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巴西利亚体育场被堵得水泄不通,声浪犹如潮水,在起伏中撞向一处。观赛市民腕上贴着块低温电阻片,以此感知自己狂热的心。他们的心率变化是琴师的音符,每处变化都意味着悲恸或惊喜。若一方观赛者情绪持续高涨,他们阵营的光环将会被激活,并在足球场大屏幕里显现出他们支持的球队的名字。2046年世界杯号称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世界杯,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从大凉山来的彝族球队,也就是中国队,站在了八分之一决赛场上。他们如果能激活光环,整个球场将飞过一条爪如钩、鳞熠熠、目光如炬的金龙。

李斡提着保温杯,感受着层层声浪的袭来。比赛还没开始,他感觉耳膜似已炸裂。保温杯里是装着冰块的啤酒,他把冰和酒同时刮进嘴里,含了一会儿后仰着身体吞了下去,那冰刺感像香烟过肺般过瘾。

电话响了,“喂——”李斡耳里似乎只有呐喊的声音。

索菲娅说的话含混不清,只说了几句“你……看球……遗址……打字……”。三千多公里外的尼俄柏遗址里,索菲娅坐在湖边,吹着傍晚的凉风。

当一位修路工人用电钻刺破一根石化肋骨后,当地政府便联系了李斡的团队,希望能与他合作考古,并把这些数据纳入「大地之声」数据库。学术版的「大地之声」里,汇集了科学家们对十七个人种的考古成果;民间版「大地之声」则没有太多繁冗的数据,它规划了古人类遗址旅游路线,像本带科普内容的特殊旅行指南。

有些政府找到他们的团队,先是为旅游业考虑,其次还想获得官方认证,以防止辟尔唐人这种影响巨大的骗局再度复刻——谁能想到有人会拿一只现代黑猩猩的下颌骨来冒充古人类呢?

经测量,尼俄柏遗址绝对年代在十万年左右,有手斧出土。遗址下面挖出了一块平躺的巨石,它被砂砾和冲积土盖得严严实实,像床厚被子。可当清扫完这些泥土后,古人类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块巨石的边缘居然如此锋利,它中间厚,四周薄,所以流土就这样填满了巨石片的下半部分,像用托盘托住它。

“这简直就是手斧!”做巨石片泥土清扫与分析的列康说。

“一把直径五米的手斧?谁能挥动它啊——哦,不对,是谁能制作它?”

李斡摸着石块的边缘,想象着古人类使用它的画面。

“盘古,老师,你们中国神话不是有这号人物吗?”

“是的,不过那是后人编撰的神话了,盘古是东汉末年才被写进书里的。”李斡说道。

他唤来负责多光谱扫描的队伍,接着他坐在土堆边看了看表:

“听说你们欧洲人总弄不明白我们的西汉、东汉,就像我们很多人也弄不明白罗马是怎么回事,什么罗马王政,什么罗马共和国,什么罗马帝国……然后又弄出个东罗马、西罗马。”

列康笑了笑:“是吗,还好唐朝没分,不然弄出个东唐人街、西唐人街可就不方便了。说起来,现在唐人街不定挺热闹——你们国家进了世界杯。”

“世界杯?我们?我没听错吧。”李斡又看了看表,指针转了两圈,准备转完第三圈。

“您不知道?”列康凑过来说,“都已经踢了第一场,赢了,你们出线几率不低。”

“天天和这堆泥土打交道,很久没看新闻了。”指针转完第三圈,李斡说:“好了,三分钟已过,继续干活吧。”

土堆旁,刚起些热闹气氛的遗址又冷落下来,他们继续沉默寡言,只有考古刷子下鬃毛的刷动声,以及一些机器的运行声。到了晚上,数据结果出来了,石斧的锋利边缘是手凿的,尽管里面有部分凿痕已经被岁月消磨殆尽,但一些木石器刮擦的痕迹还是明显的。

“这块大石头究竟能干什么,它周围为什么要磨得这么锋利。”

“难道是艺术品?”索菲娅问。

“不可能,得几万年后才有艺术品,比如施泰德洞穴人狮像。”

“的确是怪事,如果从实用角度看,我只想到一件东西——印度撞刀。”列康用手模拟着古人类可能使用它的样子。“这块巨石也类似,它有锋利的边缘。如果采集到果子或者鱼类,就可以往上剐。”

