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不要把健康视为理所当然

脊椎骨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倒塌

你知道“不要把健康视为理所当然”这句话吗?我知道,19岁经历的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时,我和朋友在夏威夷度假。一天下午,我们去丛林徒步,并决定从瀑布上跳下去,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刺激的好主意(剧透一下:这个主意并不好)。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做这样的事情。我的朋友告诉我:“腿要保持伸直,这样脚会先落水。”

“知道了!”我说完这句话就行动了。

跳下悬崖的那一刻,我吓坏了,完全忘记了朋友的提醒。结果,先落水的并不是我的脚,而是屁股。来自水流的巨大压力对我的脊柱形成了向上的冲击波,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倒塌一般,我的每一块脊椎骨都被挤压变形了。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脊椎骨被撞击,所有的压力都指向我的第二胸椎。我的第二胸椎骨在压力下爆裂成了14块。

生活被分为事故前和事故后

我的生活也随之被炸成了碎片。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被固定在医院的床上,等待接受脊柱修复手术。躺在床上睡不着,我的脑子里不停地预演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我无法想象外科医生将从腰的侧面打开我的躯体,然后在脊椎骨折的部位从后面开刀。医生要将骨折碎片连同周围2个椎骨取出,然后将这3个椎骨连在一起,并用电钻将6个约2.5厘米长的钢钉钉入我的脊柱。

手术的风险令我恐惧:肺脓肿、瘫痪或死亡。然而,我别无选择。脊椎碎片压迫着我的脊髓膜,任何撞击(哪怕只是被楼梯绊一下)都会让它穿破脊髓膜,导致我腰部以下瘫痪。我想象自己会在手术台上大出血,医生放弃治疗后漠然离去。我想象着我的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在做一件本以为很有趣的事时,在半空中太过害怕而搞砸了。

等待手术的日子很漫长,但这一天还是到来了。麻醉师走进手术室,为接下来8小时的手术做准备,我在想她会不会是我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我祈祷自己能够在手术后醒来,余生都将充满感激。

半夜,我醒过来了,独自一人在康复室。起初,我为自己还活着而感到巨大的欣慰。紧接着,巨大的疼痛席卷了全身,被钉入的钢钉像一个铁拳一样挤压着我的脊柱(见图0-1)。护士慢腾腾地走了过来,淡漠且不屑一顾。这个世界欢迎我回归的方式并不让人满意。我哭了,只想找我的妈妈。

图0-1 术后脊柱CT扫描图

我并不会触发机场安检的安全警报,但是,这些钢钉会永久地留在我的身体里。

我满心感激:对于活着的深深的、极大的感激。但同时,痛苦如影随形。整个后背都在一跳一跳地疼,我一动也不能动,稍微一动后背的缝合伤口就好像要撕裂一般,我的腿着火了一样的难受。

每隔3小时,护士会准时来到病房,在我的大腿侧打一剂止痛针,两条腿轮换着打。这一切都太痛苦了,包括反胃的阿片类药物,我无法入睡,也不能吃东西,在两周里瘦了11 kg。我不知所措,觉得自己既愚蠢又幸运,为发生的一切感到痛苦,也为让爱我的人经历这一切感到愧疚。

与现实世界彻底脱轨

身体在几个月内就痊愈了,但是我的精神和心理状况远未康复。我感觉自己与现实世界彻底脱轨了,连双手都不像是自己的了,经常被镜子里貌似陌生的自己吓到。肯定有些地方不对劲,但是又说不清楚是什么。

然而,其他人没有发现我的这些症状。从外表看来,我似乎又恢复了健康。当有人问我感觉如何时,我总是回答“我很好,谢谢”。但是,我的真实独白是“我感觉自己像一个陌生人,照镜子时常常失控,害怕得要死,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好起来了”。后来,我被诊断为人格解体障碍 ,患这种疾病的人无法将自己或周围的真实环境联系起来。

当时,我住在伦敦。乘坐地铁时,我看着对面上下班的人,想象着他们中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也经历了一些艰难的事情并将自己隐藏了起来。我想象着地铁里的某个人会发现我的痛苦,并告诉我他理解我——他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并重新找回了自我。当然,这并没有发生。坐在距我大约1米以外的人完全不知道我内心的想法。我甚至也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

我唯一清楚的是,我们并不了解自己身体内部究竟会发生什么。即使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激、痛苦、释然、悲伤等,但出现这些情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不好的?

