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设计流程

整个PCB设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3个主要部分。

1.前处理

此部分主要进行PCB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原理图的设计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用Capture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在绘制电路原理图时,要先在软件自带的元器件库中查找是否包含有关的元器件,若没有,则要自己动手创建元器件并将其添加到新的元器件库中,便于在绘制电路原理图时使用。

2)创建网络表绘制好的电路原理图经DRC无误后,可以生成送往Allegro的网络表。将网络表存放在指定目录下,便于以后导入 Allegro 软件。网络表文件包含3个部分,即pstxnet.dat、pstxprt.dat和pstchip.dat。

3)建立元器件封装库在创建网络表之前,每个元器件都必须有封装。由于实际元器件的封装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元器件的封装库中没有所需的封装,就必须自己动手创建元器件封装,并将其存放在指定目录下。

4)创建机械设计图设置 PCB 外框及高度限制等相关信息,产生新的机械图文件(Mechanical Drawing)并存储到指定目录下。

2.中处理

此部分是整个PCB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1)读取电路原理图的网络表将创建好的网络表导入Allegro软件,取得元器件的相关信息。

2)摆放机械图和元器件首先摆放创建好的机械图,然后摆放比较重要的或较大的元器件,如I/O端口器件、IC,最后摆放小型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等。

3)设置PCB的层面对于多层的PCB,需要添加PCB的层面,如添加VCC、GND层等。

4)进行布局(手动布局和自动布局)当 PCB 上的元器件不多时,可以采用手动布局;当元器件较多时,往往先采用自动布局,再使用 Move(移动)、Spin(旋转)、Mirror (镜像)等操作对个别元器件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

5)进行布线(交互式布线和自动布线)交互式布线可以考虑到整个PCB 的布局,使布线最优,其缺点是布线时间较长;自动布线可以使布线速度加快,但会使用较多的过孔。有时自动布线的路径不一定是最佳的,因此经常需要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6)铺铜完成布局,布线后要对 PCB 进行铺铜。铺铜具有减小地线阻抗、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压降、提高电源效率等作用。

7)放置测试点放置测试点的目的是检查该PCB是否能正常工作。

3.后处理

此部分是输出PCB的最后工作。

1)文字面处理为了使绘制的电路图清晰易懂,需要对整个电路图的元器件序号进行重新排列,并使用反标(Back Annotation)命令,使修改的元器件序号在原理图中得到更新。

2)底片处理设计者必须先设置每张底片是由哪些设计层面组合而成的,再将底片的内容输出至文件,将这些文件送至PCB生产车间制作PCB。

3)报表处理产生该 PCB 的相关报表,以提供给后续的工厂工作人员必要的信息。常用的报表有元器件报表(Bill of Material Report)、元器件坐标报表(Component Location Report)、信号线接点报表(Net List Report)、测试点报表(Testpoint Report)等。 EjSM+Y+CK/253Bvr5xyNskXtKGBE70nLhIp3SLyQyFHBZl/LCg3nHXyWszpxr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