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出生于1775年12月16日。她的家乡史蒂文顿是位于英国南部汉普郡的小村庄,距离伦敦大约五十英里。这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有着浓厚的乡绅文化氛围。

奥斯汀的父亲乔治·奥斯汀(1731—1805)曾就读于牛津的圣约翰学院。他在一位富有的亲戚托马斯·奈特的帮助下,从1761年开始担任史蒂文顿的教区牧师,直到1801年退休。1773年,他又在一个叔叔的帮助下得到了附近教区的另一个牧师职位。1764年,乔治·奥斯汀与卡桑德拉·利结婚(1739—1827)。卡桑德拉·莉来自古老的英国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个精力充沛、聪明睿智的女人。他们过着较为舒适的中产阶级乡绅生活,一共生下了八个孩子。

长子詹姆士(1765—1819)和父亲一样毕业于牛津,除继承父亲的财产外,也接替了父亲在史蒂文顿教区的牧师职位。次子乔治(1766—1818)因为身体残疾,几乎一直远离家庭生活。三子爱德华(1768—1852)被托马斯·奈特之子(逝于1794年)收养,继承了丰厚的财产。四子亨利(1771—1850)最受奥斯汀喜爱,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参过军,当过银行家,在34岁时成为了乡村牧师。亨利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为奥斯汀的小说创作与发表提供了很多帮助。五子弗朗西斯(1774—1865)排行第六,曾在海军服役,1817年升职为上将并加封骑士爵位。第六个儿子查尔斯(1779—1852)排行最末,他也成为了海军上将,在印度服役时死于海难。

长女卡桑德拉(1773—1845)在家中排行第五。1792年,卡桑德拉与牧师托马斯·福勒相爱并订婚。1797年,这位年轻人和他的叔叔随军去西印度群岛并死于热病。卡桑德拉非常伤心,从此终身未婚。她和妹妹简·奥斯汀相依相伴,亲密无间,在分开的日子始终以频繁的书信保持来往。

简·奥斯汀在二十五岁前几乎一直生活在史蒂文顿,只在十岁左右与卡桑德拉一起被父亲送到牛津和南安普顿学习阅读。这两段学习经历并不愉快,简甚至差点因伤寒而丧命。回家后简·奥斯汀喜欢在父亲的图书室中博览群书,十几岁便开始了文学创作。她在1795年完成小说《埃莉诺与玛丽安》,1797年修改并更名为《理智与情感》。同年简·奥斯汀完成《第一印象》并由她的父亲交给出版商,却遭到拒绝。1798—1799年期间她完成了《苏珊》,即后来的《北怒庄园》。

1801年,简·奥斯汀的父亲乔治·奥斯汀将史蒂文顿的牧师职位传给长子詹姆士,带着妻女搬到巴斯生活。这个决定让简非常难过,据说她听到消息后伤心得晕了过去。简·奥斯汀在巴斯的生活很不愉快,她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常常感到孤独;父母的年迈与病痛、亲友的变故等,这些都给她的生活蒙上了阴影。1805年1月,简·奥斯汀的父亲乔治去世,他妻女的生活顿时陷入困窘。1806年,简·奥斯汀和母亲离开巴斯,次年住在刚结婚的弗朗西斯家中。1808年,爱德华的妻子在分娩第十一个孩子时去世,悲伤的爱德华终于在父亲去世三年后,决定将他的乔顿乡舍提供给母亲和妹妹居住,并给年收入只有大约210英镑的母亲和妹妹每年100英镑的补贴。因为爱德华的年收入将近一万五千英镑 [1] ,几乎为《傲慢与偏见》中达西与宾利的收入总和,许多评论家责备他对母亲和妹妹太不慷慨。

1809年夏天,简·奥斯汀母女三人和一位名叫玛莎·劳埃德的亲戚搬入乔顿乡舍居住。乔顿乡舍宽敞舒适,弗朗西斯与爱德华常带着家人孩子过来玩耍。简·奥斯汀喜欢在早餐后弹琴和阅读,平静愉悦的生活再次唤起她的创作欲望,使她生命的最后八年成为她的创作巅峰。