“不如湖边捡个蚌壳。”索菲娅回道。

她似乎对谁都不太客气,唯独看向李斡时面带微笑,几位同学倒没有接她的话。李斡放大数据模拟图后说:“不无道理。尼俄柏人发现了它,本没想把它改为撞刀,按他们的思维,他们只是觉得拿食物往上面撞很方便,后来才有用石器在它身上打磨,使它边缘变得很锋利。”

“算是柄特殊斧头了吧。”

“索菲娅,关于它的研究就交给你了,你不用照着我的思路研究。”

古人类拿贝壳、石片当手斧不稀罕,可把整块大石头当撞刀可是太罕见了,所以做出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反正考古就是结合数据、遗迹、出土物,进行一番没有太大问题的解释。有了李斡这句话,团队到时发表研究成果时,索菲娅的名字就可以署在前列——李斡想赶紧忙完这档子事,再替她写封介绍信把她送别的地方去,这位大小姐在队伍待几个月,已经和别人争执了好几回。

电脑风扇嗡嗡运转着,外面的γ数字探测仪来回扫着巨石。这种探测仪好比反向的3D打印机,精度是5MM,通过对成型物体的分析,然后逐层解构它的结构图。这项技术对六千年内的考古出土物很有用——复杂如同心珠,一个球里能嵌套六七十层,但只要放入扫描仪里,就能清楚分析它的构造。

不过远古人类加工物多数都很原始,是一种“有什么就用什么”的外加工思路,用不上探测仪测量内部结构,但这项工作已经成为了行业标准,且能增加论文的论述规模。

傍晚,学生们都回到营帐内吃晚饭。不少学生在闲聊,李斡拿着杯水果啤酒和大伙碰了碰杯,接着又刷起了腕表光屏,倒像几十年前的人在刷手机。他在网上翻看售房网页,考虑到自己已经三十六岁了,他想回县城买栋小型别墅过日子。尽管在这人均寿命达到八十三岁的时代里,三十六岁就如刚升起来的太阳。

城市别墅价格倒不是问题,但生活节奏太快,他不喜欢。老家虽然还有宅基地能建房子,但交通又不方便,买菜都要到圩市去。县城的别墅就刚刚好。

他挣的钱够多了,所以计划好了,吃吃喝喝再钓钓鱼,反正他不想要孩子——孩子卧室和自己主卧打通,做一个大书房。房间采光很好,通彻透亮,阳光能打到书桌上。他就在这里看书写作,如果世界各地哪有什么古人类遗迹出土,愿意叫上他一起勘察他就会去,要是没人邀请他,他就干自己的事儿,至于「大地之声」,就交给乌尔奇吧。不过产生这一想法的刹那,他又感觉有丝许罪恶,他的老师到两鬓斑白都仍有科研热情——他才三十多岁就布置好退休生活了。

“老师,您在突然发笑。”

“噢,没事。想到好笑的事情了。”他喝了口果酒。

他一笑,索菲娅便对他微笑。他回了个恭敬的微笑,索菲娅扬起了嘴角,像在对李斡那份慷慨表示感谢。

李斡又低头查起了世界杯的门票。在他印象里,国足打进世界杯,是比中国科学家拿诺奖要难的事。但当他看到国足队员们已经站在绿茵场里,哪怕他不懂足球,也忍不住要飞去巴西看球。索菲娅凑上前去,趁着看向他时,瞥了眼他的手机。

“您也喜欢足球?”

李斡看向了索菲娅,“嗯?”

索菲娅摊了摊手说:“好像看见了足球网标识。”

“我不看球,不过中国队进世界杯了,我得看看。”

那边离这儿有两小时时差,刚好是下午三点多。

“一起吗?”苏菲娅邀约道。

“哦,不了,我这就回房间。”

他听说中国队很有特色,有支专业俱乐部找了欧超的冠军教练当足球指导,找了武当山武师当体能教练,训练了批体能和力量都极佳的队员。恰逢需要到北美开一场ATS前沿科技大会,便想着顺带到南美旅游一番。

ATS,Alliance of Top Scholars的缩写,成员都是顶尖科学家,多做学术讨论,不进行联合研究,是个名存实亡的组织。和乌尔奇交代完毕后,他离开了考古营地。

