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一人在路上

2015年6至7月,在决定回国任教之前,笔者一人用了50多天时间,独自驾车,环美国和加拿大长途旅行,行程近3万公里,造访、观览了美国和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和国家公园,积累了一些对美国以及加拿大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接触和体验,加上此前移民美国数年的游学、经商创业和四处旅行的经历与感受,形成了自己对美国社会浮光掠影的认知和体悟,将其归纳梳理,提纯总结,与读者分享,或许对更多的留学生、新老移民以及国内的普通民众粗略了解美国社会和生活有所助益。

一人独自驾车在北美的原野上、大海边、深山里、河岸旁、峡谷中和那些著名的城市与小镇内外,天苍苍,野茫茫,路遥遥,人寂寂,间或有城市的车河人流夹杂其中,前途全靠自己规划和实践,行程依赖自己的能力与判断,这对移民不久、粗通英语、年近六旬、并不熟悉北美的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任务,也是一个小小的梦想。好在借助现代文明和发达的通讯业,所有的旅行规划都顺利实现,所有的旅途困难也都迎刃而解。尽管一人在路上,但电脑、手机、GPS导航、脸书、推特、微信、QQ等,不仅将笔者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获取、传递远足旅行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驾车技术熟练,安全意识牢记,依法合规操作,辨识能力清晰,身体机能健康等,是一人在路上的前提,有了这些准备,就可以从容面对任何挑战与困难。

一个人在路上,与一群人在路上截然不同。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嬉皮士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的长篇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是展现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几个男女青年凑在一起,沿途搭车或开车,一路上狂喝滥饮,高谈阔论,行为不端,从纽约一直游荡到旧金山,横越美国大陆,最后作鸟兽散。对嬉皮士的看法至今还有争议,年轻人合伙远游,充满激情与浪漫,也非不可取,但放浪形骸、狂傲不羁,的确有悖正统观念,也不是我辈可以效仿的远行模式。还有无论中美的旅行团或者中老年人搭伙长途旅游,不仅“众口难调”,喧嚣难耐,而且效率较低、延宕费时。而一人在路上,是对自己的检视和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是理性的特立独行,是一个人独处的素质和能力的考验,不会影响或妨碍他人,又极为自由、放松和高效,适合享受独处或有喜欢独处且自得其乐的人,美国社会中这样的人有很多。

因此,支撑一个人独立长途跋涉旅行的想法落地实施的,除了信心和勇气,关键是要具有一个人独处的心境和能力。

每个人在每个时代都有理想或者梦想。对于中国的中老年人或者接近退休年龄的人而言,有人还在都想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庇荫后代;也有人想归隐田园,莳花弄草,种菊篱下,悠然回望南山;有人或想琴棋书画、漫步小径、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有人只想平静养老,太极八卦,唱歌跳舞、结伴游玩;还有人向往自然或者确立新的理想,或打算收拾行装,重新出发在路上,或继续工作,为自己培养乐趣,为社会贡献余热。我是属于那种向往自然、而且自由自在继续捡拾理想的人。

中国大陆的50后,包括一些60后的中老年人,从小就被灌输了听话、依从、孝顺等尊上卑下的驯服观念。在家听父母的话,在校听老师的话,结婚了听老婆的话,在工作单位听领导的话,在社会生活或者政治生活中听组织的话,个人的主张、自由、理想基本上为集体主义所取代,一个人的独行或者自主旅行就是天方夜谭。已故作家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说即使是猪想要特立独行,脱离圈养,最终的结局也会变成青面獠牙的野猪,不为猪圈所接纳。以猪喻人,过去的时代缺乏个人独立担当负责的自由。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现在又到了临近退休或者自主择业的日子,终于可以给自己当家作主了,不妨找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小小的理想或梦想,切实地去追寻。

理想就是追求,追求就要计划,计划就得付诸行动。再也没有任何行动比探访你没有去过的地方更让男人动心了。俗语说,男人心中的故乡,就是他没有去过的地方。这个故乡,其实是男人心灵未知的归属地。一个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会有很多,即使穷尽一生,我们也不可能走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只有尽可能地走过更多地方,经历许多人、许多事,一颗狂野之心也才会有所收敛,有所平抚。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心路或者写作之路就是特立独行的典型代表,普通人难以想象像海明威这样的大作家,在经历无数景致,写过无数心得之后,居然会在某一天选择自杀。所以心安之处是故乡,说的不是心可以无缘无故地放下,而是在有所经历、得到开悟之后的解脱、释怀与对人生的满足。为了寻觅心安之处,心中的故乡,男人需要走在路上,看遍各种风景奇观,见识不同民俗民情,舒缓内心的躁动,张扬心灵的风帆。

传统中国文化不主张男人四处周游,“父母在,不远游”“在家孝顺父母,在朝尽忠皇上”。这些既是忠孝仁义之道对成年男子行为的基本约束,也是小农经济社会的农耕文明对男性提出的行为准则,像徐霞客那样公开放弃科考和对功名的追逐,抛开家庭与读书、不事农业劳作的四处周游者,不会被官方当作楷模颂扬,甚至会被视为农耕社会的异类,逐出社会主流。所以,徐霞客在世时,朝廷里没有人关注他,他的行为也没有因旅游或地质地貌考察而获得朝廷的嘉许。他的成名,是在他死后多年,经后人发掘整理其游记遗作,刊印流行于街头茶肆,才逐渐为民间地理、地质爱好者所推崇。即使如此,徐霞客也从来没有被朝廷追授过任何功名,中国农耕社会对功名的严格界定由此可见一斑。

同理,在中国农耕社会,耕读传家,是所有读书人乃至士子官宦的终极追求,为了个人的功名,为了赶考而在路上,断然是没有欣赏风景的心情的。即使像柳永、秦观那样的怀才不遇、赶考不第者,无所适从,只好错入春闺青楼,“且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的艳词风情,与走在路上的坎坷历练,完全不同。

一人在路上,是一种追求,追求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目的地,历经坎坷险阻,只为心灵的自然归属;一人在路上,是一种洒脱,是一种决然的放下,不再有任何羁绊,也不再有任何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心中只有那遥远的旷野他乡;一人在路上,是一种观察与学习,所有你没有看到过的自然景观、社会现象、人间冷暖情状等,都可能不期而至,捕捉它们,了解它们,体悟它们,从中感受自然与社会的神奇美妙、艰难困苦,胜过读书万卷;一人在路上,是自己的选择,漫漫长途,风云变幻,冷暖自知,一切的一切,都由自己担当,自会用心体悟,这不同于邮差,是走自己的路;一人在路上,一个人就是一支部队,不仅需要一颗坚强的心脏和博大的胸怀,更需要具备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信心和能力,需要调动一个人所有的知识、智慧、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精心准备并实施计划的基础上,随时面对、解决或者克服任何可能发生的不测情况与困难。这是对个人所有认知和能力的全面综合检测,如同单兵作战、荒野游侠、陌路探险。

如果你准备好了,就出发吧! P5FloZhmpek91k0ueRD5m6hd9qOT3wPvMnnV/MZernRLBci7J5b1srJv240GIWR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