1811年11月,伦敦的托马斯·埃格顿出版社出版了《理智与情感》,作者署名“一位女士”。1813年1月,埃格顿出版了由《第一印象》改写的《傲慢与偏见》,署名“《理智与情感》的作者”。《曼斯菲尔德庄园》创作于1811年2月到1813年夏天,1814年5月再次由埃格顿出版,署名“《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爱玛》在1814年1月至1815年3月期间完成创作,1815年12月改由约翰·默里出版社出版,署名依然是“《傲慢与偏见》的作者”。

1817年3月13日,简·奥斯汀在给侄女范尼·奈特的信中提到她已经放弃对《北怒庄园》的修改,并说她“有一本能够出版的书,也许会在一年后出现。它很短——大约是《凯瑟琳》的长度。只是告诉你”。她在3月23—25日写给范尼的下一封信中写道:“你不会喜欢,因此无需迫不及待。你 也许 会喜欢女主角,因为她对我而言几乎太好了。”7月18日,奥斯汀因病去世。在亨利的努力下,《北怒庄园》和《劝导》于同年12月由约翰·默里出版社出版,首次署名为简·奥斯汀。

《劝导》创作于1815年8月至1816年8月期间。奥斯汀通常不喜欢过多谈论自己的作品,她对《劝导》的写作显得尤为沉默。当时她已进入四十岁,开始以中年女人的视角看待世界。《劝导》与前五部小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从最初便流露出忧伤、遗憾与渴望。前五部小说的女主角都较为年轻,随着小说的发展走向成熟并获得爱情;然而《劝导》的女主角安妮已经二十七岁,她在八年前失去爱情,并随之失去了青春与美貌,却在伤心与孤独中养成了善良成熟的性情。八年后她与昔日的恋人再次相逢,最终演绎了一段破镜重圆的故事。

除女主角的年龄与性格外,《劝导》在很多方面都堪称奥斯汀最成熟的作品。小说突破了“一个乡村中的三四户人家”的小天地,将人物命运和时代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过去与现在、选择与得失、痛苦与重生、个人与他人、地位与品格、情感与理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相比几乎没离开过村子、从未见过大海、天真可爱的爱玛,安妮游历了许多地方,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以她成熟睿智的性情赢得了普遍的尊重与喜爱,最终成为了海军的妻子。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比利时滑铁卢兵败于威灵顿将军。8月8日,英国的报纸纷纷报道诺森伯兰号战舰将拿破仑·波拿巴送往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小岛囚禁的消息,长达十二年的英法战争(又名拿破仑战争,1803—1815)彻底结束。在和她的同胞们共同得知消息的这一天,简·奥斯汀开始了《劝导》的创作。奥斯汀对海军生活并不陌生,因为她的两位海军兄弟常常为她讲述海上的故事。她本人在过去的几年里,一定深深体会了战争带来的担忧与恐惧,以及家人平安归来的喜悦。

准男爵沃尔特·埃利奥特自私愚蠢,将美貌与爵位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对自己崇拜无比。十三年前失去明智的妻子后,埃利奥特爵士和大女儿伊丽莎白挥霍无度,欠下巨额债务,只得在代理人谢泼德律师的劝告下出租凯林奇府邸,前往巴斯生活,以节约开销,偿还债务。埃利奥特先生、伊丽莎白和年轻的寡妇克莱太太一同前往巴斯,安妮则在已婚的妹妹玛丽的要求下,留在附近的厄泼克劳斯乡舍陪伴她。

因战争结束而回到岸上的克罗夫特上将夫妇租下了凯林奇府邸,而克罗夫特太太的弟弟是安妮曾经的恋人温特沃斯。父母双亡的温特沃斯因为在圣多明戈海战中的英勇表现被提升为中校,1806年在萨默赛特郡当牧师的哥哥家中住了半年,和安妮一见钟情并订下婚约。然而这桩不般配的婚事遭到安妮父亲的强烈反对。在教母拉塞尔夫人的劝导下,安妮取消了婚约,温特沃斯则愤然离去。