飞机从尼俄柏起飞,目的地是柏顿。天空清蓝如湖泊之眼,清澈透亮遮蔽了它的深邃。这是令人愉悦的天气,让李斡心情舒畅。

文明发展到哪了?它已经走过了第五次工业革命,全世界都用上了可控核聚变电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虽然它本质上还是通过高温高压蒸汽传入汽轮机,再让汽轮机发电,俗称烧开水。

但从烧水方式看,这又是人类文明碰壁前最难的烧水方式,和以前烧木炭、石油这种烧“生物尸体”的方式有显然差别。

每每想到此事,李斡就会为安德森教授缅怀,他是个伟大的人物,作为法国能源科研所核聚变部门的领头人,也是ATS的创始人之一。

每年到这个时候,李斡就会翻出几年前的视频,看看那位精神领袖的演讲:

“这些年来我们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都是基于对太阳的模仿,连工程名字都叫‘人造太阳’。太阳内部仅约为两千万摄氏度,我们人类已经能稳定制造这个温度。可太阳引力是地球的33万倍,这意味着它稳定且巨大,它储存的能量是以十亿年为计算节点的。是啊,我们人类在引力的制造上无能为力,于是把重点放在了温度上。因为温度越高,等离子体越活跃,核聚变的速率也越快。所以我们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温度上考虑核聚变。比如人造太阳已经能到1亿3000万摄氏度,是太阳的六倍还多。一直以来,核聚变技术无法更进一步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的材料学上限到了,毕竟托卡马克也只能把如此炽热的核心放在真空室里。所以我们试着反向走出一条路,在压缩温度的前提下,通过元素对撞产生出的新元素Yrtcc-125,来作为氚氘的粘合剂,把激光核聚变的靶丸内爆能量效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三。”

如果把整个核科学历史比作人类的电灯史,那么安德森这样做,就像电灯时代前尝试一种种材料的科学家。

科学家在找到钨丝之前,已经用了1600种材料,而安德森的团队这样做,有可能要尝试1600的1600次方种可能,甚至更多。这是个天文数字,是光凭人力计算,直到人类灭绝也无法计算出来的天文数字。

但他们在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折叠的问题上获得了灵感,所以法国政府在波尔多建立了第一个元素对撞预测器,用了上万台量子计算机,以及具有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终于开始走这同样没底的第三条路。

第三条路是在激光核聚变基础上演化的,它不算从零开始。

而从计划开始的那天起,安德森就在区块链公布了这项计划。因为在区块链中,一旦在其中一个区块上传信息,其他区块就会复制并像病毒一样传播。

各大国拆解这份透明的计划书后,开始计划制造新一代核聚变研究实验室。建设量子计算矩阵研究所是一次不会亏本的投资,计算机矩阵哪怕不做元素对撞预测项目,也可以做其他项目的计算工程。

所以中国广西、美国亚利桑那州都造了这样的庞然大物。那可是十个足球场大小的量子计算机矩阵场。如果宇宙的秘辛是数学,那么在人类看来,他们至少有了一战之力。

在安德森公布的计划书里铭刻了一首中国诗人写的诗,诗名《开天》:

“纠结着乱作一团,

诞生,荒芜与混沌,神性。

种子在坍塌,宇宙在发芽。

盘踞万年的根须为柄,

古流星燃起的火为炉,

劈出铿锵爆鸣声的金属当作头部。

天象星河经流转成我的手劲,

地灵万物拟疾动成我的腰力。

它拿着石斧,石斧驯服了他。

与我对视一眼,

无限遐想,捻动嘴唇:

四方天地被观察到了而为‘宇’,

古往今来被知觉到了而为‘宙’。

人说,

我们不需要神。

这就是我们开的天,

就是我们辟的地!”

