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 17 章

陈宅离后山最近,是镇子上最先转移的人家。

阁老陈廷鉴带着几个护卫与里正一起引导百姓,让三个儿子负责家人的安危。

陈敬宗依然没有穿蓑衣,只戴了一顶宽宽大大的蓑帽。

华阳趴在他的背上,面容掩在蓑帽之下,周围兵荒马乱,她因为有陈敬宗背着,最为清闲。

孙氏由两个丫鬟扶着,走在最前面,儿子们本想来照顾母亲,都被她撵走了。

华阳身份尊贵,按理说她与陈敬宗该紧跟着孙氏,华阳却做主拒绝了婆母的提议,在陈敬宗耳边道:“咱们走最后。”

陈敬宗:“为何?”

他更想用最快的速度将她送进凉棚,再下山帮其他百姓。

雨声是最好的屏蔽,使得只有他听见了华阳的解释:“你这么背着我,我的仪态肯定不雅,我不想让兄长们瞧见。”

陈敬宗托着她腿弯的手,下意识地往上挪了挪。

这样的讲究虽然不合时宜,可想到堂弟陈继宗那双不安分的眼睛,陈敬宗立即背着华阳走到队伍最后,前面就是东院的陈廷实夫妻、陈继宗一家三口。

“老四,你怎么退回来了?”

雨太大,陈廷实抹了一把脸,努力睁大眼睛看清后面的侄子。

陈敬宗:“就这样,快走吧。”

陈廷实劝不动,只好搀着妻子齐氏往前走。

陈敬宗负责走路,华阳专心地观察东院这家人,尤其是齐氏。

这次转移,除了四宜堂,陈家其他几个院子都收拾了两三个箱笼,由下人们抬着先行上山了。

齐氏是东院的当家主母,肩上竟然还挎了一个罩着油布的小包袱,随着齐氏艰难地在泥路里行走,那个小包袱一晃一晃的,里面的东西挪来挪去,很快就显出一处硬物棱角。也就是说,齐氏的包袱里不仅仅有衣物,还有一个长方形状的东西。

华阳猜,那就是齐氏私藏的账本。

要紧的东西,有的人会把它藏在一个秘密之处,有的人则要时时刻刻收在身边才安心。

两种藏法都有道理,纯粹看秘密的主人是什么性格。

知道了账本所在,华阳也就有了计划。

“还是走快点吧,雨越来越大了。”华阳再拍拍陈敬宗的肩膀。

陈敬宗扭头,一张俊脸已经被雨水打得湿漉漉:“不是怕被人看?”

华阳扫视一圈,道:“我观察过了,大家都怕摔倒自顾走路,没人会东张西望。”

怕他话里纠缠,华阳不耐烦般晃了晃:“快点,我要去棚子里挑个好地方。”

陈敬宗还能说什么?

他加快脚步,转眼就把东院一家甩在了后面。

前面是浮翠堂。

罗玉燕身子重,陈孝宗不放心她,让丫鬟们照看两个儿子,他亲手扶着罗玉燕的胳膊。奈何探花郎读书厉害,身手不够敏捷,雨天泥地湿湿滑滑,陈孝宗不小心打了个趔趄,还是罗玉燕眼疾手快双手抓住丈夫,才免了陈孝宗摔跟头。

看着陈孝宗狼狈地重新站直,华阳眼中掠过笑意。

“三哥,没事吧?”

平时对兄长们不屑一顾的陈敬宗,这时竟也好心般放慢脚步,关心地问了一句。

陈孝宗、罗玉燕夫妻俩齐齐抬头。

罗玉燕直接看向了华阳,见华阳一头乌发全部笼在油衣的兜帽下,干干爽爽,在这样恶劣的暴雨天里,公主一张白皙柔嫩的小脸依然如养在花房里的牡丹安然无恙,而她这个最该被小心呵护的孕妇却不得不一脚一脚地踩过一个又一个泥水坑,心情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陈孝宗看的是自家四弟,见老四为了方便背公主,竟然连蓑衣都没穿,一身衣裳湿透透的,如农夫家里圈养的落汤鸡,眼里便透出几分同情。