八年后归来的温特沃斯依然年轻英俊,他早已心想事成地当上舰长,并从战争中获得了大笔财富。虽然从未爱上过别人,但他无法原谅安妮,打算看看能否从两位马斯格罗夫小姐中挑选一位作为妻子。依然深爱着温特沃斯舰长的安妮默默承受着温特沃斯舰长不公正的对待,她始终认为温特沃斯舰长和亨丽埃塔、路易莎之间的交往根本不是爱情。

温特沃斯舰长的好友哈维尔舰长一家到相隔十七英里的海边小镇莱姆居住,得知消息的温特沃斯舰长立刻前去看望,很快又带着兴致盎然的一行人再次去往莱姆。哈维尔舰长的妹妹曾与本威克舰长订下婚约,却在几个月前不幸去世,让终于得到财产与升职的本威克舰长心碎不已,从此和哈维尔舰长夫妇一起生活。愉快的旅行即将结束前,活泼倔强的路易莎坚持要从海边的台阶上跳下,让温特沃斯舰长接住她,却因为跳得太快摔倒在地而不省人事。

路易莎被送到哈维尔舰长家,所幸没有生命危险。温特沃斯舰长刚松了一口气,又惊恐地发现在别人眼中,他已经属于路易莎了。心灰意冷的温特沃斯舰长在路易莎清醒后去了哥哥家。在那儿,他学会认清坚持原则和固执己见、鲁莽冒失和沉着冷静之间的区别。他在心里承认了对安妮的敬佩与爱慕,为自己的骄傲、怨恨和愚蠢悔恨不已,这时传来了路易莎与本威克舰长订婚的消息。

得到自由的温特沃斯舰长立即前往巴斯,寻找在她父亲那儿的安妮,不想初次见面便遇到对安妮大献殷勤的威廉·埃利奥特先生。威廉·埃利奥特先生是安妮的堂兄,也是她父亲的假定继承人,在莱姆初次偶遇时已经对安妮表示出强烈的爱慕。安妮虽然考虑过埃利奥特先生,却在交往后对他的人品产生怀疑,并从昔日的校友史密斯太太那儿得知了埃利奥特先生的真正面目和来访意图。温特沃斯舰长在嫉妒与自卑、希望与失望间犹豫挣扎。当听到安妮和哈维尔舰长关于男人女人谁更忠贞的对话后,他终于释然。激动不已的温特沃斯舰长提笔写下对安妮的爱慕并再次向她求婚,让幸福的安妮成为海军的妻子,并以此为荣。

与奥斯汀的其他作品类似,《劝导》也将时代背景隐藏在小说的情节之中,然而这部小说对英法战争的体现及关联超出了之前的任何一部作品。小说中提到的圣多明戈海战发生在1806年初,以英军的胜利告终,这也让温特沃斯有机会在哥哥家住了半年,并与安妮订了一场不成功的婚约。温特沃斯愤然离去后,正值拿破仑卷土重来。他回到部队,经过八年的奋战,终于等到和平的到来。获得两万五千英镑的温特沃斯舰长与安妮重逢,虽为再续前缘,却更是演绎了一段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以不同心态,在不同状况下进入的全新爱情故事。

小说对于战争的描述看似轻松,温特沃斯舰长、哈维尔舰长和本威克舰长都从战争中获得财富与职位,哈维尔舰长甚至感叹和平来得太快,让年轻人失去了迅速致富的机会。然而,埃利奥特爵士认为当海军最容易让人衰老;温特沃斯舰长在马斯格罗夫太太家做客时讲述自己的海上经历,引得两位小姐惊叫不已,也让安妮独自颤栗;哈维尔舰长因受伤而跛了脚,身体一直不好。这些都透露了战争的凶险与可怕。奥斯汀更是以小说的结尾,显示了军人的职责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在这部最成熟的小说中,奥斯汀的叙事风格更加直白清晰,爱憎分明。对于充满魅力的人格,比如几位出色的普通女性:克罗夫特太太、哈维尔太太、鲁克护士,尤其是豁达乐观的史密斯太太,奥斯汀用热情的语言加以赞美,如在小说结尾的这段描述:

