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绘本〈西游记〉》画本西游全传总说

与月冈芳年的大判锦绘《通俗〈西游记〉》不同,另一《西游记》题材的著名浮世绘作品——《绘本〈西游记〉》,属于小说插画类别。

中国古典戏曲小说在日本江户时代通过商业渠道大量东传扶桑后,受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热爱与追捧,随之衍生出本土化的读本小说与浮世草子,同时也催生了带有浮世绘插图的通俗读物。《西游记》的各种中国刻本,本身即带有绣像插图,但日本人弃而不用,转而延请本土画家进行全新的改造诠释。在西田维则所翻译的《通俗〈西游记〉》基础上,1806年,东京诚光堂礼聘画家大原东野,为《西游记》的第一至第二十九回绘制了浮世绘插图,以《〈画本西游全传〉初编》之名刊刻出版。由于西田维则及其门下的翻译速度较慢,书商经过长时间等待仍然不得续集,遂于1827年,改用山田野亭译本,画家改为歌川豊广,出版了《西游记》第三十至第五十三回,是为“二编”。

以西田维则为主导翻译的《通俗〈西游记〉》,在1831年编为全五编出版,但内容只有前65回,这时西田维则已经去世,《通俗〈西游记〉》的译本被另一家书商抢去出版,只出了两编的《画本西游全传》,便登时没了文本可用,只好另行聘请岳亭丘山(定冈)续译,于1835年出版第五十四至第七十九回,定为“三编”。又于1837年出版第八十回至第一百回,定为“四编”。同时浮世绘插图的画家,改为大名鼎鼎的葛饰戴斗。这三、四两编由于采用了全新的译本和绘师,为了与其他书商的版本有所区别,遂改名为《绘本〈西游记〉》。

与只有《西游记》全书三分之二内容的《通俗〈西游记〉》相比,《绘本〈西游记〉》回数齐全、刻版精良、插图宏丽,译文较为口语化,不但得到町人喜爱,也完善了之前翻译不全的《西游记》日文译本。据说其后一百多年间,几乎日本所有对的《西游记》新译或改编,都以《绘本〈西游记〉》为基础。

按日本研究界的说法,《绘本〈西游记〉》的成功,其三位插图绘者——大原东野、歌川豊广、葛饰戴斗,至少要占一半功劳。

大原东野(1771—1840)生于大阪,精通花鸟画及人物画,代表作有《唐土名胜图会》《五畿内产物图会》《对相四言》等,他对画面的表现和人物形象的写实设计,奠定了《绘本〈西游记〉》的基础。

歌川豊广(1774—1830)是歌川派创始人歌川豊春的弟子,大画家歌川豊国的师弟,还是后来传奇画家歌川广重的师父,系歌川派在江户中期的重要代表画家,代表作有《河岸舟美人》《江户风景·日出》等。其画风旷远大气、构图别出心裁、人物传神独到,在《绘本〈西游记〉》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至于葛饰戴斗,光说“戴斗”二字,人们可能比较陌生,但其实它是日本头号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的画号。北斋一生勤于事业,挥笔不辍,所涉及题材十分丰富,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历史鬼神,无所不画,毕生留下的作品据推定约有3.5万幅之多。浮世绘的象征之作《神奈川冲·浪里》就是北斋的经典杰作。在《绘本〈西游记〉》中,他绘制的篇幅最多,整体风格严谨,画工细腻精致,带有非常明显的浮世绘的夸张艺术风格,有一种浓郁的东洋味道,对孙悟空的刻画尤为精彩。

《绘本〈西游记〉》原册计有卷首套色彩图8幅、人物图7幅、正文跨页插图228幅,整体布局与中国的明刊本小说相似。其正文绘图根据《西游记》的情节发展,抽取出相应的故事场景加以描绘,对文字意象进行画面诠释。虽然在个别画面上还是模拟明刊本插图,但在选取情节、创作造型上,已经与明刊本有较大的差别,除了服饰发髻等比较接近当时的中式形制,其他部分尽皆融汇了浮世绘大师们的想象和本土的文化,例如画家将明刊本中的站立行礼,在浮世绘中改成跪拜行礼;而站立或坐在椅上交谈的画面,则变成跪坐交谈的场景;在建筑和陈设上,更是以和式风格代替了中式风格。这些更改,符合日式的审美需求,形成了日式表达的自有体系,与本土化的翻译解读基本一致,其价值内涵已经溢出了翻译文本的范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绘本〈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与《通俗〈西游记〉》中的“河童化沙僧”大为不同。日文《西游记》译本,都将沙悟净错误地理解成河里的妖怪,类似于日本本土妖怪“河童”,但《绘本〈西游记〉》的画家明显参考了与三藏取经有关的佛教经典与画像,从而避免了将译文上的错误带入插图。在三位画家的笔下,沙僧不仅和明刊本的装束一致,脖颈上戴着骷髅头,而且比明刊本带有更明显的原型深沙神的特征,眼睛显得异常大,面目坚毅、虎须虬髯、身材矮壮,这些都更趋近于正确的沙僧形象。

由于三位画家的作品问世有数十年的时间差,如果说早期大原东野的插图还带有更多模仿痕迹的话,后期葛饰戴斗的插图就已经基本按照自己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和理解去发挥创作,特别是他对自然景象的夸张描绘,以及对市井风情的巧妙融合,都充满了非一般的表现力。比如画面中常有滔天巨浪做背景,使人不得不联想到他的杰作《神奈川冲·浪里》。画面中又有风沙、火焰山、炼丹炉、火云洞等等,天遮日蔽、电闪雷鸣、豪雨倾盆,这些自然现象是生活在海岛的画家所熟悉的景象与想象夸张的结合,它们令画家大胆地将插图的主色调全部设为黑色,在这种壮阔的自然背景下,恶斗双方的形象被衬托得更为高大、立体,给予了读者极致的视觉冲击。

总的来说,《绘本〈西游记〉》在不受中国明刊本插图影响下所创造的浮世绘插图,去掉了文人画、儒家思想、证道思想的束缚,充分展现了神魔小说野性、粗鄙却不失生动的一面,拓展了《西游记》文本的内涵。插图所选取的情节侧重于戏剧冲突,专取打斗激烈的场面予以渲染描摹,抓住了当时日本民众的猎奇心理,同时迎合了市井民众对感官刺激的需求,在日本江户时代竞争激烈的通俗读物市场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取得了名利双收的大成功。 wy+8WnOffzOAyHjd2FJXirEQ42b9q2164mRe6DpUqeopbqVTwaDegbKFRAD9WW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