娶公主是福气,可瞧瞧老四,为了伺候公主周到,白天抓虫子晚上抓耗子,雨天还得给公主当牛做马,也够可怜的。

“没事,你们先走吧,仔细别摔了公主。”

陈孝宗看眼华阳,眉目恭敬地道。

华阳礼尚往来:“三哥也要照顾好三嫂……”

然而她没说完,陈敬宗就像一头突然发力的野马,大步朝前而去。

华阳:……

观鹤堂这边,状元郎陈伯宗牵着女儿婉宜走在前面,俞秀牵着大郎紧随其后。

见华阳夫妻来了,陈伯宗带着家人避开一些,让出路来。

婉宜笑着朝华阳眨眨眼睛。

“稳妥要紧,你别走太急。”陈伯宗不放心地嘱咐四弟。

陈敬宗一个眼神都没给他,继续大步往前走。

婉宜晃晃父亲的手,俏皮问:“爹爹,如果没有我们,你会不会也背娘上山?”

俞秀脸一红,悄悄看向丈夫。

陈伯宗一脸严肃,教导女儿道:“为子女者,不可调侃父母。”

婉宜悻悻地闭紧嘴巴。

俞秀也垂下眼帘,低头走路。

.

山上搭了十几片避雨棚子,陈家单独占了一片,也是地势最高的一片。

棚子只两间堂屋那么大,中间挂了两条接在一起的粗布帘子,帘子底下的两角分别系上一块儿石头坠着,免得帘子随风飘扬。

帘子外侧给男丁休息,朝着山顶那一侧给女眷。

棚子里面备了三条长木凳,主仆众人简单地整理一番箱笼,这就坐下来休息了。

华阳脱下油衣,虽然鞋子只是表面湿了点,朝云还是服侍她换了一双。

相比起来,其他人就狼狈多了,尤其是不能着凉的罗玉燕,在丫鬟们的拥簇下,连裤子都换了一条,身影交错,白皙光洁的小腿若隐若现,哪怕这边都是女眷,罗玉燕还是窘迫地涨红了脸庞。

华阳移开视线,无意般扫过齐氏的身影。

齐氏到底是镇上出身,没那么讲究,只换了双鞋子,再把那个包袱外面淋了雨的油纸换了个新的。

齐氏也知道自己背个包袱显眼,与其让别人暗中猜疑她是不是装了什么宝贝,齐氏特意打开包袱一角,露出里面半旧的红衣,对孙氏解释道:“大嫂看看,这是我出嫁时我家祖母亲手为我缝制的嫁衣,她针线好,我们家每个姑娘出嫁她都要乐呵呵地绣嫁衣……”

说着,齐氏还抹了抹眼睛,显然那位祖母早就去世了。

孙氏哪能想到这嫁衣只是齐氏掩饰其他东西的幌子,走过去拍了拍齐氏的肩膀:“好歹老太太还给你留了件念想,莫哭了。”

齐氏点点头,仔仔细细塞好嫁衣,重新系上包袱。

孙氏移步去关心儿媳罗玉燕。

罗玉燕是真的在哭,她太不容易了,怀孕不久就要赶路,孕后期又撞上这边发洪水,千辛万苦冒着雨爬了半座山。

“娘,你们且在这边休息,我们去山下接父亲。”

隔着帘子,响起陈伯宗板板正正的声音。

孙氏:“去吧去吧,别光顾着你们父亲,你们也要小心赶路,莫要摔着了。”

“是。”

没过多久,三兄弟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下山的小路上。

华阳望向远处的山。

连绵的青山间盘踞着团团水汽,宛如仙境,这是京城那边从未有过的奇景。

大雨冲刷着枝叶浇打着地面,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置身简陋棚子下的她,竟然心平气和。