史密斯太太的乐趣没有因为她收入的增加、身体的好转、拥有这样经常做伴的好朋友而受到破坏,因为她并未失去乐观的天性和敏捷的思维。当这些主要好处能继续保持时,她也许会更加蔑视尘世的繁华。她也许能既非常富有、完全健康,又幸福快乐。她的幸福源于她心灵的光芒,她朋友安妮的幸福则来自她的热情善良。

(第二卷 第十二章)

细心的读者也不难发现,奥斯汀从不害怕嘲讽错误、自负、荒唐的人,无论其有怎样的地位与财富。在《劝导》中,埃利奥特爵士的愚蠢势利,伊丽莎白的傲慢空虚,埃利奥特先生的狡诈狠毒,都被奥斯汀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即使是和蔼可亲的马斯格罗夫太太,当她为已故的儿子伤心落泪时,奥斯汀也毫不留情地讽刺了她曾经是多么不合格的母亲。

应该称赞温特沃斯舰长听她为儿子的命运长吁短叹时表现出的克制,因为他活着的时候谁也不在乎他。

人身材的大小与内心的悲伤当然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庞大的身躯完全有权深陷痛苦,正如最纤细的身体也有同样的权利。然而,无论是否公平,总有一些不相称的关联,不合情理——难以忍受——荒唐可笑。

(第一卷 第八章)

在奥斯汀的最后两部小说发表后,《英国评论家》杂志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评论:

她的长处完全在于她出色的观察力;没有荒唐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的情感,任何愚蠢的装腔作势似乎都无法逃脱她的注意。读她的小说时,几乎总能在良心上发现自己的一些荒谬之处…… [2]

作为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也是唯一出现过两个完整结尾的小说。最初的版本将第二卷的第十章与十一章合并为一个更简单的情节,大意是当时安妮身边的人都以为她要嫁给埃利奥特先生,而听到消息的史密斯太太赶紧告诉安妮埃利奥特先生的真实面目。回家的路上安妮遇见克罗夫特上将,他也听到风声,想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搬出凯林奇府邸。他带安妮来到凯林奇,打算让温特沃斯舰长问问安妮他接下来该怎样做。温特沃斯舰长艰难地提出问题,听到安妮的断然否定后无比欣喜,充满希望。他和安妮四目相对,“ 她的神情没有让他气馁——这是一场无声却十分有力的对话——在他这方是恳求,在她那方是接受。 ”随后的情节大致相同,两人冰释前嫌,消弭误会,最终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原先的版本注重对情节发展的外在描述,以揭露埃利奥特先生的真实面目为关键,似乎接下来的一切便顺理成章。奥斯汀对这样的结尾很不满意,她又花几个星期改写了这对恋人重归于好的方式,更深入地探究他们内心的想法,也让安妮有机会与哈维尔舰长探讨,并说出了那番发自肺腑的感慨:

我绝不会低估任何同胞热烈忠贞的情感!要是我胆敢认为只有女人才会忠贞不渝,那我活该受人鄙视。不,我相信你们能在婚姻中做出任何高尚美好的事情。我相信你们同样能够全力以赴,为家人宽容隐忍,只要——如果我可以这么说——只要你们有一个目标。我的意思是只要你们深爱的女人活着,并且为你们而活。我认为我们女人的长处在于(这并不令人羡慕;你无须渴求),即使我们的爱人不在人世,或是失去希望,我们依然会爱得地久天长。

(第二卷 第十一章)

事实上,在温特沃斯舰长来到巴斯不久,当安妮还在思考着与埃利奥特先生的可能性,对埃利奥特先生满怀善意、感激又尊重时,她已经下定决心,只可能和温特沃斯舰长在一起。

不管目前悬念的结果是好是坏,她的爱将永远属于他。她相信他们无论结合还是最终分手,她都不会亲近别的男人。

安妮从卡姆登到韦斯盖特时默想着热烈的爱情和永久的忠贞,在巴斯的街道上从未有过比这更美好的情思,几乎足以一路洒下纯净的芬芳。

(第二卷 第九章)