记得我曾经对最好的朋友说:“没有什么事情比健康更重要了,无法上学、没有工作、缺钱,这些都不重要。”这是我经历病痛后最深刻的体悟。

为此,在4年后我踏上了去往距离旧金山以南60多千米的地方的火车,去位于山景城的一家公司上班。在决定找出身体是如何与我们沟通的真相后,我认为自己需要一份研究最前沿健康科技的工作。而在2015年,最前沿的科技就是基因学。

重新认识自己

我成了一家名为23 and Me的初创公司的实习生。公司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携带23对染色体的基因密码。相比于其他地方,这里是我最想来的。既然基因塑造了我们的身体,那么,了解基因就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

23 and Me是实现该目标的好地方,我和优秀的人一起,用完美的数据,来完成伟大的使命。办公室的氛围令人激动。

我曾经做过产品经理,拥有两个学位,擅长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充分发挥了这些优势:向客户讲解基因研究,并鼓励他们参与问卷调查。我通过数字网络可以一次收集上百万份数据,这种收集数据的方式在当时还未被普及。每一位客户都是“公民科学家”,为推进我们对基因的普遍认知做出了贡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个性化医疗创新,为每个人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建议。

我通读了该公司研究团队中科学家发表的所有文章,和他们走得越来越近,并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令我失望的是,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基因并不像我原本以为的那样具有预测性。基因会显示你可能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却不能明确地告诉你是否会患上糖尿病。观察基因只能够为你预测某件事情可能会发生。论及大多数慢性病,从偏头痛到心脏病,其根源在于你的生活方式,而非遗传基因。总之,基因并不能决定你早晨醒来时的感觉。

2018年,23 and Me推出了一个新项目,即动态血糖仪(CGMs)的研发。这个项目由健康研究与发展团队领导,并负责提出最具前瞻性的想法。

动态血糖仪是一种小型设备,可以佩戴在手臂后侧,用来监测人们的血糖水平。它代替了糖尿病患者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的指尖血糖检测方法。使用指尖血,每天只能测量几次血糖,而动态血糖仪每隔几分钟就可以测量一次血糖(见图0-2)。这样一来,整个血糖变化曲线都可以被看到,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发送到智能手机上。对于那些依据血糖水平来决定用药剂量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动态血糖仪是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图0-2 用动态血糖仪监测到的血糖曲线

动态血糖仪可以捕获原来传统指尖血糖检测法(图中圆圈)测量不到的血糖。

23 and Me推出这个项目后不久,一些顶级运动员也开始佩戴动态血糖仪,通过测量血糖来优化他们的运动表现及耐力。随后,通过研究佩戴该设备的相关数据,研究者发表了一些关于使用这种设备的科学论文。论文表明,一些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可能会出现严重失调。

当健康研究与发展团队宣布,要针对非糖尿病患者对食物的反应展开一系列研究时,我立刻就报名了。我一直在寻找某种方法来帮助我了解自己的身体。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一位护士来到玻璃幕墙会议室,给4个志愿者佩戴动态血糖仪。我将袖子卷了起来,护士用酒精棉签擦了擦我的左上臂后侧,把一个监测器贴在我的皮肤上。她告诉我们,会通过针头在皮下埋一个长度为3毫米、载有信息发射装置的纤维电极。电极要放置两周。

1、2……开始!监测器放好了——我几乎没有感觉到疼痛。

监测器启动需要60分钟,在那之后,通过手机终端,我可以实时查看我的血糖水平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显示我吃了什么(或者没吃什么)后的身体反应,还可以显示我运动(或者没运动)后的身体反应。我可以轻松获取身体内部的信息。

当我感觉很棒时,我会查看我的血糖。当我感到沮丧时,我也会查看我的血糖。当我筋疲力尽时、晨醒后、睡觉前,我都会查看我的血糖。我的身体正在通过手机屏幕上上升或下降的曲线和我交谈。