以及一份出自他手的号召书:“洁净世界的到来,或在明天,或会迟滞。手握X元素之人,该以何种姿态自居。想想鲜花和草地——以及湖之眼澄澈的天空下,放风筝的孩子。这一分钟开始,我们核科学实验室,每计算碰撞一次,皆在区块链公布数据,没人能篡改结局。”

那天以后,法国核科学实验室率先分享实验数据。后面一众国家接受号召,各国少有地为了全人类福祉而合作。在领导核科学实验室期间,安德森的确将数据毫无保留地分享。此后斥责之声不绝于耳,在一次访谈中,安德森表示自己受到的最大攻讦,是“可控核聚变用了安德森的方式,而不是法国人的方式”这句话。

以至于激进分子对安德森发出恐吓信,扬言要用绞刑架绞杀这个自私的蠢货。一位不太识字的老人在寄送这些恐吓信时,被逮个正着,那令人压抑的感觉,正如从科学部副部长办公室走出来的那天一样。

但安德森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人身威胁,是量子计算机处理出的数据问题。一台65量子比特的计算机,算力是一亿亿次每秒,但只从数量上堆叠机器,会产生很多重复的运算数据,使得实际算力远低于理论算力。

之后中国量子计算实验室的杨非柳发起了一项协议,他也发现了各大国上传了许多相似数据,可谓是浪费时间和算力,故而主导了一次信息整合会议,推动建立了共享型数据库。

每一天,他们都承载着数以亿万次的信息入侵,数字城墙上的守兵抵御着洪水的袭来。现实里,这项工程是吞电的巨兽,不少国家为此改造了核电站的供能系统。

两年时间里,安德森变成了干瘦老头。

记者拜访了他,他表示自己可能是罪人,一个耗费了难以计数资源来豪赌的罪人。在人们热情退却时,美国首先碰撞出了一个可用元素,它能引导靶丸内爆能量效率提升至5%。这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它第一次从应用的角度上证明了安德森理论的可行,安德森也在那一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之后是中国传来捷报,至6%。

日本,至8%。

法国,至11%。

印度,第一个使用五种碰撞元素再碰撞的国家。

俄罗斯,至14%。

英国,至20%。

三年后,中国发表Hxes-286元素(至25%),这是实现输入端能量小于输出端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但仍未将其进行商用。

……

七年后,安德森等到了公布元素Yrtcc-125的那一天,它引导靶丸的内爆效率已经达到了83%,等离子温度不再需要达到之前夸张的上亿摄氏度,而是骤降至1300万摄氏度。

它可商用,不,应该说是供全人类低价使用,各政府在可控核聚变电站计划书中,都表示了只收取建造费以及维修费。

安德森在网上发表了一个演讲,背景音乐是45位歌手录制的名曲《We are the world》。那篇文章发表于区块链里,那隽美的法语笔触铭刻着一句话:

“工作与时日,干净与纯粹。”

不过安德森始终是理想家,他不知道有一类人以凌驾他人的精神来获得快感。核聚变技术可控了,但这种快感仍不可控。李斡正是在那个时候加入了ATS,他也算是早期成员了。那几年科技飞速进步,虽然基础物理几乎原地踏步,但日子每天都过得这样新鲜。

可正如萨拉热窝的一声枪鸣就掀起来历史巨浪一样,2040年夏天,安德森在钓鱼的湖边遭到枪杀。当时千岛湖边有很多人,杀手佯装成一个青年学生,拿了本书找安德森要签名。

安德森说:“噢,小伙子,稍等,鱼竿似乎有动作。”

青年站在一旁。安德森用力一拽,结果拽空了。他放下鱼竿,洗了洗手,要过了书和笔后说,“久等了,愿知识的力量庇护你。”

“我很敬仰您先生,所以等到了现在。”那个青年说,“所以愿上帝庇佑您。”

青年突然掏出手枪,对着安德森的腹部连射数枪,吓得湖边的钓鱼人四处乱窜,他也趁乱逃脱。救护车很快就从天上飞来,但为时已晚。这位年仅五十九岁的科学家,在倒地抽搐一会儿后不再动弹。

当晚媒体即宣告了安德森抢救无效死亡。那场葬礼的余波击散了那几年童话般的美好,阴谋论再次占上风,认为是旧能源巨头找杀手干掉了他,网民还依据零星对话记录、视频信息来了一场网络上的推理狂欢。播放完安德森的纪录片,李斡心中惋惜与感动并存,但他能做的,仅是在安德森的墓前献上一束花。

“飞机即将落地,请您系好安全带,不再使用洗手间、不在走道上随意走动……”

飞机开始盘旋,准备减速降落。 dmKbKmMFqwU9eAYdUvFTQZuNqZy7Co4ZTsgj8reTBWmeizos7aRQRmLBPttTLU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