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简·奥斯汀每一部小说的最终结局,然而这虽令人感动,却几乎有些盲目的忠贞并非奥斯汀的寻常风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也许和奥斯汀的爱情经历以及当时的身体状况有关。

简·奥斯汀一生大约有三段爱情故事,最广为人知的是在1796年,20岁的她和同龄的汤姆·勒弗罗伊之间的一段短暂恋情。2007年,这段经历被导演朱里安·杰拉德改编为感人至深的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两人没有计划私奔,从此也没有再相见。在奥斯汀的家人看来,这段短暂的恋情似乎并未对她产生很大的伤害。

另一段恋情发生在1802年11月,当时简·奥斯汀二十七岁,她的父亲已经年逾七十。她和姐姐卡桑德拉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唯一的儿子哈里斯·比格-威瑟二十一岁,将来可以继承丰厚的家业。哈里斯向简·奥斯汀求婚,她答应了,却在第二天早上收回承诺,因为意识到自己并不爱他。

在哈里斯·比格求婚之前,还有一段伤心的爱情故事。根据奥斯汀家族的后代所述:大约1801或1802年,简·奥斯汀同家人去莱姆游览,与海边遇见的一个年轻人深深相爱。年轻人打算前来拜访,奥斯汀一家却在不久后得到他死去的消息,这很可能让奥斯汀陷入了长久的痛苦之中(1801年5月26日至1804年9月4日期间没有留存任何书信) [3] 。詹姆士·爱德华·奥斯汀·利(1798—1874,简·奥斯汀长兄之子)也根据卡桑德拉的口述,记录了这段失落的爱情故事。他相信,如果说简·奥斯汀爱过谁,那就是这个人。 [4]

奥斯汀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劝导》,在这期间她的身体日渐衰弱,最后五个月一直疾病缠身。四十岁的简·奥斯汀一定在思考、在回忆自己和姐姐逝去的爱情与无尽的思念。于是骄傲的温特沃斯舰长在莱姆重新爱上了安妮;于是温特沃斯舰长听到安妮与哈维尔舰长令他心动的对话,并毫不犹豫地请求安妮相信并接受他最炙热、最执着的爱情。

安妮与温特沃斯舰长的爱情并不盲目。八年前不成功的婚约令人痛苦,但草率的婚姻很难为他们带来幸福。然而时隔八年,他们历经思念、误解与痛苦的考验,跨越了阶层、财富,甚至生死的障碍,在煎熬与诱惑中读懂了自己的内心,经过再次勇敢的追求,终于又走到了一起。倘若温特沃斯舰长能从几个月后的滑铁卢战役平安归来,定能成就简·奥斯汀小说中最艰难,也最令人欣喜的美好爱情。

本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师,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语系作为访问学者,师从弗雷泽·伊斯顿教授(Fraser Easton)进行简·奥斯汀研究。访学期间,我遇见时任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敏教授,在她的指引下走上了奥斯汀翻译之路。感谢群岛图书出版人彭伦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许静和陈斌老师的帮助、鼓励与认可。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我的信任,同时感谢给我帮助、支持与鼓励的师长、家人、同事和朋友们!

译文的章节、段落划分与黑体着重标记(原版为斜体)以“牛津世界经典丛书”的“Persuasion”(2004)为标准,破折号和注释也以此书为重要参考。希望此译本能够得到读者的喜爱与认可。

最后,愿《劝导》能让亲爱的读者们享受美好的奥斯汀世界!

汪燕
2021年10月15日


[1] Todd,Janet(ed.), Jane Austen in Contex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第5页)

[2] Dickson,Rebecca, Jane Austen An Illustrated Treasury ,LLC:becker&mayer,2008. (第150页)

[3] Bush,Douglas, Jane Austen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1975.(第26—27页)

[4] Dickson,Rebecca, Jane Austen An Illustrated Treasury ,LLC:becker&mayer,2008.(第142页) kBlAJ6pLKRZp6kOEP/VixBlzCOSWRLLN/6YmwWPO6Za71I50o8Qx8MnfJEjBzdw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