快到傍晚,陈家父子与最后一波转移的百姓顺利来到了山上。

帘子遮掩了男丁们的身影,只有刻意压低的声音传了过来,基本都是陈廷鉴、陈伯宗、陈孝宗在说话,陈敬宗没什么动静。

又过了一会儿,陈家的小厮过来了,从下面的粥棚里带来了热乎乎的米粥,还有一摞热乎乎的菜饼。

丫鬟们绕过去,把女眷的端过来。

四宜堂因为行李少,朝月特别带上了公主专用的碗筷,滚烫的粥倒过来,瞧着干干净净的,便能控制着不去想大锅粥熬制的过程。

华阳只吃了小半碗粥,勉勉强强填填肚子。

天黑下来,华阳像其他人一样坐在椅子上打盹儿,实在困了,就靠着朝云眯一会儿。

其实华阳更想陈敬宗过来陪她,他那么强壮,她就是靠着他睡一晚也不用担心他会不会累。

这一晚过得极其难熬,当天色终于亮了一些,华阳也像其他人一样,在狭小的棚子里缓缓走动活动身体。

大雨继续,朝远处的镇子望去,只见一片片黄水沿着街道滚滚而流,很多人家院子里都进了水。

丫鬟提了两桶温水过来,这是给主子们洗脸用的水。

所有人都盯着两个桶,孙氏自然而然地吩咐朝云、朝月:“先服侍公主。”

二女应了声,并不客气,分别打湿手里的巾子,一个帮华阳擦脸,一个帮她擦手。

饶是如此,棚子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便。

勉强用了些早饭,华阳继续欣赏山间的雨景。

珍儿出去一趟又走了回来,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请示道:“公主,驸马要去山顶看看,问您想不想同行。”

华阳怔了下,随即想了起来。

上辈子陈敬宗也邀请过她,当时华阳恨死了这般处境,哪有心情去看什么破山顶。

如今,华阳看向婆母。

孙氏笑道:“去透透气也好。”

朝云、朝月立即伺候华阳披上已经擦干的油衣,再用两张油纸包裹住华阳的鞋子。

准备完毕,陈敬宗撑着一把大伞,绕到了女眷这边。

华阳踩着油纸走路并不方便,还是丫鬟们扶着她小心翼翼地挪到了陈敬宗面前。

罗玉燕唇角轻扬,她倒要瞧瞧,华阳这样子怎么去山顶“走走”。

念头刚落,就见陈敬宗弯腰,左手撑伞,右手将华阳直直抱了起来,那轻松劲儿,像抱个孩子!

华阳下意识地环住陈敬宗的脖子,头也搭在他肩头,面朝山景。

陈敬宗看眼母亲,大步离去。

离开棚子,两人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层层叠叠的树木之间。

“去哪?”华阳见他走得小心翼翼,忍不住问。

陈敬宗:“找个地方给你解手。”

华阳:……

虽然她猜到陈敬宗没有什么雅兴,却也没料到他费事走这一趟是为了这种理由。

陈家的大棚子附近还一上一下地搭了两个小棚子,留着给男女眷解手用。

华阳为了不去那边,忍得很辛苦,只是饭可以少吃,水总是要喝。

陈敬宗只管埋头走路,遇到难走的地方,他会放下华阳扶着她,就这么走走停停,两人已经离棚子很远了。

最后,陈敬宗停在一棵两人合抱粗的老树下,对华阳道:“就这儿吧,我去那边站着,完事了你叫我。”

华阳:……

陈敬宗看看她,补充问:“要纸吗?”说着手就要去摸怀里。

华阳别开脸:“不用。”

陈敬宗便撑伞走了,背对她站在十几步外。

华阳绕到树后,确定陈敬宗看不见自己,低头整理身上的油衣、裙摆。

幸好雨大,打得树叶唰唰作响。

“好了。”

冷淡的声音传过来,陈敬宗转身,就见公主站在翠绿老树下,油衣臃肿遮掩了她的身段,唯有一张白生生的小脸,在雨中美得惊心动魄。

别的女子可能会羞涩窘迫,尊贵的公主只带着几分怒气,无声谴责是驸马连累她损了威仪。

陈敬宗笑了下,朝她走来。

华阳怕他嘲讽,抢先道:“昨晚,老太太又给我托梦了。” zspXtTcBwBvliMFa2otgMa5jyefZ3xREDyF9fTY/jZS49nhr1TDvSzcJO+4WxR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