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

我是“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中山大学历史系,1980年1月离校。正式的年级属1976级。当时还不叫大学生,叫“工农兵学员”,是工农兵学员最后一届。

文化大革命时,大学关门了。1968年,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个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毛主席的这些话,是批在上海机床厂培养工程技术人员调查报告上的,被称为“721指示”。其中的一些内容当时也有争论,如文科大学还要不要办?学制要缩短到几年?等等不一。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1970年起,大学开始招生了,从工人、农民和解放军士兵中招生,也包括“下乡知识青年”。到了1973年,又出了“张铁生事件”,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口号改为“上、管、改”(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上”大学,自然是向老师学习,但怎么“管”,怎么“改造”?抽象的“大学”是管不了,也改造不了的;具体落实下来,还是教学与管理,即师生关系,那不就成了学生“管”老师、“改造”老师了吗?

1976年,我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中山大学历史系,正是风云激荡之际,政治形势之变幻有如过山车。至于学校的开学时间,初因唐山大地震而无法入学,推迟至当年10月份,后又因毛主席去世而再次推迟到次年。我还记得报到日期是1977年3月8号,因为买不到火车票,我9号才到。系里办公室的人以为我不来了——很多人给了指标都不去,“上大学”不被认为是人生的好出路。

当时的中山大学只有9个系。文科5个:中文、历史、哲学、外语,另加一个“政治经济学系”;理科4个:数学力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生物系。没有社会科学的诸多科目,也没有工学与农学。校园基本上是岭南大学留下来的建筑,只是在东区和西区添建了一些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校园是美丽的,关键是没有什么人。工农兵学员的学制是3年,我们入学时只有两千左右的学生。康乐园的四周都是农田。有两条公交线路到中大南门,一是25路,从文化公园开来;另一是14路,从广卫路财厅前开来,一直到赤岗(“文革”前南海舰队所在地)。而在中大的北门,另有一个轮渡船的码头,十分破旧,还是木制的,看不出是哪年建造,可以坐船到北京路(原来的天字码头)。车和船开到中大时,都是空荡荡的。这里是广州的郊区。

我之所以到今天还有这么深刻的印象,之所以要说明当年中山大学的景象,是因为中国高等教育当时正陷于谷底。三年前(2018年),我来到历史悠久的仰光大学,看到其系科设置和校舍,感到与当年的中大有点像。

然而,我们入学时,“文革”已经结束,教育开始回归其本色。也就是说,中山大学历史系落到“文革”的最低点之后,开始向上走了。 hZZdrbdGdh8ga/W4fi6rkYhFEb1wH7OsYBa+Eeo1P8D7B/wKvZ/Ch0zw08Yd4b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