我给自己做了实验,并记录了所有数据。实验室就是我的厨房,实验对象就是我自己,我的实验假设就是食物和运动可以通过我们制定的一些规则来影响血糖水平。

很快,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周一吃完玉米片后我的血糖出现了一个大的峰值,但是周日吃完玉米片后却没有出现葡萄糖峰值。喝了啤酒后会出现葡萄糖峰值,喝了葡萄酒后却没有出现葡萄糖峰值。午餐后吃巧克力豆时没有出现葡萄糖峰值,晚餐前吃巧克力豆时却出现了葡萄糖峰值。如果午餐后血糖持续偏高,下午就会感到很累;如果血糖曲线非常平稳,一整天就会精力充沛。如果和朋友们熬夜约会,晚上的血糖曲线就会像过山车一样。工作压力过大时也会出现葡萄糖峰值。练习冥想后血糖曲线平稳。休息时来杯卡布奇诺没有出现葡萄糖峰值,疲惫时喝一杯卡布奇诺却出现了葡萄糖峰值。只吃面包后会出现葡萄糖峰值,吃抹了黄油的面包后却没有出现葡萄糖峰值。

当我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血糖水平联系起来时,事情变得更有趣了。我的大脑迷雾(自我发生事故后开始出现)通常都对应着一个很高的葡萄糖峰值,而嗜睡通常对应着葡萄糖谷值。食欲与葡萄糖过山车有关——时而快速上升,时而快速下降。如果醒来后感觉昏昏沉沉的话,往往我的血糖已经持续高了整整一个晚上。

我筛选了数据,又重新做了很多实验,并将我的假设和研究结果对比,得出结论:如果想感觉良好,就必须避免血糖出现大的峰值或者谷值,让自己的血糖曲线变得平稳。这个重大发现治好了我的脑雾,控制住了我的食欲,让我醒来时感觉良好。这是自发生事故以来,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觉良好。

于是,我和朋友们分享了这件事,而控糖女神运动就是这样开始的。

控糖女神运动

一开始,朋友们听到我的话一脸茫然。显然,我必须找到一种更吸引人的方式来分享这些研究成果。我尝试以自己的血糖数值为例来进行科学的阐释(见图0-3)。但问题是,人们很难一开始就完全掌控身体的内部情况。

图0-3 动态血糖仪监测的全天数据

为了找到这些数据的意义,我需要把一天中某些特定的时间“放大”。但是,动态血糖仪没有配套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为此,我在电脑上开发了一个软件,尝试自己来做这些。我把自己吃的每种食物都记录下来,并且对于记录下来的每条信息,我都会进行4小时的观察。例如,“下午5点56分喝了一杯橙汁”。我会在喝橙汁前1小时就开始监测我的血糖,并持续监测到喝完橙汁3小时后(见图0-4)。

图0-4 喝橙汁前后的血糖曲线

下午5点56分喝一杯橙汁,这是喝橙汁前1小时、后3小时的血糖曲线

这种监测方法可以让我对喝橙汁前、喝橙汁期间和喝橙汁后的血糖水平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为了方便观察,我将血糖节点连成线,并标记了葡萄糖峰值。接下来,本着科学并且美观时尚的原则,我简化了坐标轴,并在右侧添加了食物的图片,类似图0-5,这样看起来就更加清晰且吸引人了。

图0-5 用自制软件绘制的血糖曲线

橙汁及其他所有果汁,含有很多糖分且都不含纤维。喝果汁会导致血糖水平飙升。

我的朋友和家人都被这些图迷住了。他们让我测试越来越多的食物,并和大家分享结果。然后,他们开始监测自己的动态血糖,并将测试数据发给我来汇总。事情一发不可收,过了一段时间,我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整理这些图了。于是,我研发了一款手机小程序来自动完成这些图。我的朋友们开始使用这个小程序,接着朋友的朋友也开始使用……小程序用户就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甚至那些没有动态血糖仪的朋友,也受到了这些数据的影响,并开始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

2018年4月,我创建了控糖女神社区。随着控糖女神社区用户数的增长,我被用户反馈给我的数据震惊了:葡萄糖几乎与我们的所有行为有关联。 soaApJznMyMcfot0eI1zVFRUAD1PJLOf7dkSAbGHx5G/FXclD3KZp6QoCBld67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