,遇有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地震波将发生反射与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检波器接收这种地震波。收到的地震波信号与震源特性、检波点的位置、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有关。通过对地震波记录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地震勘探在分层的详细程度和勘查的精度上,都优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的深度一般从数十米到数十千米。

中国从1951年开始进口这种设备,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这种设备一般用于超深矿床的勘探,勘探反馈的数据是三维的,十分牛。当然这些数据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只是一大堆极其混乱的曲线。

之后,通过“地质数据成像”演算,可以把这些曲线还原成大概可读的黑白胶片。现在我们的勘探已经有相关软件,可以实时生成,当时则需要人用手摇计算机来算。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基础技术兵来说,无疑是听天书,我们只能看懂地质成像之后的那种黑白胶片。

那次地震勘探进行了大概有五个月时间,收集的数据汇总之后,的确有了发现,但是那个发现,让人瞠目结舌。

勘探显示,在这块区域地下一千二百米处,出现了地震波的异常反射。在胶片上显示的是,一块非常突出的不规则形状的白色影子,好像一个十字架,精度高得吓人,大概是四十九米长,三十四米宽,好像嵌入在地下一千二百米处岩壳里的一块金属。

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们都议论纷纷,感觉很不可思议,然而等到影片里的技术人员将那个十字小点放大,一下子四周又全部静了下来。

原来那个十字形的白色影子,放大二百倍之后,明显现出了几何的外形,所有人都一眼认了出来——那竟然是一架飞机!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在日本人当年勘探的地方,我们发现在地下一千二百米处的地质岩壳里,竟然镶嵌着一架轰炸机! XI7qAw4vZYRvibYVSwI6fclVOTxkmk9lNdB4Xw0kbmRDtOwDMXdTZcaj3cG5mO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